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吉志伟 《中外建筑》2012,(3):101-102
本文通过对乾久美子的几个商店空间设计案例的读解和分析,展现建筑师利用建筑室内表面颜色虚拟人工照明,创造具有趣味性和矛盾性空间的设计手法,以及她在小型商业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2.
虚构与戏剧性处理在建筑和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宣 《华中建筑》2002,20(2):50-52
眼下,在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很多角落,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类似于戏剧演出中的舞台设计那样的建立在艺术虚构基础上的戏剧性空间处理。随着现代城市消费性的增强与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中的这种艺术虚构性将日益明显,并且将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建筑越来越强调机械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随之带来地域文化缺失的问题,再者对民族建筑符号的煽情模仿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非理性现象.首先以巍山记忆展览馆概念设计为导引,试图探讨传统"记忆空间"为何能够激发使用者的情感,并论证其重要性;其后阐述展览馆现代功能与"记忆空间"如何通过分解及重构的方式实现新老交织;最后总结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现代化建设,使得乡村的文化以及物质空间发生了改变,甚至有时是一种破坏,使得集体的记忆被损坏,乡愁无处寻。文章从留住乡愁出发,提倡保护乡愁,以集体记忆理论为依据,以黄山市休宁县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五城村为例,从空间场所的特征和人际交往以及文化习俗几方面探讨了对集体记忆构建的影响,继而延伸到保护乡愁的措施。研究认为,构建"集体记忆",得从保护物质空间以及活动着手,恢复完善原有的记忆空间,控制延续乡村的风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及产业。  相似文献   

5.
鲁政  朱仙竹 《城市建筑》2022,(2):121-125,138
以记述市井生活为目标的城市绘本,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将日常图景以超越纪实性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在引导大众突破以往"城市名片"审美的同时,激发读者对当下空间和社会的反思.本文选取《一点儿北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图像叙事学的视觉结构分析方法,从图像的空间形式组织和图像自身内容的内涵上,探求城市绘本"虚构"策略背后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乡愁记忆是人们穿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家乡一草一木、一楼一台的深情凝望和回忆。桃花小镇是甘肃省特色小镇的代表,文章以村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导向对其居住景观进行生态化、乐趣化和情感化的设计。在综合国内外的乡愁设计特色和核心理念后,将桃花小镇的特色和记忆点滴展现在人们眼前。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发现小镇实际设计中的问题并整理其景观衰退的时间脉络,打造出“空间特色的营造、物质环境的营建及人文特色的架构”三种设计战略,为甘肃省特色乡村和小镇的乡愁景观打造提出可借鉴的指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记忆     
姜峰 《现代装饰》2007,(9):78-81
深圳档案馆新馆位于市民中心中区红塔的7—12层,其中7层为展览厅,8层为档案查阅大厅,9—10层为办公室区域,11—12层为技术用房及库房。[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穿过798(大山子艺术区),就是751厂了。 来得晚了点.看了看时间.回头又瞥见了那一整片广场.几十米高的储气罐和另一侧的钢铁支架像火箭发射架一般屹立在那儿,虽然布满锈色,却似乎隐藏着某种力量.随时能将你带入某个异次元空间。回过神来.沿着广场边上四通八达的大铁管走了一小段.不一会儿就爬上了你的办公室——那一排搭建在管道上的小建筑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自从上世纪文丘里与洛奇设计的费城富兰克林故居纪念馆,在原址依旧房轮廓线,用细钢管组成一个空构架的虚幻“空屋”;到本世纪初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北京国家大剧院,在早已预留的基地上,将多幢观演建筑笼罩在一起的晶莹透亮的虚拟“蛋壳”,都可看作设计大师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奇特感召力所创造出来的“虚构”空间,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赏识。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4,(2):146-149
自由之光耀穿史册。这本历史之书为纪念2001年9月11日的英雄而展开。永恒的自由宣言被镌写在自由女神的雕像上,正如数百万来到美国的移民看到的那样。在纪念碑的左页,镶嵌了一块世贸中心被袭击时的残梁,纽约的纬度与帕多瓦中心,也就是纪念碑的书脊相连。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回顾了日本建筑师篠原一男早期的建筑创作历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传统对于他和后辈建筑师的意义,以样式和构成两个关键词考察篠原如何虚构出一种与现实互动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记忆的碎片     
业主是一位现代艺术家,长期以来醉心于制造第一流的建筑五金产品。由于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他收集到大量的各类锁具,并且希望能够将它们陈设在锁的博物馆中展示出来。韩国私立的博物馆很多,但是这家博物馆却将礼堂、展廊、餐厅、咖啡厅以及业主的住所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正处于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过渡的阶段,历史文化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平衡城市记忆保护与空间集约型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从历史遗产保护、城市文脉传承、生态景观设计、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可行方案,为城市未来景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多米尼克·佩罗:“消失”的概念被转译为高密度城市肌理之下的融台。建筑作品切题、精细、简洁。崔愷:城市老街区的历史不会停滞而应该延续.发展中的变异更强化了记忆的价值。老街区中的新建筑既有消融又是反衬,给城市带来惊喜和活力.该方案比较清晰地表现了建筑的价值观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朱凌  鲍帆 《华中建筑》2010,28(7):139-140
在城市更新中,由于大规模资本注入,传统城市空间进行全面商业性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也被取代。这是目前城市更新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模式,在很多城市都出现了这种资本与记忆产生冲突的现象,如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等。该文通过分析对城市空间的变迁因素,对比其传统价值与城市更新后的转换价值,认为应当在传统城市空间中将鼓励原住民驻留和自主经营城市空间,适当调节外来商业置换的比例,取得资本和记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当空间与记忆相遇——宁波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传教土利玛窦在1596年向中国人传授了建立“记忆之宫”的方法。这套流行于当时欧洲的记忆术,能促进宗教和世俗学科的条理化和系统化。利玛窦希望当时的中国人一旦熟悉了这套记忆术,便能自然而然的向他讨教宗教问题。这套记忆术首先要建立一座合适的记忆场所,然后将记忆对象放在场所中。这样,一想到这些场所,就能立刻记起相应的对象。这其中,记忆场所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记忆场所不清楚,就很难回想起相应的记忆对象。  相似文献   

