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白首乌中C21甾甙元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白首乌中C2 1甾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首先从白首乌中提取了C2 1甾甙元 ,通过酸解和进一步提取得到C2 1总甙元 .总甙元再经色谱分离和制备 ,得两种甾甙元 ,通过红外、质谱、核磁图谱分析 ,确定两种甙元分别为告达庭甙元和开德甙元  相似文献   

2.
磺基醋酸汞试剂法用于C21甾苷定量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验确定了甾苷定量测定的官能团反应方法。用定量测定3-羟基族化合物的最特效的方法磺基醋酸汞试剂法直接测定C21甾苷元的C3-OH,从而间接测定C21甾苷,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大豆粕酒精可溶物的成分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使用氯仿/甲醇(2:1)溶液,石油醚,丙酮,正丁醇及醋酸铅沉淀的方法将大豆粕酒精可溶物分离为B1、B2、B3、B4、B5、B66个组分.初步判定B1为甾甙类物质、B2为中性脂肪类物质.红外光谱(IR)分析确定了B6组分为磷脂,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B5为大豆低聚糖,其中蔗糖、棉籽糖和水苏糖的含量分别为32.17%,4.27%,17.54%.液质联用(LC-MS)的方法确定B3组分中4种异黄酮和一种大豆皂甙,即金雀异黄甙(genistin),大豆甙(daidzin),丙二酰金雀异黄甙(6"-O-maloyl-genistin),丙二酰大豆甙(6"-O-malonyldaidzin)和大豆皂甙Bb(soy saponin Bb).  相似文献   

4.
C21甾苷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建立萝摩科植物及相应的保健产品中C21甾苷的定量方法,本文首先进行各咱提取方法的探讨。将用于强心苷薄层层析量显色的2-去氧糖反应进行了改进,作为进行各种提取方法C21甾苷相对含量比较的方法。根据C21甾苷的结构,选用了11种萃取剂进行了提取实验,并探讨了原料粉碎度、提取时间等其它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C21甾苷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以甲醇 :水 (80 :2 0 )于 6 5°C水浴中振荡提取 ,氢氧化钠皂化 ,冰醋酸酸化 ,离心过滤后用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HypsilBDSC18(5 μ ,4 .6× 2 5 0mm )柱 ,梯度洗脱 ,流动相A为水 :甲醇 :冰乙酸 (88:10 :2 ) ,流动相B为 2 %冰乙酸的甲醇溶液 ,流速 0 .4mL/min ,紫外检测波长 2 6 0nm ,柱温 32°C。各组分 (大豆甙 ,黄豆甙 ,染料木甙及其相应甙元大豆黄素 ,黄豆黄素 ,染料木素 )的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 ,r >0 .9999。以豆奶粉和奶粉为基质 ,六种大豆异黄酮加标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85 .1% - 138.1%和 6 7.8% - 95 .9% ,RSD分别在 5 .5 % - 17.8%和 1.8% - 9.5 %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黄豆、豆芽、蚕豆、腐竹、豆腐、豆浆、豆奶粉、奶粉等样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 ,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白首乌中C21甾甙及各种甾甙元清除羟自由基的功能,并与具相同骨架的标准品及知名的羟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21甾甙及甾甙元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C21甾甙元的C3-OH成甙与否并不从根本上影响其活性;C21甾甙元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与母核上羟基取代的数目有关,而母核无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复光  余丽萍 《中国油脂》1991,(1):18-22,60
加拿大菜籽协会报道菜籽粕的分析材料中均只报道ITC和OZT含量,而不报道其粕中是否有腈及其含量。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喂养试验发现,目前高芥子甙品种的菜籽用预榨浸出法所制得的粕中,存在有相当数量的腈。 本文采用GC-IR联用和GC-MS联用技术,对菜籽加工后的粕中的芥子甙所分解产生的不同腈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发现在我国高芥子甙菜籽中一个品种的菜籽,经预榨浸出加工所制取的粕中存在着两种腈,即1-腈基-2-羟基-3-丁烯和1-腈基-2-羟基-4-戊烯。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了菜籽粕中腈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芦荟干粉中芦荟甙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甲醇提取,并用Waters HBL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芦荟干粉中芦荟甙的含量.使用C18柱,以甲醇:1%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59nm处对样品中的芦荟甙进行测定,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芦荟甙在0~100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3.2%(n=6).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8.1%~101%.该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2mg/kg.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C21甾甙在白首乌保健功能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动物实验比较了白首乌总甙,醇提物和全粉的功效性的毒性。结果表明三种样品中醇提物的功效性最好,可能是因为其提取白首乌中包括C21甾甙在内的多数活性物质而又易于吸收利用所致;醇提物和全粉未表现出急性毒性反应,总甙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这说明虽然C21甾甙是白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但以醇提物的方式开发白首乌保健食品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提取苦杏仁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苦杏仁甙的提取得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苦杏仁甙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功率为500W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75℃,时间15min,提取2次,苦杏仁甙的提取得率为4.09。  相似文献   

