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突然半开,中国建筑界受到外来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激烈冲击,旧框框被打破,人们在兴奋中迅速消化与吸收外来思潮的有益成分,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界的理论与设计水平迅速得到提升,并出现了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建筑,它们基本上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如佘唆南、梁启杰、莫伯治等,他们的作品代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在中国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突然半开.中国建筑界受到外来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激烈冲击.旧框框被打破。人们在兴奋中迅速消化与吸收外来思潮的有益成分,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界的理论与设计水平迅速得到提升,并出现了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建筑。它们基本上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如佘睃南、梁启杰、莫伯治等,他们的作品代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在中国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袁山 《建筑技艺》2012,(5):240-241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面临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突然打开,人们在兴奋中消化与吸收外来建筑思潮的有益成分,中国建筑界的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水平迅速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沿岭南出现了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白云山庄"等一大批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它们基本上出自本土建筑师之手,  相似文献   

4.
5.
曹稳 《安徽建筑》2014,(1):16+86-16,86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起源于西方,是20世纪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流派,主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有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  相似文献   

6.
王旭  张衔春 《华中建筑》2010,28(8):25-27
工业建筑流派与有机建筑流派作为现代建筑史上两大主要派系,被认为是极富创新意识,且勇于挑战建筑复古思潮的时代先锋。该文以有机建筑与工业建筑对比为突破点,系统的探究两种建筑流派思想根源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指出设计中建筑与环境应呈现互动而融合的关系。通过对比,探寻当今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力图达到设计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兴田 《新建筑》2003,(4):44-46
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建筑文化更新、前进的途径,一是由其“内核”文化的“裂变”或“聚变”为动力;二是由其“外缘”文化起作用。这两条途径往往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建筑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晋 《四川建筑》2002,22(2):38-39
古语曰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 ,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 ,就有了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 ,建筑就随人类历史的足迹兴旺繁荣。无论是技术手段、施工方式、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而就建筑的整个历史来看 ,在 2 0世纪发生了最为剧烈的历史性变化。在这个世纪中 ,建筑领域发展之快 ,进步之速是几千年世界建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回顾这 10 0年的变化 ,可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技术大跃进 ,功能大提高 ,观念大转变 ,设计大进步 ,艺术大创新。单就建筑艺…  相似文献   

9.
刘大莉 《新建筑》1997,(2):65-65
对建筑的一点思考刘大莉读了贵刊1996年第3期《北京青年建筑师畅谈建筑文化》一文有些感想。的确,今天年轻建筑师很幸运碰到当代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有干不完的工程项目。但当今社会上新建的建筑又令人感到不安,包括建筑师在内,人们对许多新建工程不满意。甚...  相似文献   

10.
王卉 《四川建筑》2002,22(2):36-37
当现代主义的建筑文化在世界每一个城市的角落里开始繁殖时 ,中国的建筑师也在当地进行着类似的建筑实践 ,并试图以自己对当地独特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的感受结合国际式的通用“法则”进行创造 ,寻找到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主义的路子。然而 ,他们发现现代主义的国际式语汇在表现感觉、习俗、美学意识、本土的文化和社会传统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在另一方面 ,如果将传统形式与现代建筑形式进行所谓的、生硬的组合拼贴 ,其结果也同样是令人沮丧的。从 80年代到 90年代初期 ,人们曾致力于将这种开放的语汇与中国本土的美学和传统形式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陈设  陶韬 《江苏建筑》2011,(5):28-30
文章从建筑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建筑思潮及建筑流派的演化规律,并以现代主义思潮为主线,对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末的主要建筑思潮及建筑流派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新世纪的建筑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自然科学观和人文科学观两方面对当代建筑思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3代多元化建筑思潮出现的原因, 以及遵循自然辩证法促进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黄云峰 《建筑与环境》2007,1(4):112-114
本文主要论述“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代表人物的作品,阐述“新现代主义”建筑的成就与不足,以及普利凯建筑奖对当代建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建筑文化之走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先觉  葛明 《华中建筑》1998,16(4):25-27
当代世界建筑文化是在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的共生与交融中得到发展的,它反映了技术、理论、场所、环境对建筑文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古为今用,文以化人,旨在强调文化引领将重塑有灵魂的精神高地。本文从透析当代中国城市缺乏格调、建筑"乱象"之根源入手,研究了徘徊在世界边缘的中国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文化困境。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上的奇奇怪怪,不仅仅根源在于缺失建筑文化导引,更在于整个社会的文化迷失。虽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肌理、文化脉络及文化结构,但乱拆乱建已使民族文化遗存消失殆尽,它说明急功近利已是典型根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使命重大,因为它将引领城市建设,它将体现文化城市建设的标准,它更将促进中国建筑师创作在自省中获得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17.
洪斌 《中外建筑》2006,(1):50-51
本期栏目推出的“现代主义建筑应走向何方”与“停止中国城市恶俗建筑风”两篇文章,均系作者个人一家之言,本刊推出此两篇文章,旨在以博大、宽容之态含纳四方不同之观点,希望能给您以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建筑界有着许多的体系体系的“规则”,其中一条似乎是:建筑艺术更多时候是建筑师的事情。而当大批规划师、建筑师埋头于处理国内蜂拥而至的建筑案子的时候、同样有大批建筑物源源不断地相继被“生产”矗立起来。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谁对建筑的艺术或“建筑意”(梁思成先生根据画意而创造性地提出“建筑意”概念.用以描述“建筑的精神”)或更广泛层面二的建筑文化负责任?尤其在面对中国目前极大的土地开发量的现实下。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建筑都来自于我们文化本身,我们文化的原则就是以人文精神为本,更多考虑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整个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位的回归。舒适度的最高需求是精神层面上的,是内心世界对文化的向往,这应该是人们未来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22日,北京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参与到新北京、新奥运的规划设计中,把最优秀的规划设计思想引进中国。”随后,来自世界各地的177家设计单位报名参加了这场角逐,许多设计单位都是国际一流的。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