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别具一格,如他的瓷上作画,即便在景德镇这个匠从八方来的城市里,涂国生的作品也能让人过目不忘。如果说,湮没是芸芸众生的宿命,那么,别具一格是不甘心者的奋力突围,这在个性张扬的时代、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里亟待展现。受父亲从事颜色釉科研工作的浸染,涂国生看瓷器的角度总有那么点不同,"有些人在创作时候,可能不自觉地会将陶瓷工艺局限化,只懂得把工艺材料局限化运用,那我就是把它们当成一种手段、一个媒介、或是一个载体,探索了几十年,依然不忘初心,坚信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捷径,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他试图在陶瓷装饰和表现中开辟一条道路的心思已显露无疑;后尝试综合装饰,如采用绞胎手法拉坯,施以高温色釉,或绘或刻.  相似文献   

2.
余果     
《景德镇陶瓷》2012,(1):I0106-I0106
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最年青的余果说:看过我画瓷器的人都说我画得好,其实好不好我自己最清楚,一般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近年来我发现陶瓷界的人越来越忙,忙是好事,就怕不忙,生意红火这是每个人的心愿,但千万要注重身体,身体才是本钱,画画是永远画不完的,千万不要太劳累了,瓷器永远不会变老,而生命慢慢却会变老。  相似文献   

3.
修山如画画     
正照褚秉超的话说,"修整一座山这事我早就想干了。"我要走出去从外貌上看,常住在野外的褚秉超黑乎乎的,有些显老。但他却说,"我三十而立的年纪还没到,还能躁一会。"在30岁之前,褚秉超确实够"躁",他是个内心极不安分的人。小时候的褚秉超曾被认为患有自闭症。他不爱说话,也不喜欢玩具,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哥哥放学回家给他带了粉笔,随后便独自在院子里写写画画。"到处画画家人没意见吗?""他们都去欣赏我画的画去了,哪里还记得教训我。"他颇有些得意。褚秉超学习成绩不太好,只能去职业学校学美术。"不看成绩,交了学费就能读。"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  相似文献   

4.
正有的人见面多次记不住,有的人见面一次都忘不了。此种现象在陶瓷美术界同样常见。有的作品经常看到,却难以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作品哪怕只看上几眼,却能"余音绕梁"。胡伟平的陶瓷绘画就属于一见难忘的。每每读他的瓷画新作,我总是被一种气质感动、被一种品质震憾,有心驰神往、飘飘欲仙的感觉。个中缘由也许有我多年和他作品神  相似文献   

5.
刘春福陶瓷工艺高级工程师,196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工程系陶瓷工艺专业,现任职于景德镇陶瓷学院。1990年开始从事陶艺创作和陶瓷色釉研究工作,对陶瓷器皿与色釉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见解,所创作的陶艺作品"岁月留痕"系列、"湖光山色"系列被很多友人视为珍品收藏。刘春福的色釉作品给人一种很深遂的感觉,颜色的渐变很自然、很流畅。中间的纹路,让人暇想,好象要穿越时间的隧道,到达上古时代。欣赏他的作品,要静下心来,慢慢  相似文献   

6.
<正>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荷花,因此我画的作品大多也是以"荷"为创作题材。我尤爱创作秋天的残荷,在我看来,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秋天亦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残荷给人一种残缺的美和静谧之感。"花开的时候要看荷,叶残的时候更要看荷",因为残荷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坚韧的操守,一种  相似文献   

7.
周国桢当今中国陶艺界一位史诗般的人物,是世界陶瓷史上最杰出的陶艺大师之一.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对周国桢教授及其陶艺作品赞不绝口.王朝闻先生在看了他的瓷雕<猫头鹰>后,激动得"欲罢不能",他说:"这作品对我也产生了还要看的吸引力,我乐于看了又看."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是司空图的"象外之象",还是无老子的"大象无形",都是用来阐释那种由于不满足于再现而致力于追求表象后面的真实所产生的艺术形态。其目的都是为了揭示事物内在的,永恒不变的"本质"。尹志军的抽象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极具个性,充满灵性,这就是他的特点——那就是对"象外之象"的不懈的追求,试图呈现"大象无形"的气势和美感。(一)一进入尹志军的工作室,我就被他的陶瓷书法作品"字·非字"系列所吸引,潇洒灵动的线条,青花釉里红的强烈对比,让人乍看颇感惊艳,细品又觉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正>在卖米酒的摊位上,有位面容清癯的老先生,她偷偷看了他很久。发现他有一种手工艺入的面相。那是长期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而长出的气质。于是,她想到了自己:"写作也是手工艺,我希望自己最后长出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面相。"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长相,既有先天的因素,也离不开后天的熏染。外表  相似文献   

