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废胶粉紫外光接枝马来酸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法在废胶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深入地研究了马来酸酐固相接枝废胶粉反应的规律,研究了单体浓度、光敏剂浓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MAH时,当单体浓度为8%,光敏剂浓度为9%,光照时间4min,胶粉粒径为100目时,接枝...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用光化学方法,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米蚩酮为促进剂,丙酮为溶剂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末上接枝丙烯腈。红外分析结果证明了接枝物的存在,元素分析测得最大接枝率为21%,DSC分析表明接枝前后HDPE的热行为变化甚小,最后导出了光敏剂三重激发态夺氢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紫外光接枝改性聚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翱  魏俊富  赵孔银  李绍宁  王晓磊  王磊 《功能材料》2012,43(20):2851-2854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在聚丙烯薄膜表面。考察了光敏剂浓度、辐照时间以及溶剂类型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薄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水接触角和吸水率研究了接枝后薄膜的亲水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AA的接枝率高于MAA;相比于有机溶剂,在水溶剂中AA的接枝率明显提高;当接枝率达到11.8%时,薄膜表面水接触角由原膜的95°降低到35°,亲水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紫外光辐照接枝的方法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接枝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瑟(MMA)。讨论了光照时间、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和光敏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FT-IR、NMR等技术对接枝产物(HDPE-g-MMA)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将接枝产物作为HDPE/STC填充体系的界面改性剂时其用量对填充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辐射引发的方法,在主要利用毛细管力作用吸油的聚丙烯纤维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制备了高吸油纤维.研究了影响聚丙烯纤维接枝率的因素,如辐照时间、单体浓度、光敏剂浓度等.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前后的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丁酯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随着接枝率的增大,吸油纤维对柴油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6.
聚乙二醇刷型聚合物在聚砜膜上的光化接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聚砜薄膜上接枝的聚乙二醇的形貌做了大量研究,探讨了在透明平整的无孔聚砜薄膜上接枝刷型聚乙二醇的条件。首先制作出了透明且光滑平整的无孔聚砜薄膜,然后以对叠氮苯甲酸为光敏剂,在λ=365 nm紫外光的辐照下,用二步法将聚乙二醇接枝在聚砜膜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原子力学显微镜及椭圆偏振仪等测试手段,对接枝前后聚砜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证明接枝的聚乙二醇层呈刷状。  相似文献   

7.
LDPE-AA光接枝产物的TG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LDPE-AA光接枝产物的热特征及反应条件、氧气的影响,发现其前期降解明显比纯LDPE快而后期则变慢,推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接枝过程中基材发生了交联反应,并且丙烯酸接枝链的存在会对其降解有一定抑制作用,光敏剂的含量和光照条件的改变、氧气的存在及活化能计算结果均能证实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单体溶液组成对AA无纺布接枝率的影响,以及接枝前后纤维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丙酮和水为稀释剂,二苯甲酮为光敏剂,AA浓度1mol/L-7mol/L,适量加入辅引发剂AIBN,接枝率和交换量分别达20%~95%和2mmol/g-6mmol/g。扫描电镜、光学显微和数码照片分别显示纤维表面接枝AA支链的长度和分布,以及铜网支架遮光的局部阻聚证据。IR光谱为接枝历程提供了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9.
PP—g—AA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g-丙烯酸,用光电子能谱,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讨论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接枝物含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0.
聚硅氧烷-g-聚丙烯酸酯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含活性点的聚硅氧烷为主链,以丙烯醚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醌(MMA)为接枝单体,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合合成了聚硅氧烷-g-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通过对产物的分离过程,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加料方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用配比等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和交联度的影响;研究了部分工艺的乳液的粒子形态。  相似文献   

11.
悬浮法制得PP-g-HEMA结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悬浮法制得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结晶速率仪、偏光显微镜对接枝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定性、定量表征,比较了接枝前后聚合物结晶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PP无纺布接枝NV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P无纺布为基材,以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采用热接枝聚合方法,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通过热接枝方法可将NVP单体接枝在PP无纺布上,使其具有亲水性,提高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可增加接枝率;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在低,高温阶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表面接枝十六烷烃的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MWCNTs/PP)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MWCNTs/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 3%(质量分数)表面接枝十六烷烃的MWCNTs在PP基体中分散良好, 达到纳米级的分散。加入接枝MWCNTs后, PP的结晶结构未发生改变, 依然是α晶型。接枝MWCNTs对PP有异相成核的作用, 加入接枝MWCNTs使PP的成核及晶体生长方式发生变化。加入3%(质量分数)接枝MWCNTs 以后, PP的结晶温度升高了8℃, 结晶速率提高了1倍, 结晶度提高了3%, 球晶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14.
PP粉表面固相接枝及其表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MAH-g-PP的接枝效果和晶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MM T)的影响,它不仅显著改善了PP与蒙脱土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而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PP的断裂方式属典型的脆性断裂,含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PP/MM T断裂方式属韧性断裂。蒙脱土在聚丙烯结晶时起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P/MM 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相容剂使得有机蒙脱土对PP的成核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PP-g-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研究了PP-g-Si作为PP/GF体系的界面相容剂对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机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g-Si的增容机理为PP-g-Si的甲硅烷基氧与玻纤表面氨基硅烷的氨基相互吸附生成了氢键,而PP-g-MAH的增容机理为PP-g-MAH的酸酐基团与氨基硅烷的氨基发生了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制备了马来酸酐(MAH)和1-十六烯/MAH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体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了1-十六烯作为第二单体对MAH-g-PP接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纯MAH-g-PP体系接枝率只有0.68%,而当1-十六烯与MAH物质的量比为0.7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达1.69%。接枝机理分析认为,1-十六烯作为第二单体与MAH共接枝PP时,可能与MAH发生烯反应,生成的反应物中1-十六烯部分与PP化学结构相近,使得反应物更容易接枝到PP上,从而显著提高了接枝率。  相似文献   

18.
PP/PA1010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力学测试等方法,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熔融接枝聚丙烯PP-g-GMA对不同组成的PP/PA1010共混物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P/PMMA接枝剑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PP/PMMA接枝剑麻纤维(SF)复合材料,研究了它的热性能、晶态结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MMA表面接枝的SF增强了PP与SF之间的作用力,改善了PP/SF的热稳定性,降低了PP相的熔点,同时SF的加入诱导了β-晶型PP的生成,提高了PP相的结晶度,降低了无定型P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PMMA接枝的SF提高了PP的模量,对PP有明显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