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秀静 《华中建筑》2009,27(7):182-184
该文以山西近代扩建的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材料进行查阅、整理并分析校园规划和建筑特色,说明近代山西建筑新旧并存、中西交融的设计手法,以期对今后近代学校建筑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但山西仍然以使用土、木、砖、石等传统建筑材料为主,在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相对落后。山西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3.
山西壶关上好牢村宋金时期砖雕壁画墓作为完整保存了仿木构建筑形象与建筑装饰形象的案例,对宋金时期建筑装饰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精细测绘成果,对山西壶关上好牢村宋金时期砖雕壁画墓 M1 主室的建筑装饰形象与建筑色彩进行了系统整理与记录,对其建筑装饰形象进行了多方案色彩复原的对比,并探讨了该墓装饰与《营造法式》彩画系统的关联性,总结了其建筑装饰特征与装饰手法。  相似文献   

4.
吴晓燕  周典 《华中建筑》2009,27(5):214-216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三雕艺术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在建筑装饰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讨了山西三雕的工艺手法和艺术表现,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的集中地,其境内不可移动的文物计有35000余处之多。晋商大院,作为山西明清建筑的代表之一,展现出山西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创造思想。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是全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106座,占全国现存同期同类建筑的70%以上。学习传统。了解中国建筑历史,吸收本民族文化精髓,山西是第一必经之地。这对许多来过山西的人而言并不陌生。而更多期望饱读山西古建的朋友,相信许多还未广为人知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山西建筑中融入了平民百姓的梦想.在梦想里他们是王者,他们通过一座座宏伟的建筑.以灰色为代表的色调,表达了他们平步青云的梦想。山西建筑布局巧妙.结构严谨.既复杂又序列分明。  相似文献   

8.
程实 《山西建筑》2009,35(9):52-53
通过对山西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五台山古建筑群、应县大木塔、恒山悬空寺等的分析研究,指出山西古建筑的技术水平主要从建筑设计的技术水平、建筑保护技术的水平两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2005,29(8):7-7
重点是沁河,汾河和黄河流域,调查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山西现存古建筑极为丰富,中国现存四座唐代建筑及70%以上宋、辽、金建筑均在山西,元、明、清建筑更是不计其数。山西还遗存大量的古村落,主要集中在沁河、汾河和黄河流域,这三个流域的古村落各具特色,分别以古堡式建筑深宅大院和窑洞为主要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建筑组群总体布局、建筑造型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建筑装饰五方面阐述了山西历史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以使人们在了解山西古建筑艺术价值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其所反映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1.
指出山西传统民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中国民居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建筑特征、总体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装饰艺术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山西民居的创作手法及其内涵,以更好地吸收民居建筑中的技术、艺术、文化等来完善现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2.
高能 《山西建筑》2009,35(13):35-36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将中国建筑艺术文化中的精髓同西方建筑艺术领域的先进元素相结合,向前辈学习,从而走出一条建筑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王崇恩 《山西建筑》2007,33(15):19-20
介绍了山西传统民居外墙高、单坡顶、四合院、规模大的建筑特点,阐述了其设计理念,并为发展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弘扬山西地方特色的建筑传统,创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4.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15.
张强 《山西建筑》2009,35(28):3-5
以陕南青木川古镇为例,详细分析并归纳了陕南传统古镇的街道布局特点和建筑形态特征,并对这一类传统古镇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研究地域传统建筑特点的同时,能对传统建筑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健生 《城市建筑》2012,(1):99-101
关中传统民居因其特色明显无疑是西安本土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而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对这一语境进行传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所在,本文在对关中传统民居特质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与项目的实践创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李罡  张豪 《山西建筑》2007,33(27):42-43
分析了关中乡土建筑转型的原因,并从乡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景观体系、人文、装饰等方面对关中乡土建筑的转型进行了实态分析,最后对其转型进行了反思,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地方乡土建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风盛行,但却缺乏中国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研究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坡屋顶作为建筑单体的视觉核心,形成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重要印象。该文将坡屋顶作为切人点,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19.
刘宇 《山西建筑》2008,34(18):77-78
通过对良户村的现场勘测和深入研究,分析了良户村的街道空间、院落空间、建筑装饰及其民俗文化价值,总结了良户村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对了解山西建筑艺术、保护完整古村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