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孔淀粉的研究Ⅰ酶和原料粒度对形成多孔淀粉的影响   总被引:64,自引:4,他引:64  
本文以旱籼米为原料,研究了各种淀粉水解酶、原料粒度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多孔淀粉经吸水率、吸油率的测定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证明确实形成了多孔。  相似文献   

2.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酶变性淀粉,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法制备红薯多孔淀粉,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当α-淀粉酶∶糖化酶为1∶7(体积比),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8 h,pH5.6,加酶浓度0.5%,淀粉浆浓度65%时,可得到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  相似文献   

3.
以碎米为原料,通过中性蛋白酶和复合酶水解制备碎米多孔淀粉,探讨了碎米淀粉的制备工艺和多孔淀粉的转化工艺。碎米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加入量(占碎米质量)4%,酶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0 h;碎米多孔淀粉转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加入量(占碎米淀粉质量)40%,在45℃条件下处理20 h左右,得到的碎米淀粉吸油率达到76.4%。  相似文献   

4.
多孔淀粉制备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α-淀粉酶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根据回归方程利用统计优选法寻优,确定最优酶解条件:pH值5.3,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51℃。  相似文献   

5.
玉米多孔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淀粉酶与葡萄糖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表面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并向内部延伸,比表面积增大,说明多孔淀粉可以作为良好的吸附载体。研究探讨了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的性能,确定了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最佳条件为茶多酚初始浓度4mg/mL、温度20℃、吸附时间60min、pH值为7,在此条件下,多孔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达到饱和,最大吸附量达到68.65mg/g,比原淀粉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6.
使用麦芽糖α-淀粉酶(MA)和淀粉葡糖苷酶(AMG)分别处理制备多孔大米淀粉,对其表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可知,这两种酶均使淀粉颗粒表面产生蜂窝状多孔结构。经酶处理的大米淀粉颗粒的相对结晶度(25.54%~33.26%)均高于天然淀粉的相对结晶度(23.74%)。MA处理增加了短支链淀粉链的数量,并且随着酶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了分子质量。与对照组相比,MA和AMG处理的淀粉颗粒溶胀度、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均下降。MA处理的淀粉颗粒具有更高的溶解指数(1.46%~2.57%),AMG处理的淀粉颗粒的溶解指数均小于0.42%。与对照组相比,经酶处理的大米淀粉糊化温度会延迟0.8~6.0℃,焓变增加范围在1.0~3.8 J/g。  相似文献   

7.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酶变性淀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法制备多孔淀粉,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当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比例为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2h,pH4.5,酶用量2.0%时,可得到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可用于牡蛎水解液的进一步吸附。  相似文献   

8.
酶复合处理制备多孔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孔淀粉是一种酶处理变性淀粉,是指由具有生淀粉酶活力的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作用生淀粉颗粒后形成的多孔性淀粉载体。实验根据生淀粉酶的水解作用机理,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从而确定酶复合处理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  相似文献   

9.
缓释载体微孔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孔淀粉是一种优良的缓释栽体。采用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2h、反应温度为55℃、所加酶量为100u/g干淀粉、反应pH为6.0。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以籼米为原料生产多孔淀粉的生产工艺。首先制备籼米淀粉,脱除蛋白质及纤维类物质;再确定酶解工艺条件,在单因子水平基础上进行RSA回归试验,分析得到最佳酶解参数;然后确定酶解下游工艺,即分离、提取及干燥等;最后是改善产品外观,主要是解决色泽问题。结果表明:讨论最佳酶解工艺参数是完全必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组合(10:1),淀粉浆浓度(80%),加酶量(按水解淀粉40%的量,总酶活330IU/g生淀粉),pH3.6,温度(42℃),时间(22.5h),转速(100r/min);其中冷冻干燥产品性能较好,产品色泽亦有了明显改善。本研究提供了一整套生产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广东省内产的3种籼稻谷(中二软占、特籼占25、珍桂矮1号)质量进行品质分析(出糙率、不完善粒、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型、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结果表明:3种籼稻谷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籼米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不同品种的早籼和晚籼稻米为原料,研究籼米的理化特性,为籼米食品的加工和原料选择提供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晚籼米的水分含量、碘兰值、脂肪含量和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早籼米,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早籼米;早籼米和晚籼米的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晚籼米的峰值黏度显著低于早籼米,热糊稳定性高于早籼米,但冷糊稳定性较低,易于回生;两种籼米的其它糊化特性没有显著差异;同一品系间的理化特性和糊化特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碎米多孔淀粉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碎米交联多孔淀粉。选取沉降积作为交联淀粉交联效果的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取交联工艺最佳条件为:三偏磷酸钠用量3.5%、pH9、交联温度40℃、交联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碎米交联多孔淀粉的沉降积为1.78mL,吸油率为86.1%。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米多孔淀粉和大米多孔酯化淀粉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分析酶解时间和取代度对淀粉吸附次甲基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米多孔淀粉和大米多孔酯化淀粉的吸附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大米多孔淀粉吸附次甲基蓝的最佳浓度为25×10-5mol/L,大米多孔淀粉和大米多孔酯化淀粉对次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88mg/g和5.97mg/g。与大米原淀粉相比,大米多孔淀粉和大米多孔酯化淀粉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量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大米多孔酯化淀粉的吸附量更大。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与油脂》2017,(10):44-46
采用正交试验表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温度、微波处理功率对不同水分的供试籼米的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47~65℃微波温度处理范围内,供试大米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黄粒米和品尝评分值等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呈现显著性变化,脂肪酸值和水分含量显著下降。需进一步改进微波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籼碎米蛋白质碱法提取效率,在Min-Run ResⅣ析因设计和爬陡坡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方法研究碱液浓度、籼碎米粒度、固液比对大米蛋白质提取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籼碎米蛋白质最优碱法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O.09 mol/L,籼碎米粒度80目,固液比1:13.5(g/mL),碱提温度50℃,碱提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82.25±2.53)%,大米蛋白质产物纯度为(91.68±1.26)%。  相似文献   

17.
多孔淀粉制备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作为吸附材料,其高效、无毒、安全等优点,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被广泛研究开发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农业、日用化工等行业。该文综述近年来多孔淀粉在制备、改性和应用等方面成果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酶制剂的添加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的添加对酒精发酵没有明显效果。糖化酶最佳添加量为225U/g原料,最佳料液比为1:3.5,300℃120h,酒精度达9.0%(v/v),残总糖为1.20%,淀粉出酒率达51.28%。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低质早籼米品质,在分析浙江省主栽早籼基米米质基础上采用籼米之间配制技术。配方研究是以控制直链淀粉含量为核心,以长宽比相近为原则,通过调整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搭配比例,达到直链淀粉含量15%~20%且改善其早籼米饭过硬或过粘的食味特性的目的。对配方米的米质和食味的鉴定结果表明配制米米质和食味品质明显好于单一早籼基米。在配米生产工艺上采用原料搭配或成品搭配,使配米精度优于1%,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