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数据融合与共享的技术实现方法,通过企业数据中心、企业服务总线等信息交换方式实现了信息系统间数据的共享,打破了专业和管理因素对信息系统数据使用的限制和束缚,实现数据的准确、畅通使用。并以流程管理系统数据融合为例,研究信息系统数据融合与共享的实现方案。应用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可以为企业提高数据质量、实现跨专业数据共享和构建企业级信息平台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信息安全领域面临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层出不穷的入侵和攻击,也有来自内部的违规和泄漏。针对存在的诸多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对信息内外网边界安全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通过采集信息网路各个边界、各种系统、各类设备的安全事件与安全日志,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交叉分析与关联分析,不仅实现了对各边界安全态势的集中评估和告警,还能够实现全网安全态势的综合评估以及安全事件的分析,从而提高了信息安全的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于重资产配置的电网企业,其资产管理业务涉及多部门、多专业,业务流程复杂、业务交叉点繁多,且支撑各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多以垂直应用为主,在资产数据共享、决策支撑方面仍存在不足,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将物联网技术有机地融合到电网资产全寿命的各业务阶段中,设计了1套以电网实物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实物“ID”)和RFID标签为纽带的电网资产全寿命业务融合与信息贯通应用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其在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业务阶段的应用模式和实践成效。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电网企业打通资产数据壁垒,促进专业协同,发挥数据价值,提高资产管理决策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配网抢修的全过程管理,重庆供电公司结合配网抢修业务工作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配网抢修管控平台建设。该平台与营销、生产等多个系统集成,通过企业服务总线、数据中心等从各系统提取设备基础台账、电网空间信息和95598工单信息,实现了抢修指挥、故障研判、保电管理、计划停电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为智能配网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优化配网抢修资源的调配方式,有效推进配网抢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虚拟电厂通过先进的通信、计量、控制等技术聚合不同的灵活性资源,实现资源综合协调优化控制,是提高电网安全水平、降低用户用能成本、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措施。而基于云服务的计算框架将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的求解转移至云端服务器完成,在降低本地计算压力和计算资源投资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隐私安全问题。为了应对云计算过程中云端服务器与园区之间信息交互存在的隐私泄漏风险,文章研究并提出了面向云服务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过程中基线计算环节的信息伪装机制,利用基于线性映射的信息伪装算法将原优化问题的参数及变量信息进行伪装,在有效保证云端模型求解正确性的同时,可靠地保护园区数据隐私。通过对算例优化结果以及信息伪装特性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企业能源计量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能够实现各种能源介质的计量与管控,通过对上传数据的分析整合和过程评估,及时为企业提供能源系统相关信息和优化解决方案,提高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安全有序、合理平稳的生产工艺流程,最终实现企业能源效率的提高。文中对基于数据采集的能源计量信息系统其设计原则和架构方法展开综述,并详细列举其总体框架和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智能电网AMI领域中的信息集成水平,对IEC 61968公共信息模型进行研究,并结合AMI Enterprise提出的愿景进行简要分析,从技术角度,提出以公共信息模型为语义,以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技术为手段,实现电力配网用电侧智能表计数据资源的整合以及计量数据管理系统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快速集成.  相似文献   

8.
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施工建筑信息模型,以WBS分解为主线,通过细化关联工程专业管控要素,再结合流程化管控机制、融合物联网与移动应用技术构建的输变电工程管控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管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描述了在电脑端和移动端的具体功能实现,并通过系统在试点工程的实际应用总结,说明了系统对于工程管控绩效提升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现阶段隧道照明控制存在的一些行车安全问题和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安全性极高的基于CAN总线隧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研究,采用了将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隧道照明等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神经网络技术对隧道光照度控制是很有效的。神经网络技术在隧道光照度控制中的应用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系统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10.
状态检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维护过程的各个阶段。针对电厂维护领域在知识表示、信息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知识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本体技术引入电厂维护领域的概念建模中。通过对维护领域知识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本体电厂维护知识表达S-B-F-P模型,建立了维护领域本体知识的分类方法,规范了领域知识的描述,使知识的重用、共享和交互成为可能,为提高群体协同维护决策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企业级软件能够满足企业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和体验,同时支持在电脑端和移动端的跨平台访问,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处理相关业务,通过引入App Store的设计理念,构建了基于平台+应用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平台+应用的模式能够适应企业的各种业务需求,并为企业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和优秀的交互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电力企业传统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需求,在分析当前国内一些典型电力企业一体化管控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集成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云平台、机器学习算法等现代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实现电厂业务全覆盖、智能化分析、可视化管理、移动化应用、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智慧全析电厂信息平台,提高了电厂生产经营管理智能、精细、高效、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企业信息内外网计算机桌面终端的管控能力和水平,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水平,宝鸡供电局自2009年就部署实施了桌面终端管理系统.文章通过介绍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在资产管理、策略管理、阻断非法外联、移动介质管理和远程终端管理等模块的深化应用情况,突出了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安全防...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创新地提出基于"四个一体化"的管控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并对管控一体化建设效益进行分析,可为发电企业管理者和信息化建设者起到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扭转既往故障电能表依赖传统手工方法处理的现状,尽可能地提升故障电能表的资产处理效率,帮助企业实现对计量资产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提出应用自动分拣辅助配送技术的建议.在分析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阐述电能表自动分拣的主要内容,规划设计出电能表自动分拣辅助配送架构与业务流程,归纳其应用效果,发现该系统在提升电能计量工作质量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电网企业传统的信息设备存在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以及管理复杂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电网企业信息资源虚拟化的方法。文章分析了云计算以及虚拟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确定了信息资源虚拟化整合的原则,设计了电网企业信息资源虚拟化整合框架,并搭建了信息资源虚拟化整合平台。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的电网企业信息资源虚拟化整合方案与传统的信息设备管理方法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信息设备的利用率,减少重复投资,降低维护成本并实现业务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双CAN总线的船用动力装置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江春  韩华  屈卫东 《柴油机》2004,(5):13-15,31
通过对船舶机舱自动化装置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应用CAN总线技术设计船用动力装置监测系统的要点和解决方案,探讨了依托CAN总线开发船舶机舱监控系统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平面CAD技术解决了许多单专业或单领域的纵向技术问题,而多专业和跨领域协作的横向关系越来越影响和控制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BIM技术正在成为这种横向关系的引力场。以应用BIM技术的Bentley软件平台为工具,创建泵闸工程建筑和结构专业模型,梳理BIM技术设计管理流程;阐述了协同设计环境数据集成、模型组装、碰撞检测、出图交付、添加信息等技术过程;并通过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间信息交互和协同,论述了基于Bentley平台的BIM技术将项目的不同环节、不同时序统筹为一个整体,BIM数字化模型具备可持续利用价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重要的碳排放渠道,对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计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能源入口安装测量装置,基于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LoRa技术,采集端采用通讯总线对能耗计量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不可窜改的动态监测数据区块,传输至中央监控系统实现企业级数据集中。基于区块链的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终端,能够实现能源计量数据源头区块,保障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文章对已公布的信息系统漏洞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企业安全防护体系所存在的薄弱点。通过收集漏洞数据,对漏洞产生阶段、所属防护层面、风险等级等关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发现企业信息系统漏洞分布特点,进而分析漏洞产生原因。结合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从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的角度,对企业安全防护体系提出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