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江陵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的步伐也在加快。绿道作为一个先进的理念,在江陵县具有实际需求。建设绿道,不仅有利于江陵县生态宜居形象的强化,更有利于完善旅游体系、做大做强江陵旅游产业,增加江陵县旅游城市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董晶晶  张晓魏 《规划师》2015,(1):194-198
绿道的多功能特征决定了绿道系统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及慢行系统规划的关系密切。基于此,研究提出复合型绿道系统规划策略,从相关规划的视角出发,挖掘绿道发展空间,强化绿道系统规划与相关规划在思路、内容等方面的协调关系,避免重复规划、各项规划之间的不协调及项目难以实施等情况的出现,充分发挥绿道在生态、景观及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功能,并结合奇台县绿道系统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对长沙市城市绿道系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城市绿道规划背景、建设情况、空间设计及综合利用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阶段绿道建设的经验,有利于长沙市绿道系统的进一步构建及设计。  相似文献   

5.
6.
绿道管理机制初探——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统筹指导,地方建设为主"的原则,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和建设工作进展迅速,初具成效。为确保绿道综合功能的发挥,需及早谋划绿道网建成后的管理机制问题,防止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本文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初步探索了绿道管理机制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对绿道概念和规划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区域-城市-场所"三个规划层面,并选取其中关键的城市层面进一步研究.探讨了适合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方法及模式,对未来绿道系统规划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探索绿道系统规划发展趋势,研究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和参考意义的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具体模式,为将来城市绿道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静  侯倩倩 《城市建筑》2021,(15):48-50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合城市绿道和乡村绿道,建立覆盖城乡的绿道网络系统,是现实需求,也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绿道发展历程的回顾、对现状困境的反思,对城乡绿道的差异性和整体性进行研究,基于西安市阎良区绿道专项规划的实证,探索绿道体系的新格局、新网络、新内涵和新功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9.
绿道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空间形态,对我国当前区域和城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绿道理论的发展脉络着手,结合吴江水网地区的区域特点,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就绿道的规划布局、设施配置、支撑体系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它地区的绿道规划和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四川建筑》2012,32(3):35-37
通过对绿道的内涵、特征、发展阶段和类型的简述,以及笔者亲身参与的兴义镇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成都平原进行景观绿道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1.
陈剑 《华中建筑》2009,27(1):138-140
该文系统阐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绿地现状,分析了现状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华中师范大学绿地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从高等教育理念、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实务等层面 ,探讨现阶段大学校园规划的问题 ,寻找主要问题的症结。再以规划理论为基础 ,剖析现阶段校园的规划方式及其优缺点。将各种规划方式之优点加以整合 ,以理想大学校园内涵为目标 ,使能达到改善并提高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因此本文之研究主轴除在探讨大学校园规划在规划方法上的整合外。并促使决策者、规划者、执行者与使用者认清自己担任的角色及权利与义务关系 ,将以往规划者之规划方式、规划理论予以整合。以便增加规划的可信度、可执行性与理想性  相似文献   

13.
Greenways and the making of urban for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ne aspect of greenways which is exciting popular interest in the US is the durability of nineteenth-century parkways and park systems to stitch together fragmenting cities and urbanizing areas. What the Olmsteds, Cleveland, Eliot and Kessler achieved in their regional open-space plans can be the model for a new version of Howard's ‘town/country’ in which greenways/ greenbelts/greenspaces together make a comprehensive ‘green’ infrastructure.Some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highlights of historic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US are reviewed. Their adaptation to current project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of gradually increasing scale—villages, towns, cities and regions. Such common strategies as ‘green’ streets, parks and playgrounds structuring walkable neighborhoods, intra-neighborhood parkways connecting town/city districts, and regional park systems protecting natural areas for recreation/conservation still confer similar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hether Pedestrian Pockets or Co-housing, expanding historic settlements or preserving the countryside, planning new ‘urban villages’ or neo-traditional towns, greenways can be powerful makers and shapers of urban form at both macro- and micro-scales.  相似文献   

14.
杨怡  陆伟 《规划师》2004,20(10):56-58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校园规划运用硬核心、软连接的空间布局形态,解决资源共享、信息化、生态园林的要求,建立一个生态型、开放性、信息化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5.
姜帆 《华中建筑》2015,(3):112-116
在日益强调绿色校园建设的今天,从规划伊始就引入生态设计定量分析手段来辅助绿色校园的科学建设,实现对绿色校园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保证校园建设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各个环节更好地实现绿色生态设计的效果,对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完善绿色校园设计实践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介绍校园概念性规划阶段引入物理环境仿真模拟技术的方法流程和设计成果,并对其园区规划设计与室外风环境、热环境仿真模拟、建筑单体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具有丰富的绿道建设思想和杰出的范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传统规划设计理论指引下,基于珠三角的自然生态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重新布局和挖掘中国原始绿道,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以山、林、江、海为要素,形成"两环、两带、三核、网状廊道"的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框架,并以此串联多元自然生态资源和绿色开敞空间,营造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式的珠三角"区域绿网"。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绿"道"之路,勇于担当时代先行者角色,构建中国特色的理想栖居生活。  相似文献   

17.
王雅涵 《中外建筑》2008,(1):136-140
叙事性空间通过回归人体意识,将意义与本质融入体验,实现了主体与场所的合并。本文通过对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分析,论述了叙事性空间作用于体验者心理时间的机制,探讨了以空间叙事为出发点的一种动态的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当代转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占鹏 《华中建筑》2006,24(8):77-80
我国的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校园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以适应当代校园建设的需求,一直是有关人士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当代校园规划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转型期”为背景,通过从校园规划设计的三个基本层面:校园空间(设计对象)、设计者(人)、设计信息中介(工具)为切入点,探讨了实现我国校园规划设计转型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进帅  马晓 《华中建筑》2011,29(12):120-123
在人性化的视角下,探讨目前大学校园规划中出现的建筑体量过大、交通机动化、外部空间设计“重形式、轻人文”等问题,并通过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老校区校园规划及其历史建筑的分析,挖掘出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注重空间围合和轴线对应、宜人的空间尺度、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尊重场地内外的环境和历史文化背...  相似文献   

20.
以合肥大学城的发展为例重点探讨了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的理念途径.介绍了这一项目从策划、总体规划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从中,提出了以景观环境规划为导向的校园规划及其方法途径:1.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景观和以生态为主体的环境景观概念:2.以景观环境规划为导向的校园规划理念及其与传统规划方法之间的关联;3.合肥大学城校园规划的案例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