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姜涛  李军  巩小雄 《断块油气田》2008,15(3):105-107
吐哈油田属低压、低渗和高气油比油田。经过前期高速开发,低压、高气油比特征更为突出,造成油井在进行作业时压井液倒灌而严重污染地层,使措施无效甚至返效。针对以上难题,通过补层一转抽不压井一体化管柱技术的研究,研制了井下控制工具、芯筒打捞工具、螺旋式防砂气锚,改进了射孔工艺。成功解决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部的密封、射孔和不压井作业一体化等问题。现场试验取得成功。实现了补层和转抽全过程的不压井作业,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效果显著,并在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低压油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吐哈油田的油气井存在低压、高气液比,易导致压井作业“一压就死”、“一动就喷”,造成地层严重伤害,并影响油田产量。油田开展了低压油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攻关,开发了系列工具,形成了“杆式泵不压井检泵技术”、“射孔一完井一体化管柱技术”、“自喷井转抽不压井作业技术”,并配套了捞砂、防砂、防气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常规作业造成的地层污染和潜在风险问题。现场试验并推广应用156井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内其他深井油田开展不压井作业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吐哈“三大”油田属低压低渗和高气油比油田,经过高速开发,低压、高气液比特征更为突出,造成油井补层后转抽作业压井液倒灌而严重污染地层,无效甚至返效。针对以上难题,吐哈油田开展了补层一转抽不压井一体化管柱技术实践和应用,在S3-231井现场试验一次成功并推广应用25井次,实现了补层和转抽的全过程不压井作业,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在套管井完井过程中,射孔作为沟通油井井筒与产层的主要方式,是作业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地层出砂、井斜原因、压差吸附、枪管及套管间隙小等原因,多次发生射孔后遇卡、无法正常提活管柱的复杂情况。同时,受制于射孔管柱的复杂性及特殊性,管柱一旦遇卡后续处理难度大,造成工程进度延期,严重时会导致井筒报废。针对此类井下事故,通过对渤海油田常用射孔方式、管柱结构、典型卡枪事故及处理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研究,提出射孔管柱遇卡后现场判断、处理及预防措施,希望对后续此类复杂情况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压井作业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彦立 《吐哈油气》2005,10(4):326-330
不压井作业技术是解决低压油井由于作业过程井漏造成产量恢复周期长的有效工艺。吐哈油田先前重点攻关解决了杆式泵抽油井不压井作业和自喷井转抽的不压井作业问题。针对管式泵不压井作业、气井不压井作业、水井带压不压井作业技术等问题,提出了针对低压油层的系列的不压井作业技术工艺思路和对策,阐述了吐哈油田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存在问题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射孔与下泵生产一次完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井求产时,按常规工序,射孔与下泵作业分2次完成,由此引起施工周期长、作业费用高、易井喷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射孔与下泵生产一次完成的技术,并从能实现过泵定位、投棒射孔、地层测试等功能的射采联作泵,射孔联作配套工具,工艺程序,完井管柱设计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将射孔与下泵抽油工序合二为一,射孔作业后无需起出管柱,便可进行油井投产。经132井次的现场应用,工艺先进可行,射孔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泵效为51.2%。实践表明,该工艺可实现射孔、下泵作业一体化,简化施工工序,降低修井成本,并能有效防止井喷事故,避免对地层的二次污染,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压区块油井射孔后溢流冒喷,若动用压井液采取压井下泵措施,易造成储层伤害、影响产能; 若动用带压作业整套设备,采取带压下泵措施,会造成工序繁琐、占井时长、作业费用高的问题; 以及厚油层采取油管传输式射孔起枪后再下泵,造成作业周期长。设计了一种可以避免射孔后炮渣卡堵泵阀及管柱进液通道的“防炮渣卡堵可带压下泵”的集成采油管柱,并配套研发了通用型炮弹式泵下堵塞器、炮渣拦截器等工具,形成了“射孔防卡堵带压下泵联作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将油井射孔和下泵两趟管柱合二为一,射孔后可不动管柱带压防喷转机抽联作施工。应用表明,该工艺平均缩短单井起下换管占井时间26 h,平均减少单井作业费用¥1.8万元。可为同类型油井射孔后下泵作业提供联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压井技术设备对其所起下的管柱结构的要求严格,首先对海洋油田目前常见的各种生产管柱与该项工艺的适用性和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对带电缆的生产管柱、带射孔枪的管柱、气举生产管柱、射流泵生产管柱、压裂管柱、自喷管柱、带封隔器的完井管柱等在模拟海上油气田井下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了起下作业。模拟实验表明:不压井工艺可以在海上进行试验应用,但从井控角度考虑,对管柱上不带有电缆等管线的生产管柱,要对其防喷器系统的密封性进行改进,以确保防喷器组的压降控制在2% 以内。  相似文献   

9.
抽油井不压井工艺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立  李军  许云春 《油气井测试》2007,16(3):66-67,69
吐哈油田地层压力低,层内脱气造成抽油井气液比上升,出现了大批的低压、高气液比抽油井,针对这类油井维护作业地层易污染、产量恢复周期长的问题,开展抽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共完成有杆泵不压井检泵26口、自喷井不压井转抽作业5口,成功解决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部的密封问题,避免了外来液体大量漏入油层,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对地层无损害。  相似文献   

