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正>热情好客的土族又被称作"彩虹民族",他们生活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那里也被誉为"彩虹的故乡"。同时,土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记载,在元末明初时期的汉文史籍中就出现了"土人""土民"等记载,说明这时的土族已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开始以民族这一共同体的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绚烂篇章。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次大战后,一个叫沃尔特斯的美国人在法国巴黎的大街上看到一片片瓦砾、废墟,于是很担心地问当时美国驻巴黎办事处的哈里曼主任:"他们还能重建家园吗?""当然,他们肯定能做到"。"是什么让你这么肯定呢?"沃尔特斯问道。"在他们的地下室里的桌子上,你看见放着什么吗?""放着一盆花呀。""对!"哈里曼很有信心地对沃说:"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这样的民族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正>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看名字里,有个"米"字,很多人以为他们是靠耕作为生的吧?其实他们是我国最古老的游牧民族羌族的后裔。普米族中的"米",是"人"的意思,普米是"白人"的意思,这可不是根据他们族人肤色来说的,而是因为他们自古崇尚白色,以白色象征吉利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黎贡     
《Planning》2021,(1)
<正>一我在高黎贡山下生活了很长时间。那时,我在一个叫"芒棒"的村子里教书。村子往下,就是怒江。在那个村子教书,是一段让我至今感激且怀念的经历。刚刚大学毕业,我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之内,但也是那种强烈的陌生感,拯救了那时自己的慌乱、不安与焦灼。除了汉族,还有很多傣族、傈僳族和其他民族的学生,他们既有着汉语名字又有着本民族名字,他们既讲着自己民族的语言,又讲着一口浓烈民族腔的汉话。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157-158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司法机关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而在民族地区仍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能通晓汉语,他们在参与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障碍。为此,国内立法赋予了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民族地区通晓汉语和民族语言的法官用"双语"开庭审理案件以及提供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服务。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双语法官在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本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的民族医科院校549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多个社会和家庭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及可能成因。总体上看,边境欠发达地区"90后"民族医科生在人生观上积极进取,既乐于奉献也积极索取;他们将人生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不分伯仲地有机融为一体;同时,他们也能较好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另外,不同社会和家庭因素在大学生人生观各分维上的作用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35)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希望,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三观"教育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当代大学生呈现主流爱国、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多元、"三观"混乱甚至缺失等现状。文章在内涵解读、意义阐释的基础上,探讨向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与"三观"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与"三观"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精灵之路     
<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属意的精灵,挪威的精灵是一种山妖,住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中。他们面貌丑陋,性情倒是天真逗乐,偶尔发发脾气,用大石头对峙,扔来扔去,据说挪威之所以遍地都是大石头,就是他们的"杰作"。他们还会躲在隐蔽的地方出其不意地惊吓路人,如果恶作剧得逞,他们就开心地跑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8)
<正>傈僳(lì sù)族,是他们本民族自译的名称,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等不同写法。傈僳族历史悠久,在唐代的著作里就能看到它的身影了。不过后来,因为多次战争的原因,一部分傈僳族人迁徙到缅甸、印度和泰国等国,而在我国境内的傈僳族,现在基本上生活在云南、四川等地区,所以现在,它可是一个"跨国性质"的民族哦!  相似文献   

10.
看了周先生的文章,感触颇多.首先,持这种观点的不是周先生一个人,所以有必要将保护与拆除谈得再深入点. 多数持保护意见的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从文化反叛到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文革中或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代人在文革中开始接受文化教育,在还没有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直接接受的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彻底批判,砸烂"四旧"、批"封资修",最初的意识里形成的是"过去的就没有什么好东西".随后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全新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出国热潮使他们见识和亲身体会了西方的现代生活,看到了我们的差距.这批人中,今天有的"大款"了,有的学术上有建树了,但他们在文化上始终是"跛"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论是批判还是继承都需要理性,只有建立在对文化的全面了解和认真研究上,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