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钛白废酸中钪的提取工艺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旨在改进现有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磷酸三丁酯(TBP)煤油体系提取钛白废酸中钪的工艺流程,降低洗涤操作费用,提高钪的富集比。研究了采用二次萃取富集、一次水解除杂、二次草酸提纯工艺提取钛白废酸中的钪。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有机相的最佳体积分数为25%P204+4%,TBP+61%煤油;2mol/L氢氧化钠+1.5mol/L氯化钠反萃;用盐酸调节反萃液pH为1,加热水解除钛;调水解液酸度(氢离子浓度)为7mo]/L,二次萃取除杂。在最佳条件下,可使钪与钛质量比由原废酸中的1:136富集到20:1。与现有工艺相比,省去了硫酸洗钛步骤,降低了提钪成本。  相似文献   

2.
P_(204)/Span80/煤油/NaOH微乳体系萃取分离Ni~(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富荣 《应用化工》2007,36(7):680-682,695
研究了以皂化P204和Span8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配方及其稳定性,通过P204/Span80/煤油/NaOH微乳体系萃取分离N i2+的研究,考察了P204与煤油和Span80的质量比、NaOH的浓度、乳水比、外水相pH值、油相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N i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204与煤油的质量比为1∶2.5,P204与Span80的质量比为1∶1,NaOH浓度为1.5 mol/L,乳水比为1∶5(体积比),废水pH值为5.5时,萃取10 m in,该微乳体系对N i2+萃取率可达99.9%。该微乳体系具有稳定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皂化P204微乳液膜处理含锌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皂化P204为载体的微乳液膜配方及其稳定性.采用P204/Span80/煤油/NaOH微乳体系萃取废水中Zn^2+,考察了P204与煤油和Span80的质量比、NaOH的浓度、乳水比、外水相pH值、油相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Zn^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204与煤油的质量比为1:2.5,P204与Span80的质量比为1:1,NaOH浓度为1.5mol/L,乳水比为1:4(体积比),废水pH值为5.5时,萃取10min,P204/煤油/NaOH微乳液膜对Zn^2+萃取率可达99.72%,P204/Span80/煤油/NaOH微乳液膜对Zn^2+萃取率可达99.98%,微乳液膜不仅稳定性好、萃取效率高,而且工艺简单、膜相可自动破乳、油相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法提取卤水中的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兰-113B作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作为膜溶剂,以碳酸钠为内相试剂,石蜡作为增稠剂,对乳状液膜体系进行了提取卤液中溴的研究。对迁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制乳、分离等最佳操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兰-113B用量为3%-4%(体积分数),液体石蜡加入量为2%(体积分数),c(Na2cO3)=0.04—0.10mol/L,制乳搅拌速度800~1000r/min,制乳时间7—9min,油内比(V油相/V内相)=5:5,浮水比(Ve/Vw)=1:25,分离时间为7~10min。在最佳操作条件下,乳水中溴的提取效率可达到98%,经过破乳,溴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5.
液膜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P291「二(二异丁基甲基)磷酸」、TRPO(三烷基氧膦)协同流动载体,N205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作膜的增强剂,磺化煤油作溶剂,(NH4)2C03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富集钍。研究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温度、钍的浓度、外相pH值、乳水比、油内比等因素对富集钍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适宜条件下,钍的迁移富集率可达99.5%~100.5%。此法用于富集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痕量钍,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6.
陈旭红  美华 《云南化工》1991,(4):45-47,34
本文探讨了用乳状液膜从水溶液中提取MoO_4~(2-)的可能性,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及流动载体的用量,解吸剂种类和浓度、乳水比、外相原料液的浓度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获得优化的液膜组成为span80—三辛胺—煤油—Na_2HPO_4溶液。钼的提取率可达99%以上,钼的浓缩浓度增加八倍多。  相似文献   

