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声塑性加工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超声塑性加工系统的构成,讨论了振动传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建立了超声塑性加工系统非线性定解问题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超声加工的非接触能量传输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接触式能量传输方式存在电刷磨损快且主轴不能高速旋转的问题,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建立了非接触能量传输系统的互感理论模型,基于Maxwell平台构建了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通过旋转电磁耦合实验机构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获得了旋转转速、级间磁隙、超声频率以及谐振匹配参数对系统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规律.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系统实现高速旋转时,非接触能量传输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能量传递效率可达80%,初、次级线圈绕组电流密度和磁芯磁通密度随旋转转速的增加并无显著变化,传递效率的下降与磁隙近似成线性关系,传递效率随着频率呈现先升后降,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频作用.应用规律可为电磁感应式超声主轴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提出采用超声辅助振动工具阴极实现小初始加工间隙电解去毛刺加工。设计了一种安装在针阀体喷孔脉冲电流电解去毛刺试验装置的超声辅助振动阴极结构。对超声振动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针阀体喷孔电解去毛刺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振动阴极结构有利于减小间隙误差,从而喷孔内入口处倒圆半径偏差得以减小,流量分散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超声振动系统谐振频带窄与振动系统频率漂移范围宽的矛盾,提出了PC机和单片机组成的频率跟踪系统.在此基础上将频率跟踪系统应用于功率超声珩磨加工,结果表明:此频率跟踪系统能稳定、实时地对振动系统的频率进行跟踪,使振动系统总工作在最佳的谐振状态,更好地实现了功率超声加工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5.
超硬材料深孔超声振动珩磨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超硬材料、精密深孔的超声振动珩磨装置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给出了符合超硬材料及深孔加工特点的超声振动装置设计的新思想,指出了装置中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法、计算理论及应用于现场时必须注意的问题.该研究对于减少超声波在长距离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目前国内深孔(浅孔)的表面加工质量,并将超声振动加工应用于生产实际做出了新的、可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超声振动钻削加工,需设计超声振动主轴系统。而主轴系统中声振部件是最关键的部件。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套用于微细孔加工的轴向超声振动钻床主轴的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超声振动钻削主轴的基本工作原理,确定了主轴关键部件的结构选择和设计方法,进一步对主轴关键部件的连接进行改进。随后对主轴关键部件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关键部件的模态和谐响应特性,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最后通过钻削实验实现了难加工材料的微细孔振动钻削。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改善微细铣削加工条件、提高微细铣削加工精度的新途径,研究了利用超声振动辅助微细铣削对工件动态变化的影响.计算分析了普通铣削和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时主切削力波形特点,建立了刀具/工件振动系统模型,理论计算了施加超声振动前后工件的动态位移,并以2A12为实验材料进行了铣槽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进给方向超声振动辅助微细铣削可以获得近似脉冲状的切削力,获得均匀细小的切屑,同时减小工件在切削加工中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提高加工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超声振动拉丝技术的实际应用,解决难拉拔材料的丝材加工问题,建立1套大功率超声振动拉丝实验系统,系统由超声波电源、换能器、变幅杆、传振杆、拉丝模、拉丝机等组成。通过对钛合金丝材未经预处理的直接拉拔实验,考察在实际拉丝加工过程中,超声振动对拉拔力和丝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振幅达到一定值后,能使拉丝机的张力调节周期延长3倍以上,有效减少丝材的不均匀变形,使拉丝过程趋于稳定;当拉拔速度为670mm/s时,可使拉拔力减小近15%,改善丝材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Ti2AlNb合金的硬脆性较大,传统的切削工艺在切削加工中存在的切削热高导致刀具耐用度低和加工质量差等问题。本文采用切削仿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应用二维、三维超声振动切削和普通切削进行Ti2AlNb合金切削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的三向切削力小于普通切削的,沿刀具进给方向,二维和三维超声振动相对于普通切削的切削力最大分别下降了48.6%和28.3%。3种不同的切削方式在相同的切削参数下加工出完全不同的表面微织构形貌,三维超声振动加工出“麦穗状”,且“麦芒”出现在超声分离特性较强的刀具进给方向上。随着机床转速增加,二维超声振动产生的粗糙度值相对于普通切削下降率最大为45.3%。随着振幅增加,超声振动引起的刀屑分离作用增强,在刀具二维超声振动振幅为8μm时,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了64.5%。