11.
吕志敏  田鹭  朱卫华 《食品科学》2009,30(12):127-130
目的:对白首乌中C21 甾苷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以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萃取时间(C)、原料粒度(D)、夹带剂量(E)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四个水平,采用2- 去氧糖反应法测定各萃取条件下C21 甾苷的相对含量,以波长590nm 处吸光度为判定依据,确定最优萃取条件。结果:B、D、E 因素对C21 甾苷提取能力的影响最大,C 因素影响最小。结论: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90min、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 目、夹带剂量2.0ml/g。  相似文献   

12.
不同提取工艺下白首乌C21甾苷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首乌中C21甾苷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基础上,确定采用热回流的方法,选用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和中心组合试验,对影响白首乌中C21甾苷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61.25%的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10(g:ml),水浴温度为75.23℃,提取3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3.
白首乌C21甾甙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剧烈运动小鼠模型,研究了白首乌C21甾甙(总甙)抵抗内源性自由基氧化损伤的功能。对红细胞抗渗透性、肝脏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等5项指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剧烈过度的运动会导致红细胞的渗透性增加和肝脏中过氧化酯质含量的提高,并会引起SOD、CAT和GSH-Px三种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而白首乌总甙可抑制上述这种由剧烈过度运动所引发的氧化损伤。因而认为,总甙通过自身对氧自由基的直接清除作用和激活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两个方面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水平,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危害,来起到延缓衰老和滋补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卡亚抗营养因子研究及不同加工处理对氰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东翠  周才琼 《食品科学》2010,31(3):110-113
借助系统预实验初步判断引种资源卡亚可能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并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卡亚中主要抗营养成分及氰苷在不同加工处理时的变化。结果表明:卡亚鲜叶含生氰糖苷、生物碱和甾体皂甙,可能含有鞣质,氰苷是主要抗营养因子;蒸汽加热、鼓风干燥处理、微波处理及沸水焯烫均可降低氰苷含量,残留率分别为31.31%、40.69%、 3.74% 和2.17%。实验表明卡亚含有氰苷,微波处理和沸水焯烫可迅速降低氰苷含量,低于5mg/kg,达到安全食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鹅绒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这些作用与鹅绒藤中富含的C21甾体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等活性成分有关。实验采用干腌法处理鹅绒藤嫩茎,测定腌制前后C21甾体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等物质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干腌,鹅绒藤嫩茎中黄酮、生物碱、C21甾体类化合物的保存率分别为75.7%、71.4%、67.4%,作为一种保藏食品的方式,干腌既能在延长鹅绒藤嫩茎食用时间,又能对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有较好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16.
Deng-Jye Yang  Jau-Tien Lin   《Food chemistry》2008,110(3):670-677
Effect of storage on steroidal saponins, furostanol and spirostanol glycosides, in yam (D. pseudojaponica Yamamoto) tubers was determined. Unpeeled and vacuum-sealed peeled tubers were stored at −18, 4, 17 and 25 °C from 5 to 80 days separately. Furostanol glycosides in unpeeled tubers could be converted by furostanol glycoside 26-O-β-glucosidase (F26G) to spirostanol glycosides after 4 °C storage for 35 days (chilling injury could be found), or 17 and 25 °C storage for 50 days. The conversion increased with storage times. Peeled tubers stored at 17 and 25 °C for 5 days could experience organoleptic injury, which would enlarge with increasing storage period. After 35 days of storage, large part of vacuum-sealed tubers transformed to juice with stench. In the early 20 days storage, saponins in these tubers were lost rapidly. F26G activity in decreasing order was 25 °C > 17 °C > 4 °C and could be inhibited under vacu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