7.
提高钛白废酸提钪萃取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旨在选择合适的助萃剂LH,提高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磷酸三丁酯(TBP)-磺化煤油体系对钛白废酸提钪的选择性,提高钪钛分离系数和钪铁分离系数。研究采用的工艺为二次萃取富集、二次反萃成钪、化学精制提纯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剂最佳配比V(P204)∶V(TBP)∶V(磺化煤油)=1.3∶0.7∶10,一次萃取相比为V(O)∶V(A)=1∶21,不加助萃剂二次萃取相比为V(O)∶V(A)=1∶5,加助萃剂时其加量为水相体积的1.7%,此时钪钛分离系数达到124 812,钪铁分离系数达到8 202。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乳状液膜法分离富集废旧镍镉电池中的镉离子。乳状液膜主要由溶剂(煤油)、表面活性剂(Span80)、载体〔二(2-乙基己基)膦酸,P204〕和内水相氨水组成。对影响镉离子渗透和分离过程的重要变量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乳状液膜的载体体积分数、外水相pH、搅拌时间、乳水比(乳液与外水相体积比)及Span80体积分数对镍镉分离效果的影响,从而选择出最佳的分离条件为:φ(P204)=4.4%,φ(Span80)=8.8%,pH=5.5,乳水比0.5,搅拌时间10min。用此乳状液膜进行100L反应釜的工业放大实验,镉的迁移率可达93.3%,而镍的迁移率仅为14.6%。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制革废水中Cr~(3+)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液膜由活性载体磷酸三丁酯(TBP)、表面活性剂磺化聚丁二烯、溶剂磺化煤油、助剂液体石蜡组成;论文把Cr~(3+)的迁移速率与液膜的稳定性作为两个重要的研究指标,研究了膜相组成、乳化速度、传质迁移时间、载体浓度,内相NaOH浓度及乳水比对Cr~(3+)提取率及液膜破裂率的影响规律;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Cr~(3+)的提取率可达99.79%.  相似文献   

10.
用P291[二(二异丁基甲基)磷酸]、TRPO(三烷基氧膦)协同流动载体,N205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为膜的增加剂,磺化煤油为溶剂,H2SO4溶液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富集铀(VI)。研究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温度、铀的浓度、外相pH值、乳水比、油内比等因素对富集铀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此适宜条件下铀的迁移富集率可达99.5%~100.4%,常见共存离子都不迁移富集。此法已用富集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痕量铀。  相似文献   

11.
将两亲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P(DM-AA)]作为膜稳定剂加到由Span-80作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作流动载体、煤油和液体石蜡作膜溶剂及硫酸稀溶液作内相而组成的W/O型乳状液膜中,研究了此体系对Cu2+的迁移作用. 结果表明,由于两亲高分子的空间稳定作用而导致乳液膜对Cu2+具有较好的迁移效果. 最优条件为:在膜相中P(DM-AA)含量 3.0%, Span-80 4.0%, HDEHP 3.0%, 石蜡6.0%(w), 膜相:料相=1:10(j), [H+]=1.0 mol/L,接触时间6 min,搅拌速率200~300 r/min. 此外,还探讨了乳状液膜的结构和Cu2+迁移的机理,认为其迁移属于异向耦合传输机理.  相似文献   