17.
该设计针对小学校建筑的特点,通过建筑群与空间的有机组织以及材料与质感的运用,试图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孩子们创建一个童贞的乐园,并为求在昨天与今天、过去与将来之间构建一座记忆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超出图像:马里乌什卡托纳基金会收藏波兰艺术家们的艺术品”展览于2013年4月21日在广东美术馆闭幕。展览展出十七位波兰艺术家的作品,旨在展现当代波兰版画的发展现状。“超出图像(Transgraphics)”意指跨越,展览不仅跨越了地理和文化的边界,同样也跨越了理性认知的边界,令观者认识到如何将传统技术渗入现代技术,以及如何将现代化材料和技术融入进经典模式的版画。  相似文献   

19.
邹晖 《新建筑》2011,(1):15-17
通过转述罗兰·巴特与让·鲍德里亚得关于巴黎埃菲尔铁塔及蓬皮杜中心的评论,提供一个比较的视角来分析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记忆及其文化含义。中国城市运动的一个巨大失落是城市记忆及情景建筑的消解。城市不是鲁莽的符号建筑的临时聚会。一个城市的文化取决于人的空间的持续生成,即人性能够直接地呈现在戏剧化景象中。  相似文献   

20.
黄彬 《新建筑》2014,(2):44-45
乌海市青少年创意园改造自废弃的乌海硅铁厂.设计者用朴素、沉静的手法,为城市留下温暖的回忆,为青少年提供新的体验场所.访谈从设计定位、改造策略、空间体验等方面阐述了对改造过程的思考.设计者认为旧工业建筑更适合改造成开放性空间的建筑,而且它的功能必然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