10.
胜利海上低渗油藏无注水能量补充,储层敏感性强,油井作业油层保护难度大,为提高作业效果,延长油井稳产周期,研究了超深穿透负压射孔与防漏失一体化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井下防漏失阀随射孔枪一趟管柱下入及留井,有效解决了海上低渗透油田低压易漏失储层的开采难题。介绍了工艺管柱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主要工具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给出了主要技术参数。在胜利海上油田埕北812A-5井的首次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深穿透、负压射孔和防漏失一体化施工,不但可以实现作业现场入井液零漏失,储层无污染,还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且超深穿透弹穿深长,泄油面积大,增产增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连续油管输送分簇射孔管柱存在下井遇卡的问题,考虑井眼轨迹、井筒约束、工具串变径结构、工具变形及连续油管屈曲效应等作用的影响,采用微元法建立连续油管输送分簇射孔管柱通过能力分析模型,分析连续油管输送1桥塞+2簇射孔枪管柱在井筒中的通过能力。研究表明:作业工具串下入过程不会遇卡,连续油管输送分簇射孔管柱能够下至预定井深3 850 m;直井段越长、水平段越短的井眼轨迹越有利于管柱的下入;射孔分簇数量越少、射孔枪规格越小、连续油管规格越大的管柱通过性更好。该分析方法可为现场连续油管射孔管柱作业参数优选和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甄长友  纪松  宫建 《石油仪器》2012,26(2):72-75
在油田完井过程中,射孔施工基本是一项独立的施工过程,随着射孔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避免射孔后压井取管柱再下抽油泵对地层造成再次污染,研究开发了油管输送射孔(TCP)与有杆抽油泵联作工艺技术。该技术是将油管输送射孔与采油管柱结合起来,使射孔完井与新井下抽油泵用一趟管柱完成。文章介绍射孔采油联合作业技术的研究和在现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解决低压漏失井的井下清砂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钻进功能的捞砂泵。主要由井下抽砂泵、储砂筒、动力钻具3部分组成。钻进捞砂泵利用修井机为动力,上下提放油管,将砂子抽至储砂筒内,从而达到井筒清砂的目的。配套的动力钻具具有旋转钻进功能,捞砂迅速彻底。经现场62井次应用,施工简便,清砂成本低,消除了水力冲砂液漏失对低压油层的伤害,捞砂成功率高,特别适用于坚硬砂层的捞砂作业。  相似文献   

14.
����ѹ������ɰѹ�����������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超正压射孔与加砂压裂联作是在射孔的同时向地层施加超过地层破裂压力的压力,使地层产生裂缝,随即加入前置液,充分利用射孔产生的裂缝,压开地层,使裂缝尽可能沿着射孔方向延展,降低加砂压裂难度,改善储层渗流状况。文章介绍了超正压射孔与加砂压裂联作的工艺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工艺流程,以及该联作技术在白马庙气田的应用。并提出:① 对于中、深井或老井采用油管施工井筒摩阻高,泵压高,可能超出油套管或井口安全承压值,对此类井可考虑采用环空进行联作施工,降低施工泵压及施工难度;②联作管柱可考虑采用筛管加73枪或89枪的组合,同时结合环空进行施工,不但可以满足正常加砂,并且不必进行丟枪作业,减少了施工工序,也避免了丟枪压力值可能超高的不利因素;③超正压射孔时可考虑采用60°相位角,使射孔裂缝分布比90°相位角的射孔裂缝更为合理,使加砂压裂更易进行压后评估和经济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油田的部分油井存在油管短路、地层高压低渗、漏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压井作业困难,并且压井作业过程中的井控与环境污染风险较大。为了进行不压井检泵作业,同时缩短检泵之后的产量恢复周期,进行了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并研制了不压井作业装置。为解决起下抽油杆过程中的防喷问题,改进了抽油泵底阀结构,该结构可实现起下抽油杆过程中油管不带压、无溢流,并保障起下油管过程中的井控安全。该技术在江苏油田现场应用9井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冲砂工艺或利用暂堵剂暂堵冲砂都无法在低压漏失井中建立有效循环,冲砂液全部漏入地层,不仅冲不出井底的砂,而且还经常发生砂卡等井下事故,为此,研制了一种反循环平行管水力喷射冲砂泵。该冲砂泵利用水力喷射泵没有运动件这一优点,依靠动力液与地层液的能量转换进行工作,动力液与混砂液沿着油管中心孔返出地面,喷射泵底端不安装封隔器,喷射泵内部装有1组喷嘴和喉管扩散器,同时实现进口、出口和吸入口有效结合,并配套双级管柱等其他工艺来实现低压漏失井的冲砂作业。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冲砂泵可迅速彻底地排出井内砂子,提高工效1倍以上,作业一次性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平井垂深浅、水平段长,因水垂比高带来作业管柱下入摩阻大,直井段油管重力不足导致冲砂作业管柱下入深度受限的问题,开展了冲砂作业管柱下入摩阻仿真模拟研究。基于水平井井眼轨迹、管柱组合结构和流体摩阻等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冲砂作业管柱存在多变径部位的特点,结合变径部位的轴向力计算模型,建立了冲砂管柱下入摩阻的预测模型。对CP11水平井的冲砂管柱进行了下入摩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73.0 mm+88.9 mm两种规格工具油管组合的作业管柱改变了直井段的油管重力,增大了管柱的有效推力,提高了冲砂作业管柱的下入能力。同时分析表明冲砂管柱下入速度不宜过大,管柱下入速度过大会增大管柱的流体摩阻,影响管柱下入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田长水平段水平井作业管柱优选及现场安全施工作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定量分析了抽油机井油管自由悬挂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泵效;油管柱振动加速了油管的疲劳破坏;油管屈曲造成套管、油管、抽油杆柱之间的多重磨损。指出了在抽油机井,尤其是深井中进行油管锚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采用连续油管输送射孔枪,存在卡钻、电缆及枪身难以下入等问题,使得射孔作业效率低,井控风险高.在分析连续油管机械定位原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机械定位装置.结合连续油管作业机独特的作业性能,形成了连续油管机械定位射孔工艺.该工艺技术已在58口井、114段定向井和水平井中应用,定位最大井斜达到84.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