12.
液膜法分离回收废水中锰(Ⅶ)工艺及其分离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7301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以H2SO4为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分离回收废水中的MnO~-_4。研究了迁移机理,确定了制乳、分离等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对于7-125mg/L低浓度的含锰废水,一次性分离可降至0.1mg/L以下,锰的回收率达99.8%。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利用磷酸三丁酯在硫酸-磷酸体系中萃取净化低浓度湿法磷酸工艺,获得了萃取性能较好的萃取体系。实验表明,稀释剂(煤油)添加量为磷酸三丁酯与稀释剂总质量的10%时,萃取净化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相比4,萃取温度40℃,搅拌时间15min,硫酸添加量为原料湿法磷酸的1%;SO42^-去除率-80%,Fe、Al去除率99%以上,P2O5,损失率约60%,所得净化稀磷酸P2O5,7.5%,可作为热法磷酸吸收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氧化三辛基膦(D2EHPA/TOPO)为流动载体,磺化聚丁二烯(LYF)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为膜增溶剂,煤油为稀释剂,盐酸为内水相的W/O型乳液,与含La(Ⅲ)的磷酸的外水相进行萃取的过程,制备了W/O/W的双重乳化液膜体系,用单因素法考察了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内相酸度,水乳比等对液膜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迁移率达94.21%以上。并以单浓度递变斜率法研究了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磷酸浓度,H2PO4^-浓度,水相平衡H^+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推导出了该乳化液膜的传质机理所经历的步骤。传质机理中包括萃取-反萃表达式,和协萃物组成La(H2PO4)L2(HL)2·(H3PO4)·2TOPO。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测定微量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协同流动载体(HEHEHP+TOA)表面活性剂(ENJ-3029)、溶剂(煤油)和内相(1.2%草酸溶液)等高效液膜体系,对分离富集微量铪的影响。确定了HEHEHP-TOA-ENJ-3029-煤油-草酸溶液体系的最佳组成、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实验表明,只有HfO2+能从常见的金属离子(如Zr4+、Fe3+、Al3+、Ti4+、SiO2-3等)中得到满意的分离富集。富集后的铪用偶氮胂Ⅲ法分光光度计测定之。该法已用于富集和测定锆英石矿、氧化锆和锆铁合金中的微量铪,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6.
预分散溶剂萃取平衡与传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运东  陈敏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4,55(5):737-741
预分散溶剂萃取(predispersed solvent extraction,简称PDSE)是一种新型的液-液萃取方法.该过程首先将溶剂制成胶质液体泡沫(colloidal liquid aphron ,简称CLA),同时借助胶质气体泡沫(colloidal gas aphron,简称CGA)实现溶质的分离.本文以磷酸三丁酯(TBP)-煤油为溶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水相表面活性剂,以TWEEN 80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胶质液体泡沫(CLA).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HTAB)为水相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胶质气体泡沫(CGA). 利用半间歇式PDSE过程萃取苯酚溶液.研究了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相比等对萃取率和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发现,PDSE过程更适用于小相比(油相∶水相为1∶1000或更小)和极稀溶液的萃取.实验还发现, PDSE过程的萃取率随着CLA中TB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相比的增加而提高.利用刚性球模型计算了CLA的传质系数,并与传统的液滴进行了比较.在相同的粒径下,CLA比传统的液滴具有更高的分散相总传质系数;与传统萃取塔中存在的液滴相比,CLA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对于两者Kda的比较,更体现了CLA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N - 十六烷基硼酸二乙醇胺酯的合成及其复配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乙醇胺与硼酸合成二乙醇胺硼酸酯(Ⅰ),Ⅰ再与1-溴代十六烷合成一类新型的含硼两性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硼酸二乙醇胺酯(Ⅱ)。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n(Ⅰ):n(1-溴代十六烷):n(Na2CO3)=1:1:1,80℃反应8h,收率达88.0%。两步总收率达79.1%。产物通过红外和核磁确定。研究了Ⅱ-LAS、Ⅱ-CTAB两种混合体系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M和胶束中的组成,两混合体系的β^M值分别为:-6.20和-3.66。  相似文献   

18.
三正辛胺-煤油支撑液膜萃取Cd(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d(Ⅱ)在三正辛胺- 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影响Cd(Ⅱ)迁移的各种因素,并测定了有关条件下Cd(Ⅱ)跨越膜的渗透系数P。结果表明,膜相载体三正辛胺浓度适度增加,Cd(Ⅱ)迁移的渗透系数P增加。三正辛胺浓度增至0.8m ol/L时,P值下降。搅拌转速、料液中H+ 浓度和Cd(Ⅱ)浓度、温度均影响Cd(Ⅱ)的迁移。反萃剂醋酸铵比氢氧化钠好,煤油比四氧化碳更适宜作膜溶剂。三正辛胺- 煤油支撑液膜体系能快速地迁移Cd(Ⅱ)。  相似文献   

19.
镉是磷酸中的有害杂质之一,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毒害日趋严重,所以必须控制磷酸中镉等有害杂质的含量。用乳化液膜法除去磷酸中的镉,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Span-80,T151,T154及用量、萃取剂TBP,P204及用量、萃取时间对脱除磷酸中镉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T154用量为2.0 mL及萃取剂P204用量为2.0 mL时,乳化液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萃取时间为15 min时,从磷酸中除镉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由磷酸三丁酯(TBP)、表面活性剂和煤油为油相,氢氧化钠溶液为内水相,含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水溶液为料液(外水相),组成了W/O/W型乳状液膜体系,用乳状液膜法对料液中的PABA进行了分离富集研究。探讨了PA-BA在水中的形态分布及其液膜分离的传质机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TBP质量分数浓度、外水相pH值和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等因素,对PABA传质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乳状液膜体系,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对含PABA浓度为500 mol/L的料液进行分离富集时,仅经一级液膜分离过程,PABA的分离提取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