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鑫  向枝叶  闫志方  黄锦林 《人民珠江》2023,(S2):250-253+280
对广东省烽火角挡潮闸侧向渗流渗透比降分析,为修建水闸及其侧向防渗措施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运用二维渗流计算软件,建立了二维渗流计算模型,对透水层范围、渗透系数及防渗刺墙长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建立了侧向渗流渗透比降与透水层范围δ、渗透系数K及防渗刺墙长度L关系。经过计算可知,渗透系数、透水层范围、防渗刺墙长度与侧向渗透比降均为非线性关系,其中渗透系数与侧向渗流渗透比降呈正相关关系,透水层范围、防渗刺墙长度对侧向渗流渗透比降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土层渗透系数对侧向渗流渗透比降影响较大,透水层范围对侧向渗流渗透比降影响较小,防渗刺墙长度会影响侧向渗流渗透比降,防渗刺墙长度一般以2~4倍水头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研究区域,建立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识别。选取与地下水流场密切相关、反映地下水系统内部性质的渗透系数K与给水度μ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因子,采用单一参数灵敏度分析法与多参数组合灵敏度分析法,选取流场上游处和下游处的两个地下水头观测点进行参数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幅分析,从而识别出影响地下水流场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对渗透系数K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渗透系数K与给水度μ两个参数对区域地下水流场的影响中,渗透系数K占优。  相似文献   

3.
关于一种潜水井裸井slug数学模型的探讨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lug试验测量渗透系数在国内外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但是专门应用于潜水井裸井的slug数学模型却极少出现在各类文献中。通过注水高度对潜水含水层厚度的影响推导对潜水含水层完整井的slug数学模型,此模型与传统的Bouwer and Rice模型相比考虑了注水后潜水面水位的增加对渗透系数K的影响,并结合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和前期抽水试验来验证在工程实例运用此模型算出的渗透系数的准确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钻孔与岩体裂隙斜交渗流场井流理论与示踪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建生  王媛  赵维炳 《水利学报》1999,30(12):0043-0048
本文论述了钻孔揭露裂隙岩体与裂隙斜交情况下通过示踪方法测定裂隙渗透性及其参数,将稀释测井与示踪测井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井流理论。推导了双井系统中单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等效水力隙宽、静水头、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的计算公式,并将此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坝的渗流场探测之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重力坝强度可靠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元方法正逐渐广泛地应用于重力坝应力计算。借助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的有限元可靠度分析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重力坝强度可靠度,计算中考虑上游水深、上游泥沙高度、材料强度、材料密度、扬压力折减系数,作为随机输入变量。进一步研究随机输入变量对强度可靠指标的敏感性,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指出了影响强度可靠度指标的最敏感因子即上游水位和材料强度指标。算例表明借助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的有限元计算大型非线性复杂结构的可靠度简便可行,计算结果能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导流洞出口淹没水流的判定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出口水流产生淹没水跃作为判定导流洞出口水流是否为淹没出流的方法,并讨论提出出口水流收缩水深、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方法.通过叶巴滩水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两个工程实例进行验证,模型试验与计算判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最大涌水量的测算是江坪河水电站导流洞应急抢险排水预案设计的关键问题。为此,分别采用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数值方法预测了江坪河水电站导流洞衬砌失效的极端假设条件下导流洞的涌水量,通过两个方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方法求解方形断面隧洞涌水量的适用性,进而对不同渗透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灌浆且围岩渗透系数一定的条件下,江坪河水电站导流洞涌水量随着初期支护渗透系数的降低而不断减小;同时,预测了不同渗透系数对应的最大涌水量,可为应急抢险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边坡稳定计算中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应用可靠度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利用“三σ准则”估计基本变量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采用传递系数法建立功能函数,计算边坡的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9.
为预测穿越富水岩层区域隧道的涌水量,依据工程实例提出随机性数学模型和确定性数学模型进行涌水量预测的方法。通过理论解析公式和数值解等确定性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隧道单位长度涌水量,并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隧道半径、地下水位高度、隧道含水层厚度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除佐藤邦明公式外,各影响参数有较强的敏感性。单位长度涌水量随各影响因素的增大而增大,数值解的增长趋势最为显著,佐藤邦明公式的增长趋势最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富水区隧道突涌水灾害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渗透参数的确定是水利工程渗流分析的前提,而渗透参数反演是确定材料渗透系数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定量分析某船闸枢纽主要分区材料渗透系数对枢纽渗流场的影响,建立某大型船闸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不同测点水头值为指标,设计以混凝土闸体、基岩、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渗透系数为因素的三水平正交试验,开展各区渗透系数对船闸渗流场的敏感性分析,采取可变容差法反演确定主要分区材料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各分区渗透系数对测点水头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帷幕、基岩、孔幕和混凝土,其中帷幕、基岩和孔幕的影响较为显著;反演时需重点关注帷幕和基岩等影响程度较大的分区渗透系数;反演计算值和实测值最大误差为2.37%,帷幕和基岩的渗透系数分别为3.04×10-6和5.51×10-6 cm/s,反演参数可用于该船闸枢纽渗流稳定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坡面植被分布对降雨侵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约15°的自然荒草坡面上,对两个坡面小区进行野外模拟降雨实验,其中一个从坡顶向坡底逐渐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另一个从坡底向坡顶逐渐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分别对破坏过程中各种植被面积下的降雨产流产沙量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相同面积条件下,位于坡底的植被比位于坡顶的植被保水作用高2.4倍,保土作用高2.8倍;随着植被面积的减少,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呈不均匀的增加趋势,在不同的植被面积变化范围,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增幅不同。  相似文献   

12.
罗丽文  金丽 《吉林水利》2010,(12):26-27
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影响含气量的诸多因素,为了使混凝土含气量达到设计要求,在使用引气剂时应注意其它因素对引气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涵洞由于结构设计缺乏较合理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导致了高填方涵洞结构不安全或过分保守浪费,本文主要介绍了沟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波浪斜向入射对斜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国内、外对波浪斜向入射时,斜坡上所受的最大波压力及其作用点的研究,尚未见成果,而工程实践又急需理论指导。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拟合出的经验公式和三维曲面图直观地表达了单宽斜坡上最大波压力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以及随波长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波浪正向入射对斜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深入研究了波浪正向入射时,光滑斜坡上最大波压力的变化趋势,拟合出的变化规律与前苏联规范公式基本吻合,而且对两者的差别也作了合理的解释。同时,首次找出了最大波压力随波长变化的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致毒效应,微囊藻毒素不仅损害肝脏,还可导致其他组织(肾脏、心脏、脑、腮等)病变。另外还能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和血清酶的改变。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致毒机理可能是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和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石梁河新建泄洪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朱岳明  黎军  刘勇军 《红水河》2002,21(2):44-47,61
对石梁河新建泄洪水闸闸墩整体结构混凝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多工况仿真计算,分析研究了裂缝成因,基本上弄清了闸墩混凝土温度变形,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与干缩变形和基础底板的约束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此,提出一些避免这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工程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变压器保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软件设计方面2种常见的算法——半波差分积分算法和半波付氏及差分算法,给出了保护软件的设计框图。介绍了硬件设计方面各种硬件插件,讨论了保护CPU插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反渗透浓排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在石化行业中处理反渗透浓排水的效能,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研究表明,当pH为7.5、臭氧投加量为6mg/L、接触时间为35min、BAC吸附时间为30min时,系统对色度、氨氮、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5%、36%、64%,出水浊度<0.5NTU。试验证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基本不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