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加工是提高Ti2AlNb合金的切削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超声加工系统中谐振频率飘移及能量损失的问题,基于变截面杆纵振波动方程,在考虑固定件——法兰盘外观尺寸的前提下,首先建立一种新型圆锥变幅杆的节点计算公式,避免了传统超声加工系统设计时因不考虑连接处尺寸而造成系统变幅杆节点实际位置与理论计算不重合的问题,为超声振动系统稳定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基于所建立的新型节点计算公式,分析法兰盘外观尺寸变化对节点位置的影响;最后,进行振动性能试验和有限元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变幅杆设计理论相比,基于新型变幅杆节点计算公式所设计的变幅杆谐振频率更接近于设计频率,放大系数更大,振动效果更佳,证明基于该理论所设计的声学系统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利用超声回波信号对点焊连接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应用VB 6.0作为平台开发了点焊连接质量超声检测与评价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通过VB 6.0调用Tektronix公司提供的TekVISA ActiveX控件,实现了数字示波器中超声信号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基于点焊连接质量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通过提取和计算信号的特征参量,对点焊的连接质量作出评价.通过实验验证了评价规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示波器原理在超声成像中的应用是以电子示波器的成像原理为基础,通过医用超声换能器将以机械波形式存在的超声波转换成同频率的交变的电信号,将该信号以不同的方式输入示波器中,从而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超声图像。超声图像是可以通过示波器来实现的,利用医用换能器和示波器可以将超声波转换成超声图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黏接结构中超声波的能量反射与透射机理问题,研究了板状黏接结构界面为理想连接时,纵波以不同角度入射下的声波与界面的相互作用. 分析了入射角度、频厚积对声波能量反射与透射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纵波垂直入射时,不发生波型转换;随着频厚积的增大,纵波的能量反射与透射系数曲线出现明显的周期性谐振.当纵波倾斜入射时,波型转换会发生;随着频厚积的增大,纵波与横波的能量反射与透射系数无周期性谐振现象.当入射角小于90°时,纵波的位移势反射系数始终大于能量反射系数,而横波的位移势反射系数与能量反射系数曲线随着角度的增大会出现交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功率超声振动珩磨装置,它是机、电、声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是一种提高发动机缸套表面质量的新型加工设备,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组成及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动车辆行业,详细地介绍了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杆、弯曲振动圆盘、声振系统等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具体的设计和应用,最后,介绍它的优点,以便引起同行的重视,使这一高新技术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便促进我国的民族产业的发展,适应加入WTO的需求,增加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提出用超声复合电加工方法制作微小结构,并分析微细超声、超声复合电火花、超声复合电解微细加工机理;用微细放电组合技术制作多种截形微细工具电极;完善超声复合电加工试验系统,进行多种材料、形状微结构超声复合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复合加工是制作硬脆材料微结构的有效方法;超声复合电火花加工金属材料微结构有良好的精度及稳定性;超声复合电解加工具有效率高、精度好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级联式变幅杆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解析法设计超声振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级联式变幅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有限元方法校验其设计的准确性,对级联式变幅杆进行了优化校正。此方法可有效验证解析法,确保系统设计符合要求,以便采用合理的振动模式,有效提高电声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超声清洗的原理,针对电力铁塔的线型角钢清洗问题,提出了超声波清洗方案和实际系统的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清洗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采油用超声波与化学防垢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输系统水体结垢是各大油田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把超声波与化学防垢剂的防垢技术相结合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超声波防垢器的前级信号波形、不同的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及防垢剂添加前后等进行了防垢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频率为25 kHz、功率为120 W的矩形脉冲超声波,添加10 mg/L的防垢剂,防垢效率最高可达到97%。结果说明,物理防垢与化学防垢结合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所研制的超声波防垢器在长庆油田已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PZT传感器激励和接收超声导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PZT传感器在钢管中激励并接收超声导波,研究导波在管道中传播时的反射、透射现象。实验表明,利用斜探头可以在管道中激励和接收超声导波并可对管道中的缺陷进行检测。利用斜探头激励出的超声导波,具有环绕圆管传播的传播形式,该导波与缺陷相互作用而产生缺陷回波;当斜探头偏离缺陷所在母线成某一角度时,接收探头可接收到该缺陷的最大回波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