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近代建筑思潮中,存在着“中西建筑交融”的现象。哈尔滨作为颇具有殖民色彩的年轻城市,其近代建筑中有种独特的风格类型——“中华巴洛克”,这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及欧洲巴洛克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交融”倾向的很好例证。哈尔滨城市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及特征。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风格类型的发展机制,从总体布局和细部装饰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征,“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较客观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代文化建筑融糅了中西建筑文化的精髓,是城市特殊历史时期的记忆载体,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对其保护工作,为历史建筑的改造以及创新再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对挖掘发展地域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阐述了保护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重要性,分析了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发展和变化,探讨了济南广智院的文化表现特征,总结了广智院西方化变异的表象。  相似文献   

3.
以中西建筑文化交融为切入点,利用归纳法和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建筑创作特点的分析,以及西安近代建筑现状和特点的研究,探讨在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对老建筑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利用和改造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古城风貌保护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4.
近代是中国社会剧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西安从内陆封建闭守的军事重镇向开放外向的近代工商业城市转型.通过对近代西安建筑演变历程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因政治军事因素主导,基于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渐进发展路径,新建筑趋于工商业发展与交通导向,未出现典型西式类型及传统建筑的规模化转变,逐步形成"洋风"模仿、中西"折衷"、传统"复古"及具有近代工业化特征的建筑与传统建筑并存格局.作为中国近代建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西安建筑近代化转型滞缓,但城市传统建筑风貌得以延续,奠定了建国后西安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也为今天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实践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建筑在哈尔滨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体系是以西洋建筑为主体的构成体系,其中,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建筑是20世纪上半叶欧美建筑发展的主导潮流,这样一些代表世界建筑发展方向的摩登建筑能够同时性地出现在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中,这在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将哈尔滨的三大建筑潮流及其代表建筑与西方同时期以及近代中国城市建筑进行较为详尽比较研究,目的是阐明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城市,并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济南商埠开埠与建设的历史,从济南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手,运用环境差和城市特色等城市环境美学的观点,论证济南北方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分析济南近代城市形成过程中的老城与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环境差别的城市形态特色,阐述了济南近代城市体现的中西建筑文化碰撞、混杂、交融的风貌特征.指出珍惜城市的历史,对近代外来文化对济南城市的影响,应采取"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正确建筑历史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济南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济南商埠开埠与建设的历史,从济南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手,运用环境差和城市特色等城市环境美学的观点,论证济南北方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分析济南近代城市形成过程中的老城与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环境差别的城市形态特色,阐述了济南近代城市体现的中西建筑文化碰撞、混杂、交融的风貌特征。指出珍惜城市的历史,对近代外来文化对济南城市的影响,应采取“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正确建筑历史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历史中,天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北京的地缘关系,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侵略的前沿.这在客观上促使天津成为一座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特点的典型城市.分析了天津现存的西洋近代建筑对进行旅游开发所具有的价值,同时,简要论述了其在打造天津旅游品牌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银川市天主教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银川市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及建筑沿革;分析了银川市天主教堂建筑在平面形式与内部空间、外部造型及结构技术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教堂建筑所具有的中西交融的特点;探讨了银川市天主教堂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在城市建筑方面的参考意义、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意义;为宁夏教堂式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往往局限于建筑思想、建筑风格等建筑本体要素的研究,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中型城市房地产业对建筑发展的巨大影响,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通过系统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对建筑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筑技术进步和风格演变中的重要驱动作用.试图突破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范式,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时代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作为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中国之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规律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两论”的哲学视角与高度来审视“中国之治”,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中国之治”,更好地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掀起了一场与西方的原始主义相对应的"文化寻根"的热潮.<小鲍庄>与<麦秸垛>均是具原始主义倾向的汇聚在"寻根"旗下的力作.横向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叙事内容、叙事视角以及价值取向,展现在原始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新时期寻根文学创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媒体激烈竞争的产物,是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有效新闻线索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它的出现表明新闻信息有价,并催生了"支票新闻"."支票新闻"一方面拓宽了信源,增加了信息量,同时,应该正确认识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人才"与"资源"各自词义不同、地位和功能不同,两词不应混为一谈;指出两者组词易生弊端;提出了各就其位的部分组词形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说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并不是一个“反叛者”和“求索的人”,从他“离开”学校人手,叙述了他厌学的成因:同学中没有朋友;学校的老师让他失望;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厌学后来变成幻想,并得出以下结论:他梦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不可能的,他最终只能变成一个逃避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媒体激烈竞争的产物,是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有效新闻线索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它的出现表明新闻信息有价,并催生了“支票新闻”。“支票新闻”一方面拓宽了信源,增加了信息量,同时,应该正确认识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刚 《饰》2009,(1):22-30
通过深入考察,本文认为钱钟书等先生提倡的、以后凡成学界定论的谢赫“六法”中每一法前后两词可以等同的看法(如“气韵”即“生动”等)是站不住脚的。谢赫“六法”第一法“气韵生动”中“气韵”与“生动”的关系乃是谢赫之世人们热情讨论的“性”与“情”之关系,即“性其情”、“以性制情”,亦即“以‘气韵’制‘生动’”;“气韵生动”中,当以“生动”为主,“气韵”为从,“气韵”作“生动”的限定成分(或定语),“气韵”是“生动”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或最高境界。余“五法”仿此。  相似文献   

18.
从"模块目标"到"练习应用"的"主线贯穿式"教学法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五化”教学法,即:“模块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的“主线贯穿式”教学法,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9.
绿色,最初只是指绿的颜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逐步被赋予了"环保、健康、方便快捷、新的生活方式"等意义.文章就针对"绿色"意义的发展演变作了一定探讨,试图找出其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意"乃作品成败的关键、漫画在重"意"的同时必须重"艺"、"意"与"艺"并存并重,相辅相成、在"意"与"艺"处理好的同时,中国漫画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四方面着重阐述的。漫画自成一家时,固然从原来浑然一体的绘画中继承了某些传统。但此后的路怎么走,并没有事先设计的蓝图。近现代漫画在生活的激流中诞生,并且不能不在激流中去塑造自身,它必须顺应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的需求,去发展自己。而漫画应该注重"意"与"艺"的关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走出自己的另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