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NEC光电子研究所用FSK光外差检波方式进行了32Mb/s,301km无中继的光纤传输实验。性能如下: 调制方式:FSK直接调制波长:1.55μm 速率:32Mb/s 距离:301km  相似文献   

2.
使用1.3μm宽带宽高亮度InGaAs/InP发光管,已经在长4.545km的渐变型光纤上实现了280Mbit/s非归零信号传输。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十分吻合。理论证明,560Mbit/s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4.3km,采用多电平强度调制系统时,中继间距可以增至5.4km。  相似文献   

3.
无中继间距达250km的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已经实现。本文将讨论这种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接着叙述五种实验室的试验:全部用商用元件的176km34Mb/s色散限制试验,采用多模激光器和色散移位光纤,140Mb/s速率下超过220km和34Mb/s速率下超过233km的损耗限制的两个系统试验;在同样的线路速率下,进一步把距离分别延长到223km和251km的两个实验,其特点是采用了单一谱线DFB激光器和突变型单模光纤。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模1.55μm光纤的低衰耗长波长窗口,用140Mb/s的随机二进制扰码进行了传输实验,无中继传输距离达60.5km,为开发1.55μm窗口,实现系统扩容和WDM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长波长1.3μm 23km(无中继)光缆数字通信系统于今年九月在上海由电子工业部计三所试验成功。该系统用LD作光源,PIN/FET组件为光检测器件。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是: 光波长—1.3μm;传输速率—2.048Mb/s;平均发送光功率—odbM;光接收灵敏度—54dbM;误码率—优于1×10~(-9);传输距离—32km。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的6.3Mb/s光纤传输系统。本系统主要是为用于小容量市内干线而设计的。系统是通过单根光纤传输1.2μm和1.3μm两种波长的6.3Mb/s数字信号。商用试验开始于1983年10月。该系统将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传输质量,以及通信网络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现阶段大量建设和实际应用的光波系统,是光纤通信的第三代系统,也就是波长1.3μm、用激光管的单模光纤系统。码速现多为400-565Mb/s,实际应用的最高码速为1.7Gb/s以上,中继距离达46km。目前的研究工作是进一步探索利用低损耗单模光纤巨大的潜在带宽容量。实验室试制的单模光纤在波长1.57μm已能获得最小损耗0.1 6dB/km,接近石英光纤瑞利散射的理论限度。在1.45—1.65μm的最小损耗波长范围内潜在带宽25THz,只须有效地利用其一小部分,就可为现代通信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英光纤在1.3μm波长处的损耗低达0.5dB/km,色散几乎为零。因此,工程实用系统广泛采用1.3μm波长的光纤传输系统。在可用的光源器件中,1.3μm面发光管是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实用器件,能满足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的要求。使用这种器件已建成了工作速率为274Mb/s、无中继传输距离8公里和400Mb/s、5公里的梯度多模光纤通信系统。近年来,具有1~2Gb/s超高速调制能力的面发光1.3  相似文献   

