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设计组装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并编制应用软件,采用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气氛碳势与温度,研究了工业氮气十丙酮制备的氮基气氛在不同温度下的Cp-Ep关系,确定了碳势控制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45、5CrNiMo钢的保护加热试验,确定了这两种钢在周期炉中的氧无化、无脱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NH3、空气、C3H8与N2混合气体作为气源,采用两段式气体氧-氮-碳三元共渗方法,在580℃加热2h,随后降温至540℃继续加热1.5h,实现对S20C钢的表面强化.保持通入气体总流量、空气与C3H8添加比例不变,改变空气与C3H8的总含量,研究不同气氛组成处理后S20C钢表面渗层的厚度、形貌以及相结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形成了具有良好耐摩擦、耐腐蚀性能的亮白色化合物层,该化合物层具有单一ε-Fe2-3(N,C)物相,其厚度随空气与C3H8的总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M2钢的软氮化渗层中铁素体相的衍射峰积分强度随渗层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其软氮化渗层中氮碳化合物总含量与铁索体相衍射峰积分强度呈负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宏观测定渗层氮碳化合物总体积相对百分含量的方法.依此方法测算了M2钢的软氮化渗层的氮碳化合物相对体积百分比的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关于各种钢在不同气氛中,氮碳共渗后获得化合物层的相组成,疏松度和渗层总深度,尤其从实践和理论上讨论了在炉罐中发生的气体反应和氮,碳的传质反应.利用新铁一氮一碳三元相图,讨论了各种钢化合物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气氛中的碳、氧和氮的活度,就有可能控制化合物层的相组成,蔬松度和生长速率,对每种钢通过选取炉气成分可获得最佳结果.本文从实际和理论二方面简要综述了目前商用氮碳共渗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丹 《热处理》2023,(3):32-34+39
气体氮碳共渗气氛的氮势是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目前掺入N2的NH3-N2-CO2氮碳共渗工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掺入氮气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气氛的氮势。通过计算CO2与H2反应而消耗的H2,推导出了精确计算NH3-N2-CO2氮碳共渗气氛氮势的公式,并将其用于计算H13钢的NH3-N2-CO2氮碳共渗气氛的氮势。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H13钢采用NH3-N2-CO2氮碳共渗获得无脉状氮化物渗层的临界氮势值为0.8。  相似文献   

6.
高温氮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热处理行业对 80 0℃~95 0℃的可控气氛热处理过程中 ,精确控制钢表面的碳含量曾有过许多报道 ;但对模具钢、高速钢在10 0 0℃~ 130 0℃高温加热时的防氧化脱碳的气体保护报道较少。机械刀片行业由于产品结构与规格的特殊性 ,难以采用盐浴炉和真空炉 ,而沿用传统的感应加热方法又难以保证热处理和钎焊的质量。 1974年日本刀片行业订做了一台高温氮基气氛热处理炉(以下简称高温气氛炉 ) ,1997年该公司将高温气氛炉转到中国 ,重新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可处理 4m长的工件的高温气氛炉 ,投入生产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 。1…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比分析了氮基保护气氛和真空两种热处理加热介质对300M钢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热处理后表面喷丸强化对300M钢疲劳性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由于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后表面层有一定程度的氧化脱碳,故钢的疲劳极限比真空热处理的低近30%;由于喷丸强化后表面形成较大的压应力,消除了表面氧化层等不良影响,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后经喷丸的300M钢疲劳极限比未喷丸的提高约40%.  相似文献   

