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网企业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按各自所需建设,系统之间数据独立、流程独立,信息难以共享。要实现部门之间横向业务协同,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交互,必须解决设备库融合或设备库统一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提取技术、信息转换技术、相似名称匹配技术、数据映射机制方面探讨了一套实现跨系统设备信息统一的方法,采用不同于以往必须重新统一建模的思路,研究了实现跨部门、跨信息系统的设备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已在贵州电网调度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建设中应用,应用成果表明该方法在设备信息集成、融合方面具有较强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信息机房基础设施能耗高、信息系统运维难度大、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状,基于企业架构设计了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的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及部署模式,提出了服务器域、网络域、存储域、安全域的设计方案。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开展了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的研究与建设工作,实现了信息基础设施的按需分配、动态调度、共享利用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3.
特大型集团企业信息系统具有规模超大、结构复杂、应用系统众多等特点,迫切需要解决数据共享和数据一致性等难题.研究了特大型集团企业两级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企业级数据模型、实施方法论等.实践证明研究成果可行、有效,为特大型集团企业解决信息共享、数据一致性等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业务系统间信息共享与业务融合困难,同时数据的处理效率低下问题,文章对统一电网资源模型进行了基于服务总线的快速数据交换与服务共享技术研究,在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业务融合过程中,通过明确数据流转需求,说明数据流转场景,定义数据流转服务接口类型、接口输入输出标准、接口消息模型,给出数据流转服务交换方式、交换格式,达到基于标准的跨区网络设备数据快速共享和应用服务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建设数字化电厂是一项能够提高电厂运行、管理水平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必须先统一对数字化概念的认识。建设数字化电厂的关键是实现全寿期机组设备数据的共享,数据融合技术是实现数据共享的主要手段,通过信息融合等技术措施,实现全寿期机组数据的共享,进而达到机组在全寿期的安全、高效与清洁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多系统间数据"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同步交互、数据共享、集成展示及数据深度挖掘应用功能,根据输变电可靠性和生产信息系统管理要求,开展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2008国网版可靠性系统集成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采用层级、自动对应和数据工程方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内首家实现了2系统信息双向自动交互集成和基于可靠性数据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依据,通过对供电企业内部资源的分析,提出供电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和技术,模型阐述了如何用一个系统的观念来规划,实现电网经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企业内部所有数据信息的全面智能化管理,太原供电分公司提出了构建基层供电公司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的思路.通过对供电公司数据录入、传输、共享、存储、考核等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化的策略、模型、流程,打造一个能够实现所有数据有效共享、集约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保证基础数据源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保证基层供电公司日...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和信息化建设对信息通信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通信融合不是信息通信专业的简单整合,而需要从电网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出发,面向信息通信融合,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开放的信息通信业务模型体系。文章通过分析电力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及信息通信融合的业务需求,提出了以多业务统一为目标的信息通信融合条件下的业务支撑模型的构建方案,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集约化管理,以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新形势下的多样化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明确提出应以数字技术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化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国有企业作为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在构建数字经济运行系统、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转型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下新能源电站在数据治理体系方面的技术,将管理团队、技术团队、电站运维团队三者有机融合,建立了一体化的信息共享结构,完成了电站设备信息云储存,现场设备详情快速定位,标准编码云生成,不但实现了对电站资产的管控,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后期电站设备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数据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是目前GIS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建设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以及数据的收集、生产,数据的组织和规范化处理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机房作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核心与枢纽,是保证企业级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在全社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大背景下,文章结合当前绿色机房建设的特点,探讨在传统数据机房建设的基础上,应用智能化IT节能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绿色空调协同控制、机房环境监控与能耗管控、智能综合控制融为一体,提高绿色能源占比和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信息机房的综合智能管控和精益化管理,提升信息机房的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时代,如何构建一体化平台体系,实现信息系统的融合贯通,深度挖掘信息化应用能力与数据价值,成为企业强化内部管控的重要抓手。远光企业统一应用平台管理软件(简称YG-ECP)是新一代智能企业云平台,融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支持跨平台、移动设备及智能终端应用,通过采用分布式存储和内存计算、并行计算技术,高效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成与共享是企业敏捷化的基础,为实现大型发电设备产品信息的集成共享,提出了大型发电设备产品信息集成共享平台的技术方案,阐述了平台的功能框架,详细分析了平台实现的若干关键实施技术,并通过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核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相对而言,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应用比较重视,而对业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却显不足.虽然近年来各核电企业先后对部分企业管理职能开展了规模不等的管理信息化工作,但是多个职能管理信息化系统之间却缺乏联系,不能信息共享,往往形成信息孤岛.核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率不高,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水平不高,重复开发严重,缺少统一的编码与标准,系统内或单位内均缺少标准的共享数据库,系统维护困难等.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建设、统一投资和统一标准五原则,做到规范数据层,信息系统平台架构、开发环境要统一,以及标准化、网络化、集成化.还必须特别注意管理信息系统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其要点是遵循合同约束原则;遵循“以数据为基础,以程序为依据,以实用为准绳,以效率为目标”;遵循“数据和软件集成先行、硬件网络按需集成逐步扩充”的建设原则;正确把握和处理软件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子系统开发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PLM系统可用来存储、管理和控制设计数据,保证了产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了因多人使用不同版本的数据而造成设计的重复或不一致,为企业建立了公用信息共享机制.PLM系统还建立了一体化产品数据管理和研发协作管理平台,为研发管理体系提供了有效工具和平台,实现了对产品研发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了产品研发对客户与市场的响应能力.同...  相似文献   

17.
某电厂脱硫控制系统、DCS存在相互独立封闭的问题,为实现系统之间数据的交互,在人机界面层对整个脱硫系统进行融合,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通过对各运行系统的数据融合、集中监控,能够展现整个锅炉运行系统的运行状况,为实现锅炉的高效运行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电厂整体运行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电网企业内部信息与通信各自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技术架构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智能电网、信息化企业建设的新需求不相适应。如何高效高质构建信息通信业务新模式,实现两大专业的融合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结合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融合的深度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融合框架,具体阐述了信息通信在管理、建设、运行、客户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融合的主要做法以及融合推进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火电厂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采集机组运行数据,通过在线计算来确定受热面管壁温度,并采用扩展性好、信息共享度高的B/S结构显示实时监测信息,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于重资产配置的电网企业,其资产管理业务涉及多部门、多专业,业务流程复杂、业务交叉点繁多,且支撑各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多以垂直应用为主,在资产数据共享、决策支撑方面仍存在不足,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将物联网技术有机地融合到电网资产全寿命的各业务阶段中,设计了1套以电网实物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实物“ID”)和RFID标签为纽带的电网资产全寿命业务融合与信息贯通应用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其在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业务阶段的应用模式和实践成效。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电网企业打通资产数据壁垒,促进专业协同,发挥数据价值,提高资产管理决策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