9.
全响应数字光纤通信接收机 最佳传递函数的逼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全响应数字光纤通信接收机最佳传递函数的逼近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在小色散和大色散光纤通信系统中近似实现光接收机最佳传递函数的电路型式;构造了一种能使光接收机对不同带宽的光纤线路近似实现最佳传递函数的可变均衡电路。文中给出了用本方法设计的1.3μm、34Mb/s光接收机的设计实例和实测结果。该接收机已在中继间隔为24.6km的实验性光纤通信系统和为武汉市电信部门建设的13.6km实用化34Mb/s光缆通信试验段上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武汉院试验场最近成功地实现了四次群(140Mb/s)60.5 km无中继光通信系统实验,整个系统主要特性如下:光源采用武汉电信器件公司研制的InGaAsP/InP—DAL—DC—PBH—LD组件其工作波长为1.52μm,主/旁模抑制比为15dB,光谱半宽度为1(?)。光纤采用院光纤光缆室研制的单模光纤,为了研究对现有1.3μm系统扩容等,全部光纤均为供1.3μm系统使用的单模光纤,光纤总长60.5km,在1.55μm处的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叙述了高速ELED(边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简单介绍了工作在34Mb/s和565Mb/s速率下的两种ELED驱动电路,然后举例说明ELED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所涉及的系统有1.3μmELED单模光纤中继系统、1.55μmELED多模光纤中继系统以及0.85μmELED多模光纤市话局间实用中继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在1.3μm单模光纤1116米距离上进行560Mb/s传输试验的结果。 近年来光纤在1.3μm的零色散窗口和1.55μm的低损耗窗口促成单模光纤高速率、长距离通信系统的发展。形成此项系统可采用波分复用或强度调制技术,目前情况,从设备复杂性和技术可实现性考虑,后者都较经济可靠且易于实现。本文报导采用强度调制技术直接调制560Mb/s信号单模光纤系统传输试验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最近研制的高功率1.32微米Nd—YAG激光器在数据速率为32Mb/s,采用归零脉冲体制,平均光纤输入功率达 22.0dB,实验获得了高达65.6dB的容许传输线损耗。这保证可用近期内可得到的低损耗光导纤维来实现中继距离为100公里的传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西德、英国、法国的九个公司生产的光纤传输设备性能作一个综合,认为它们均己掌握了长波长(1.3μm)单模光纤传输设备的生产技术。数字设备方面己能生产140Mb/s以下各种设备,而565Mb/s的设备在1985年可供货。同时介绍了模拟传输设备的情况。最后介绍了1.2Gb/s设备及光纤相干传输设备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十余年来光纤通信从常规系统进化至新型系统所经历的过程,传输容量Gb/s·km以每四年增大十倍的速率前进。文中着重说明长途单模光纤线路中间装置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现全光传输,不用再生中继机,每一光纤放大器在0.98μm或1.48μm激光管功率的抽引下,对1.55μm信号提供增益30dB。用12个光纤放大器,可使数字速率2Gb/s传输1000km成为实用的长途通信系统。最近实验室报道表明有可能使传输容量加大至50 000Gb/s·km。文中还介绍了光孤子通信实验的进展,在设置光纤放大器的1000km光纤线路上,获得光纤似的长途通信系统,由于光纤非线性抵消了色散效应,很窄的脉冲以很高的数字速率经过越长距离的传播,仍不呈现显著的脉冲展宽,和畸变及噪声影响。这种系统对越洲的陆地线路和越洋海底光缆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根据国际上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我们对400 Mbit/s单模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全部采用国产器件制造出了系统性能样机,从而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实现了1.3μm波长、400 Mbit/s、30km无中继单模光纤的传输。本系统采用单模激光器(波长为1.3μm)作为系统光源,Ge-APD作探测器;无中继光纤长度为30 km;接收机灵敏度为-32 dBm(BER<10~(-9))。本文主要介绍光发射机部分的性能、特点和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17.
英国普莱塞公司和美国康宁玻璃公司、英国BICC共同使用侧面发光二极管,进行了107km无中继光纤传输实验。传输信号是16Mb/s的NRZ(不归零)符号。使用的光纤是1.557μm零色散波长单模石英光纤,这种光纤将被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传输。这次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是1.536μm,光谱半宽是38  相似文献   

18.
中继器距离非常长的光纤传输系统不仅陆地而且对于海底通信系统的多种应用都是很有吸引力的。1.27μm波长32Mb/s的光传输实验指在阐明几十公里的长距离无中继系统的可能性。这个实验是用梯度多模纤维,InGaAsP/InP激光二极管(LD)和锗雪崩光电二极管(Ge-APD)来实现53.3公里无中继通信的。  相似文献   

19.
在海底区间不用中继器的横跨海峡的传输线路和弧岛线路等较短距离的海底传输线路的无中继海底光缆传输系统已经实用化了。本系统是由相当于1~5次群高速数字的1.5Mb/s、6.3Mb/s、32Mb/s、100Mb/s和400Mb/s传输系统组成的。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上述系统的构成方法和实现该系统的个几关键问题[(1)如何通过提高光接收机的光接收灵敏度来提高中继增益;(2)考虑模式分配嗓声的使用波长范围,LD的光谱半功率点宽度和光纤波长色散标准的设定方法;(3)利用主信号的码形变换规则的监视、勤务信号的插入和分路方法),以及在伊豆半岛.稻取——河津之间的现场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来,光纤系统朝着码速高、中继间距大的方向稳步发展,在一些研究报告中和市场上均可目睹这种趋势。ATT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85年光纤通信会议上报导,他们在无中继117km光纤上传输了4Gb/s码速的信号。在85年欧洲光通信会议上,贝尔实验室小组介绍了在中长度30km光纤上传输8 Gb/s码速信号的情况。在86年亚特兰大光纤会议上,贝尔实验室介绍了在无中继68.3km光纤上传输8Gb/s码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