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智能变电站光缆需求量大、可靠性要求高、工期要求紧的特点以及光缆连接、敷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对光缆的选型及敷设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预制光缆的设计选型原则及典型应用方案,利用工厂化预制技术提高二次系统光缆现场施工接线的质量与效率,为实现光缆现场施工的"即插即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实现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的标准化应用与工程推广,需要对预制光缆工程应用方案及工程实施问题进行研究。  [方法]  基于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的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结合预制光缆的结构型式、光缆类型、预制方式等因素对工程应用方案进行比较,并对工程实施中的敷设、衰减控制及余长控制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究。  [结果]  研究统一了预制光缆的结构型式、光缆类型、预制方式,解决了光缆敷设、衰减控制及余长控制等问题,可以缩短工期并节约投资,提升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的通用性与经济性。  [结论]  结合文章研究成果,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可根据工程规模与设备布置选择适用的工程应用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实现全站光缆的现场模块化安装与接线。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信息交互中光缆的大量使用导致对光缆的种类、连接及敷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了多模光纤中50/125μm和62.5/125μm两种光纤芯的特点,同时考虑智能变电站数据传输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多模光纤;分析了目前光缆连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ODC光缆组件连接的方式,并给出了智能变电站光缆连接的优化方案;针对常规变电站内电缆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在智能变电站光缆敷设中采用装配式钢制电缆槽盒的方案,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4.
智能变电站光缆取代了电缆。光缆在变电站中大量应用。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如何选择光缆、尾缆以及光纤接口类型.如何合理优化光缆敷设等问题;提出对光缆的选型及优化整合,以达到节省光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预制舱技术是配送式变电站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可实现现场安装,有效提高二次系统的施工、调试效率与接线准确度。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预制式设计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掌控、二次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直埋保温管道预制保温管的技术性能;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出采用此类保温材料要比采用地沟敷设的常规保温材料热损失减少40%左右,而且节约投资并缩短施工周期,建议有条件的供热工程应采用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周期短是移动变电站的优势之一,然而当前大多数移动变电站通信系统建设仍采用敷设固定光缆、配置光传输设备的方式,由此产生了通信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利用率低等问题.5G通信大宽带、低时延、多连接、边缘计算及网络切片等特性为电力通信建设水平提升创造了契机.文章将5G通信技术引入移动变电站建设,充分考虑电力通信系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冉月  王小奇  陈懿  张俊 《电力与能源》2021,42(3):343-346
为提高电缆敷设和安装工程管理的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与供电可靠性,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某220 kV变电站的一起线路故障保护拒动,主变低压侧越级跳闸事故为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电缆屏蔽接地线安装方式对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完善运维人员对电缆施工的管控措施,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电力与能源》2013,(3):286-288
介绍了上海首座110kV装配式变电站(110kV园海变电站)在土建和电气安装中采用"装配式"工艺,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施工模式,将智能变电站按工厂生产预制、现场装配两个阶段建设。在建筑施工上,采用预制钢结构的建筑模式;在电气安装上,运用一次、二次设备的模块化设计、一体化安装和设备间控制电缆的预制技术。通过模块化预制、现场装配新工艺,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前提下,相较传统变电站建设工期,缩短了近一半,有效提升了电网建设投资效益,体现了节约、环保和工业化要求,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预制舱是基于现有户外箱式变电站的成熟产品,结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特点,将220 kV/110 kV配电系统、35 kV配电系统、10 kV站用变压器、接地变电阻成套装置二次综自保护通信系统集成为不同的预制舱模块,在工厂内安装后整体发货,从而实现了电网建设改造中一、二次系统的集成化、装配模块化、建设过程工厂化、施工简单化的“四化”户外装置,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变电站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可实现现场安装,有效提高二次系统的施工、调试效率与接线准确性。预制舱内的电气设备布置紧凑,发热量集中,良好的空调系统设计为舱内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证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摘要: 基于“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理念,针对现在变电站建设的问题,提出了预制式二级组合设备的方案。根据二次设备功能和间隔将二次设备模块化,优化了舱内屏柜尺寸,规范了舱内接线以及利用预制光/电缆的即插即用特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模块化方案解决了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二次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创新变电站工程建设,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将成为未来建设的一种新模式。通过工厂生产预制、现场安装两大阶段来建设变电站,其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工业化生产、集约化施工,使变电站建设走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精细化建设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道路,全面提升电网建设能力。通过分析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分类与特点,研究不同类型配送式变电站相比常规变电站在施工工期上的优化及控制策略,并将500kV常规变电站与标准配送式变电站施工进度运用甘特图进行对比,充分体现了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工程建设的优势。分析认为,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关于500kV变电站的标准工期为15~18个月,而采用标准配送式变电站设计方案,可将建设工期缩至1年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新的一种110 kV预制舱式变电站建设方案,可极快地响应工业园区的快速建站的需求,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方法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气设计方法,在变电站通用设计经验基础上,根据工业园区的负荷性质、负荷规模和用地条件特点,确定110 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110 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 结果 根据工业园区的负荷大小、等级及用地条件,模拟了3种经典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型——模式A/模式B/模式C,可综合考虑可靠性、经济性,设计出对应的3种建设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结论 3种典型的电气建设方案可指导我国工业园区的110 kV变电站设计,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预制舱变电站无法利用有效信息扩展二次系统功能的问题,利用预制舱变电站信息集中的优势,提出一种面向二次功能扩展、具有集中式保护优势的预制舱综合保护系统;提出基于低重要等级线路的变压器过负荷保护新策略、考虑综合负荷重要度与频率调节特性的低频减载策略。系统能够优化预制舱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改善常规保护的实现方式和保护性能。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110 kV预制舱变电站仿真平台,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了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的制造方式,叙述了对宁波市预制式装配变电站建设情况的考察情况,并通过分析对比,讨论了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的优点,阐述了实施全装配式变电站的巨大优势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中光缆已成为主要传输介质,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规模的扩大,研究光缆优化整合应用技术,可有效减少智能变电站光电缆长度、减少电缆沟截面、降低光缆成本、方便运行维护,降低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18.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模块化建设技术,就是指采用模块化技术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用以提升建设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装置之间、屏柜之间、预制舱或小室之间采用标准针脚定义的预制光电缆是二次系统模块化建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近3年模块化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工程经验,本标准集中定义了智能变电站各间隔的场地智能控制箱至预制舱/二次及通信设备室上送光缆的光缆纤芯数、纤芯定义及排列,以实现后期智能变电站工程中预制电缆的标准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电力电缆地下敷设,具有不占用地面空间,不受外部环境影等特点,是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为加快电缆敷设速度并降低成本,传统的全人力敷设已经逐渐被机械化施工所取代。但电缆敷设机械仍存在施工粗犷、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目前有关电缆敷设新工艺及新设备的研发及应用已有不少报道,但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评价与汇总。本文从电缆敷设工艺、电缆展放技术、敷设参数监控与调节、管道机器人辅助施工四个方面,回顾了近些年来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改进,同时对新工艺新设备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对电缆敷设机械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优化电缆敷设施工技术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跨海大桥上敷设电力电缆不仅能够起到安全、可靠、经济地输送电能的目的,还能解决许多岛屿采用独立小发电系统,其发电成本高、可靠性低、环保效果差等问题。结合目前现有的桥梁上敷设电缆的设计经验,介绍了在进行桥梁上敷设高压电缆时在电缆热伸缩、桥梁伸缩与振动、电缆空间布置及电缆与其他管线相互影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设计,可对今后桥梁电缆的施工、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