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有条件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各省也相继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当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克服行政壁垒,以一个区域、流域、水源地为一体连接起来,引入集中式供水,达成“农村供水城市化”的目标。文章结合实践,通过以城市水网扩建为主、大型供水工程为辅,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相结合的供水工程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优质供水服务的普遍覆盖和共享。总结归纳了项目建设方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模式和建设经验,分析了发展和效益,对类似城乡一体化供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农村居民对饮水质量的迫切需求,破解农村供水标准和保障水平不高的困局,以辽宁省辽阳市为研究区域,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参考依据,提出城乡供水的3个需求层次,分别是基本需水、发展需水和和谐需水。探索发挥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统筹推行辽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石伟丰 《江苏水利》2014,(10):41-41
大丰市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工程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使全市73万人用上了"同网、同质、同价"的安全水、幸福水、放心水。  相似文献   

4.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由于地势复杂交错,有的村庄打井无水,或井水苦咸,矿物质含量较高,水质较差,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全县19个乡镇,5个国营农、林、牧场,2009年全县总人口4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8万人,共计有11.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为解决全县农民安全饮水问题,自2008年5月开始,叶城县加大各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筹集力度,截至2009年底,共完成工程投资6289万元,新建大型水厂2个,铺设管道850多公里,让180个行政村约23万农民提前喝上了自来水,已有约4.8万户居民家里通上自来水。  相似文献   

5.
陈邦利 《中国水利》2007,(17):36-37
一、基本情况 湖北省鄂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素有“百湖之市”的美称。截至2006年底,鄂州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33.0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4.06%。其中饮水水质超标的有18.18万人,占不安全人数的55%;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人口12.15万人,占不安全人数的37%;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2.75万人,占不安全人数的8%。[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对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背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江西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城乡供水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城乡供水管理机制,创新管护模式,不断推进新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建议,以提高城乡供水的水质和管理水平,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十四五”城乡供水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整合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结合岐山县城乡供水特点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践和做法,分析城乡供水一体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十四五”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枣庄市峄城区城乡供水现状,分析了城乡供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保护》2000,(1):10-12
(一九九九年十月廿八日 )   1 996年 ,陕西省在全国率先打破城乡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 ,到 1 997年底 ,全省 1 3个建制市的水源工程和 86个县的城镇供水业务全部交由水利部门建设和管理。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基本建立起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 ,从而促进了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1 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是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必然选择  陕西水资源紧缺 ,全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 1 8位 ;人均和顷均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47%和46% ;且时空、地域分布不均 ,年径流的 50 %~ 70 %集中在 7、8、9三个月。黄河流域人口、耕地、工业产值均占…  相似文献   

10.
“氟去福来”。这是山东省高密市农民送给当地党委和政府锦旗上的四个大字,表达了群众对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西省乐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特点,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水利发展的过程演进产生了贵州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实践。破解系列约束难题,必须立足地域特色和区域创新,从特色发展、职能融合、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等方面,在省级层面出台规范性文件,制订运营条例和实施细则,构建考核体系等,以制度措施保障贵州城乡水务一体化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3.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孔文  胡孟 《中国水利》2006,(19):38-40
供水工程类型与水源、地形、居民点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关,一般分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集中供水工程。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具有供水保证率高、水质与水量可靠、便于管理、工程可持续运行期长、人均投资低和运行效益好等诸多优点。我国农村供水事业在初步解决了饮水困难的基础上,应重点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供水事业的发展思路应从传统、原始、半原始的供水方式向现代化供水方式转变,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农村自来水工程,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乐平模式”等一批亮点工程和建设管理新模式,成为农村供水的范例。但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本文阐述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及江西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总结分析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村供水作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水量、水质问题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更加重视水质问题,增加饮水安全意识,解困与提高相结合。农村供水发展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在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条件下,根据山东省农村供水发展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山东农村供水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水资源效益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延安市洛川县为例,在建立水资源效益系统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IRF)、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洛川县水资源效益系统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系统进行耦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彼此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农业万元GDP用水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是持续减小,后有所增加,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水平对农业万元GDP用水增大的响应却相反;2007-2015年洛川县水资源效益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增大趋势,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逐年增大,且两者之间相关系数高达0.965;洛川县水资源效益系统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系统之间耦合度均在0.4~0.5之间,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从2007-2010年的失调阶段发展到2011-2015年的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契机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防城港市农村饮水现状和以往人畜饮水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解决办法,并以2005年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下一步通过饮水安全项目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杨继富 《中国水利》2014,(21):47-50
2005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了大批供水工程。但由于存在产权不清、管护主体不明、水价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工程持续运行与安全供水。通过深入调研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梳理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要求,总结分析国内外供水工程管理模式,研究提出了现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为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IMA的乘积季节模型在城市供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城市供用水量快速增长.本文以成都市2006年至2010年2月供水量数据为基础,在剔除了长期趋势及季节因素后,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分析和识别,建立了城市月供水量的乘积季节模型ARIMA(3,1,1)(1,1,1)12,并根据此模型对2010年全年月供水量进行预测,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情并结合调查实例,概述了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水利建设的关系。今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与城乡结构变化、人口流动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改善相适应。水利行业总体上说具有两重性,对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一是要并重,二是要结合。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运用好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两个抓手,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