8.
60Si2Mn弹簧钢脱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华  丁伟中 《热处理》2005,20(3):6-10
模拟轧前加热炉的工作环境,采用混合气体(CO+CO2)试验了不同的加热气氛、温度和时间对弹簧钢表层脱碳的影响。认为弹簧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脱碳程度主要取决于钢中碳含量与炉气碳势的差异,脱碳层深度与加热温度和时间存在函数关系,并且在1150℃左右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钢箔法测量碳势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箔法被看做是一种最权威的气氛碳势测量方法。它具有快速、可靠、直接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使用。本文阐明了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和使用条件,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应该对钢箔材料、规格的选用、测量操作步骤及装置、碳含量测量仪器等方面严格标准化,以改变目前使用上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0.
烧结气氛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射线衍射、背散射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烧结气氛(真空、N2、Ar)对不同成分TiC基和Ti(CN)基金属陶瓷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陶瓷在N2和Ar中烧结后,合金碳含量比在真空中烧结的碳含量低0.5%左右;在N2中烧结后,合金的氮含量提高了0.5%左右.环状结构心部可以是以钨等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碳化物,也可以是以钛为主要成分的碳化物和碳氮化物.环状结构为金属元素含量和分布不同的(Ti,W,Ta,Mo,Co,Ni)(C,N)固溶体,粘结相是与Ti,W,Ta,Mo,C,N等元素有不同溶解度的钴镍固溶体.真空烧结后组织结构比较均匀,合金的性能最好.在Ar、N2中烧结后,气氛中的氧和氮参加烧结反应,影响合金成分碳氮平衡,在合金表面形成壳层结构,产生表面缺陷,合金的密度、显微硬度、抗弯强度均有比较大的降低;N2气氛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制定了一种18Cr2Ni4WA钢的真空碳氮共渗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该真空碳氮共渗工艺对18Cr2Ni4WA钢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Cr2Ni4WA钢经真空碳氮共渗、高压气体淬火、深冷与低温回火后,表层微观组织为细针状马氏体,心部为板条状回火马氏体;表面残留奥氏体含量为9.19%(Vol.);试样表面硬度达到了901 HV0.2,有效渗碳层深度达到了1.3 mm。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碳渗和碳氮共渗用钢的基本性能,指明了合金元素对心部性能(包括淬透性,机械性能等)和渗层参数(包括淬硬层深度、表层含碳量、气氛碳势等)的影响,并着重对某些合金元素对碳或氮的增渗性和抑渗性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硼钢渗碳和铬钢碳氮共渗的困难性和不适宜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行光亮退火、渗碳、碳氮共渗与粉末烧结,研制成可变碳势(Variocarb)热处理工艺,以制备可控气氛。此工艺特别适用于辐射管加热的连续式炉型。将炉中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然气、石油气的发生炉气体作为钢加热用的保护气氛,已为期甚久。目前,保护气氛的控制技术提高了,已经能够在较低的温度(800~950℃)范围内,将钢的表面碳浓度控制得相当精确。为了控制钢表面碳浓度而采用的保护气氛控制方法有:(1) 露点控制,(2) CO_2控制,(3) CO_2控制(通过CH_4控制来修正CO_2值),(4) 热丝电阻法等四种。(1)(2)(3)三种测定方法本身的精度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安钢第一炼轧厂100 t电炉(FSF)流程生产降低氮含量的生产工艺实践,包括电炉兑铁水技术、喷碳造泡沫渣、终点碳控制、出钢氮含量控制;LF还原气氛、造好白渣、埋弧操作;连铸钢包长水口及氩封等设备及工艺操作控制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钢在含有还原能力但不引起钢表面脱碳的中性气氛中进行加热淬火,或在渗碳性气氛中进行渗碳,炉气皆需有碳势。碳势是炉气渗碳能力的表征,通常用给定温度下钢与炉气达到动态平衡(不脱碳也不增碳)时,钢表面的含碳量来表示该气氛的碳势。  相似文献   

17.
渗氮或氮碳共渗后再加热淬火,渗层得到氮(氮碳)马氏体,它与碳马氏体的异同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予以简要介绍。一、氮(氮碳)马氏体与碳马氏体的异同: 两者的比较见表(1),由表可知氮马氏体据其形态也分为板条和片状二大类,前者亚结构为位错、后者为孪晶。差别在于碳板条马氏体惯习面为(111)γ,而氮马氏体为(232)γ。钢通过渗氮或氮碳共渗、再加热淬火得到的氮碳马氏体,碳加氮的总量较大,一般由板条和片状马氏体混合组成,但尺寸细小,呈隐晶马氏体形态  相似文献   

18.
已研究了一种在保护气氛或富碳气氛炉子中淬火、退火或渗碳的钢的可控气氛热处理方法。气氛在炉中连续地流动,在进入炉子前,气氛是由含氢(也可以是氮)的载气和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活性气体混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1、前言在欧美,从1973年起,由于石油制品价格和电费大幅度上涨,N_2基气氛作为天然气、丙烷等的代用品迅速获得应用。特别由于天然气的供应紧缺,以氮基气氛代替以往的裂解炉气氛的各种热处理方法正在开发和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在N_2基气氛中进行渗碳和氮碳共渗,着重论述本公司的试验结果。 2、N_2基渗法碳 2.1 N_2基渗碳法的种类与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经济上能与吸热式气氛渗碳竞争的氮基气氛渗碳法。这种方法是Airco公司研制成功的,它以氮气充入渗碳炉的前室,能在较低费用下达到吸热式气氛渗碳那样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例如,可获得相同的硬度、渗层深度、碳浓度梯度与显微组织特征等。本文着重介绍吸热式气氛与氮基渗碳气氛的成本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