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化变电站采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一方面可改变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简化系统、信息共享、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另一方面较好地适应无人值班站的发展,达到减人增效,提高运行可靠性的目的。采用智能化变电站已成为电网运行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本期以智能变电站为主题,介绍变电站智能化技术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是电网能源输送的枢纽,变电站的智能化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智能化,是加强电网可靠供电能力的重要举措,并可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业务特点,对物联网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物联网及可视化技术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最后对相关技术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及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变电站的可靠运行离不开智能化辅助系统的支撑。以金华电业局500kV芝堰变电站为例,着重介绍智能化辅助系统的系统组成、功能及特点,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付威 《电工技术》2022,(4):86-88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得到推广,但各区域电网公司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规范、设备配置不尽相同,导致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组网方式存在差异.研究特殊设备配置条件下,网采网跳模式的智能变电站组网调试问题,在满足技术规范的同时,采用技术手段有效规避虚回路缺陷,保证特殊运行方式下二次设备运行安全、动作可靠.  相似文献   

5.
顺序控制(即顺控操作)是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应用之一,也是变电站倒闸操作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且尚有大量常规变电站未进行智能化改造,当前使用顺控技术的变电站较少,实际运行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文中分别以110 kV前进变电站(智能站)与110 kV清水变电站(常规站)为例,研究并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顺控改造方案与关键环节,探讨了相应的运检模式变革,最后指出:当前湖南电网变电站顺控改造与建设存在典型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变电站顺控改造、建设的优化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已成为全球电网发展的大趋势,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重要区别,研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分析了一次设备新技术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数字化、共享标准化特点,较常规变电站技术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突出表现在二次回路虚拟化,给变电站运维带来新的挑战。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维护需求,提出一种二次设备智能化运维技术方案和智能化应用,包括压板状态自动巡视、二次安全措施顺序执行等功能。结合实际变电站应用情况,对各项功能进行了说明,现场应用表明:制定的二次设备智能运维综合方案及智能化应用可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现场运维操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变电站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理念、功能,分析其关键技术并提出一种新的智能变电站发展模式.智能化变电站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根据标准的通信协议体系,考虑到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和与用户的互动性要求,应用数字化测量和专家系统等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电网枢纽.智能变电站建设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它是变电站建设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智能变电站数量较少,实际运行管理经验较常规变电站欠缺。由于智能变电站自身的特点,给运行值班人员的学习理解带来一定困难。过程层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全站数据采集和开关控制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以新建220 kV彩虹智能变电站为例,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智能组件配置,分析了各典型间隔保护、测控、智能组件之间的网络连接及信息传递。对彩虹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剖析可以给运行值班人员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操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IED即插即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以及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特点,提出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IED即插即用技术。该技术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虚端子描述的信号匹配方式,在调试阶段采用基于标准化虚端子定义和顺序的通信方式,在运行维护阶段采用管理服务器管理备用智能电子设备和运行智能电子设备。通过所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资讯服务     
《电力系统通信》2012,(7):10+20+26+30+39+57+62+65+79
甘肃首座330kV智能变电站顺利投运2012年7月4日,甘肃首座330 kV智能变电站-永靖330 kV智能化变电站顺利投运。该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试点的智能化变电工程项目,其建成投运将大大提高当地供电可靠性和供负荷能力,并对甘肃省智能电网建设起到模范试点作用。永靖330 kV变电站位于永靖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新型智能变电站具有简化二次线路,减少运行工作维护量,二次系统及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智能化变电站设备实现广泛的在线监测,使得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可以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各种智能电子装置的故障和动作信息及信号回路状态。智能化变电站设备检修策略从常规变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变成"状态检修"。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是在线动态的变电站综合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可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变  相似文献   

13.
朱琪 《电气制造》2015,(1):34-36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主要区别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对传统中压开关柜存在的问题及中压智能开关柜的智能化技术优点及应用等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压智能开关柜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许学刚  吴素芳  柴绕  宋瑶 《电工技术》2022,(13):119-122
随着各类智能技术的发展,电网运行正面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对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实现变电站内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物联网设备接入汇控箱的方法,以实现远程、实时的信息汇流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顾思  王飞 《电工技术》2024,(8):93-95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变电站逐步实现了智能化,但其运行维护工作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更加复杂,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智能化操作。该智能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通过配置在变电站中的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将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采集到智能终端,并且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传输到云服务器,再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挖掘,大幅度降低了运行维护工作量,提高了运行维护效率。经过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适用性,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及传统变电站在一次设备上的主要区别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定义、结构及特征,探讨了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智能化的有关问题,总结了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及传统变电站在一次设备上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智能照明系统的主要特点、主要功能及使用后可达到的效果。实现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提高照明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减少照明系统的维护成本;二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照明系统的运营成本。2009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变电站采用智能照明系统符合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应遵循Q/GDW 414技术规范要求,以自动化系统智能化改造为前提,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四项原则,详细描述了一座运行25年的老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内容,智能化改造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需求,结合分布式状态估计技术在苏州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应用情况,详细阐述实现方案和关键技术,从调度和变电站两端总结分布式状态估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分布式状态估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提升了变电站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加快了二次信息缺陷的处理,提高了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对变电站的高级智能应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封面报道     
《电气时代》2011,(10):54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和控制等技术,以智能化设备、标准化信息平台和高度集成一体化系统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实时全景监测、自动控制与保护及与站外系统协同互动等功能,达到提高变电站运行可靠性,优化资产利用,减少人工干预,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可再生能源灵活接入与退出等目标的变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