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在水平分支井钻进过程中,地质导向技术是保证井眼顺利进入油层,并在油层中穿行一定距离的重要技术。结合渤海海域渤中25—1油田曲流河相沉积地层水平分支井开发实例,介绍了Powerdrive和GST等地质导向钻井工具,并进一步结合LWD/MWD和综合录井技术,探讨了复杂地层的地质导向技术,包括:依据近钻头电阻率、自然伽马判断钻头处的岩性;依据衰减电阻率和相位电阻率的差别判断钻头是否接近泥岩;利用顶密度和底密度的差别判断泥岩位置;利用顶底密度差别计算地层倾角;利用电阻率曲线的极化角现象识别地层界面;依据钻时和气体数据,结合岩屑、扭矩和D指数判断钻头处岩性;利用地层的韵律性,结合砂岩粒度变化判断井眼位于油层中的位置等。综合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在现场及时指导钻进方向,保证井眼轨迹尽可能多的位于油层中。从应用该技术钻进的7口水平井及水平分支井效果上看,钻遇油层率为95.3%,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水平。导向工具的先进性、导向技术的全面性及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是保障水平井导向最优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12.
渤中25-1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渤中25—1油田的油层取心岩样,按照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有关标准,试验研究了渤中25—1油田储层岩石的流速敏感性、水敏性、盐敏性、碱敏性和酸敏性。研究结果表明,渤中25—1油田储层岩样速敏损害指数为0.176-0.206,速敏损害程度弱;岩样的水敏损害指数为0.665~0.723,水敏损害程度中等偏强至强水敏,岩样的碱敏损害指数为0.248-0.263,碱敏损害程度弱,岩样的盐酸酸敏损害指数为0.250-0.293,具有弱酸敏。为油田的合理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渤中25-1南油田D、E平台的水平井、水平分支井和定向井均采用“裸眼+筛管”的方式进行防砂,这种防砂方式要求满足生产压差的精细管理与产能最大化之间的平衡。根据渤中25-1南油田实际情况,应用岩石力学方法确定了不同井型油井的临界生产压差、临界出砂半径;通过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进行了不同井型油井累计产油量与生产压差关系的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在相对较小的生产压差下生产可以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综合分析评价井测试、岩石力学计算、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及防砂前后油井生产压差的差异,并结合相近油田开发经验,提出了渤中25-1南油田油井合理的生产压差界限,这对类似油田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渤海渤中明化镇地层由于伊利石、蒙脱石含量较高,水化膨胀极其严重,泥浆性能也很难控制,所以在这一地区目的层为明化镇、井深在4000 m左右的大位移水平井,直接采用φ311.2 mm井眼着陆后,下φ240.6 mm套管的难度很大。为了降低该类井型的作业难度,采用φ215.9 mm井眼着陆后,下φ177.8 mm尾管后,进行φ152.4 mm井眼水平井作业。其中BZ19-4-B10 h井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工事例,该井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小井眼水平井作业在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头选型、水力参数、钻井液性能等方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JZ25-1S 油田水平井在钻进过程中,随着水平段长度增长会发生井漏问题,为此应用了控制压力钻井技术,控制井底循环压力低于地层漏失压力来解决该问题。首先根据地层漏失压力、井底循环压力和单位井段环空压力损失,计算井斜角90°时的安全钻进水平段长度,如果该水平段长度不符合开发要求,则再根据油气层厚度、油水界面、产层以上井段循环压力以及单位井段环空压力损失,计算安全钻进的最大井段长度和最大井斜角。JZ25-1S 油田JZ25-1S-A17 井水平段井斜角为90°时,安全钻进水平段长度只有965.00 m,通过计算得知,如果产层井段井斜角不大于86.67°便可以增加产层段长度,从而提高单井产量。实钻表明,该井控制产层井段井斜角不大于86.67°,使产层井段长度达到1 068.00 m,且未出现井漏。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 JZ25-1S 油田水平井段钻进过程中,随水平段增长发生漏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渤中13-1油田井身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中 1 3- 1油田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测井、地质、录井和钻井资料 ,对该油田的井身结构进行研究 ,设计出合理的井身结构 ,优化了套管程序 ,为进一步减少钻井过程中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的发生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