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也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40年。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7.92%,到2017年已提高至58.52%,已处于快速城镇化的中后期(图1)。即便如此,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城镇化的重要机遇期。中国58.52%的城镇化率与诺瑟姆曲线中70%拐点以及与发达国家基本上稳定在80%的城市化率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同时,这58.52%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而并非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2.35%。除此之外,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和研究不能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布局存在哪些问题?刘士林:城市的布局是为发展战略考虑的.中国既有的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上是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但由于行政壁垒的原因,目前的区城市群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群应该是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畅通无阻,基本没有这个城市与那个城市的差别.中国还没有城市群的管理理念,仍然是城市的管理思维.这样的管理思维显然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市场约束增强形成的“倒逼”机制,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济南都市圈概况 济南都市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设区城市,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3219.4万,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78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3.4%、34.6%和35.7%.济南都市圈区位优越,它东北临渤海,北接京津冀大都市圈,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紧密相连,西与中原城市群遥相呼应,不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广大腹地的重要连接点,也是连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要塞.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各界都在热论这样一个话题:继珠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快速崛起之后,京津塘经济区域如何崛起?由于这一区域直接置身在中国经济的决策中心、市场中心、创新中心,以及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资源要素的密集中心,同时又可借鉴珠三角、长三角崛起的经验而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7.
1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今天讨论长三角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或区域协调问题,一定要与"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实质相契合."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应该是对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或是对长三角未来发展目标定位的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则是从粗放走向集约,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从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从关注经济到关注民生,从着眼开发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我们要以这个主导思想、内涵去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8.
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从全国统筹布局、跨区域协调、跨网络协调、跨行业协调、发展与绿色协调、发展与安全协调、跨部门政策协调等方面明确具体举措,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我国行政区经济利益博弈成为区域协调的障碍,建设区蔓延、区域产业布局各自为政,重大设施协调困难、重复建设严重等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困境。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四种政策途径:第一,编制有效的区域协调规划;第二,建立有权威的区域协调政府;第三,设置功能单一的特别区及专门机构;第四,促进市场化改革,增进城际合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