10.
凡喜国画者,都爱看别人画画。国人谓之观“笔会”,一个画家或多个画家表演,一群爱好者在围观。这或是国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外国人画画一般不让人看,他们认为绘画创作是一项严肃而神圣的心理劳作不希望别人打扰。也有在大庭广众中表演的,他们叫“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1.
漂流木 《景德镇陶瓷》2011,(2):I0076-I0079
四年前,唐斌先生介绍张志安先生的一本小画册给我看,当时只觉得张志安先生的花鸟画得有意思,画风略似王憨山一路。这年头画画的人多,故做唬人的画家也大有人在,因此也没在意。四年过去了,其间也收到张先生的一些展讯,但我却没去看过,因为展览太多,工作太忙无暇顾及。有一天,唐斌先生约我到山外山画馆看张志安的作品,这次实实在在地让我吃了一惊。山外山画馆陈列了几十幅张志安的作品,从丈二巨制到尺椟册页,不一而足,山水、花鸟、人物,样样俱全,整个下午我都没有离开张志安的作品,唐斌先生告诉我张老已经去逝近半年了。  相似文献   

12.
写张志安的文章太多了。都说他淳朴、厚重、大度、慈详。还轮到我来说什么呢芽作为一个画家,张志安画了一辈子。有的人,一生一世,就是在画自己的性情;有的人画了一世一生,却不知道自己的性情在哪里芽张志安的一笔一墨,都是他的元气精神。有人说他举轻若重,有人说他举重若轻。世俗的人,却怎么也看不明白;有时,我们站在他的画卷前,忽然会开心一笑,内心深处那幽暗的机关,突然就被他打开了;有时我们会一阵脸红,心怦怦乱跳。好像他就在画卷的后面笑我们呢;其实,他是在和你一起解读他的内心,他是要把自己的心交给你。让你觉得,那是一种慈爱的光亮,…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陶瓷》2016,(3):29-29
正我接触过一些陶瓷艺术家,他们不想做媒体宣传,究其原因,大概分这么几种情况。一种认为,他的陶瓷艺术作品不愁销路,不用做宣传了;还有一种就是,他的作品销售不出去,没有资金做宣传,甚至有些人为老板打工,没有钱做宣传了;还有的认为,陶瓷艺术作品宣传要分类,就是把同一职称的艺术家,放在同一版块、同一栏目或同一网页、同一页面做宣传,这种宣传效果才会更好些,否则,杂乱无章。一些高职称的陶瓷艺术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14.
龙哥说:“我一直喜欢被风吹的感觉,所以,就上路了!我很诚意地向大家讲述我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也很高兴与朋友们分享我快乐的故事。当你看完后。你就会对摩托车旅行和骑摩托车的人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这里并不是有意在为我们这一族人做宣传什么,只是想通过我的个人努力向人们传达一种摩托车行为理念,以及陶瓷行业文化,就像汽车文化一样,陶瓷也是一种文化。虽然目前在我国陶瓷市场经济波动异常,让人揪心,但发展前景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世界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级化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幅好的陶瓷绘画作品,对于欣赏者来说,除了欣赏画面的"美"还想要理解画作所表达的含义,这也是评判作品的一个基本标准。绘画的目的也就是让人看的懂,画什么?寓意什么?如果能引起欣赏者细心品味、懂画意则是成功作品,相反如果画面让欣赏者一扫而过,那就是无意义之作。绘画的意义就是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故事"讲的好不好全得益于创作者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如何。而陶瓷绘画创作者大多会借助文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影像视觉》2012,(3):26
99%....."摄影师展示的作品可以很精彩,可是他/她的个人网站打开很慢,我就会放弃不看。"什么事情能让一名图片编辑觉得难以忍受?《Country Living》杂志的图编William Mor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回答,个人网站是摄影师推销自己的重要方式,如果网站反应太慢,很多机会就会飞走哦。  相似文献   

17.
纵观画史,画家立足的前提便是个人艺术语言的形成,个人艺术风格的凸现.我们在认识画家时并非只看他的生平,亦非只注意他的艺术思想,而是更注重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特征,以及作品所传达出的个人艺术语言在画史上承前启后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正是笔者对陶瓷绘画家要形成个人艺术语言应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人由陶瓷雕塑到喜欢上陶瓷釉下本彩这门艺术,已有40多年的工作经历。对于陶瓷彩绘,初始我只作为雕塑作品的一种装饰手段来掌握,后来我的雕塑作品有纯色釉(含白色釉)和釉上彩或釉下彩作装饰的形式。采用釉下彩装饰的瓷器,由于其工艺是彩绘之后再施以白色(或影青)透明釉加以覆盖后烧成,色彩与釉互相映衬,显得鲜艳夺目,不浮不燥而沉稳。不但耐擦拭、清洗,同时,彩料中含的铅、镉等金属物质,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故而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器,都比釉上彩装饰的作品观赏和使用价值都高。为  相似文献   

19.
戚培才 《陶瓷研究》2005,20(2):32-33
我出生在赣南的一个乡村,那里生态优美,这使我从小就对大自然有一种亲近感,那里的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我二哥在赣南师范该书时,很喜欢画画,我的模仿能力强,从那里开始,我就学二哥的样,学画画,学做手工活。  相似文献   

20.
正茶器、香器、花器、陈设艺术品……万仟堂的每一件作品都带有"茶文化"的痕迹,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而优雅的生活方式。2007年,品牌创始人蔡万涯创立了万仟堂,致力于用陶土诠释东方美学。他将茶文化与各种器物融合,通过设计表达一种超越奢华的简洁,使万仟堂的作品坚守传统却又不失现代创意。设计上坚持"新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