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新华 《通讯世界》2016,(15):53-54
为了满足铁路列车的发展需求,对通信业务以及服务质量已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所以一定要将各种现代化的同时先进有效的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接入措施应用到铁路通信传输技术中,从而使铁路通信网得到飞跃式的提升.本文先是对接入网措施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展开简要论述,之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常见的几种接入网技术,同时说明了铁路接入网措施的应用现状,与推动铁路接入网措施更好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宽窄带综合接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接入技术可以通过单一接入平台提供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和统一管理、降低接入网运维成本。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综合接入正逐渐成为接入网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详细但要了综合接入技术、综合接入设备的组网方式以及对宽窄带业务的支持能力,并对综合接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农村通信的现状,结合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未来农村市场的需求,提出了采用接入网技术的几种接入方式在农村的应用及其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接入网市场现状接入网是电信网的最末端,直接连接最终用户。从传输层上看,与干线和城域传输网相同,不外乎以太网和传统电路E1 接入两种。但接入网毕竟面对的是最终用户,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决不仅仅体现在传输内容上。因此,各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各种接入业务种类,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在传输带宽、质量和价格等方面提供差异性的接入服务。在接入网市场,产品如何与业务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各种接入业务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缺乏明确的规划和设计,一种设备可能仅能提供一种或很少几种业务,因此,总得来看,接入网领域设备数量众多,占…  相似文献   

5.
接入网简介     
陈肇基 《电信快报》1998,(10):14-17
随着全球信息业的高速发展 ,电信业务已从传统的电话通信向全新的业务领域拓展 ,尤其是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及多媒体通信的市场需求 ,对现有接入网的接入能力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加快建设接入网 ,既是电话业务发展的需要 ,也是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和未来个人通信的需要。本文简述各种有、无线接入网 ,着重介绍无线接入网 ,并对移动无线接入系统中的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卫星移动通信综合网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农村通信的现状,结合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未来农村市场的需求,提出了采用接入网技术的几种接入方式在农村的应用及其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型光传输多业务接入设备是在基于PDH技术的接入设备多年生产和应用经验基础上开发的新设备。新型接入设备是基于SDH技术实现的多业务接入设备,但又不同于市场上一般的用SDH专用芯片的接入设备,它只选用接入网设备所需要的一部分S D H标准,而不是全部作为设计基础。可以这样认为,它是一个兼顾了SDH技术优点的高端的PDH接入设备的最佳替代者。新型接入设备支持的业务和组网能力电信运营商不断开发和提供新的业务,对接入网提出了多业务接入的需求。新型接入设备不仅能有效支持传统业务接入,而且还能有效支持迅速发展的新业务接入,对…  相似文献   

8.
需求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接入网市场发展的两大原动力。包括视频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快速应用,使人们对接入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高带宽接入的实  相似文献   

9.
接入网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最先一公里”的网络,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是城域接入网综合化的最大驱动力。在核心网趋向传送层和业务层独立发展、分别优化时,网络边缘接入层却趋向融合,允许多协议多业务综合接入,能以最低的成本灵活可靠地支持各种业务接入,扩大覆盖,适应全网的结构演变趋势。综合接入网有很多解决方案,运营商应综合考虑网络技术是否成熟可行、组网是否灵活并具有拓展性、建网成本是否具有经济性、网络和设备是否利于管理维护以及市场竞争策略等各种因素进行选择,为大客户提供综合业务、统一接入、统一维护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蓝玉灿的《新运营商大客户业务接入方案分析》一文对新运营商发展大客户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对几种大客户接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运营商选择接入方案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据通信》2004,6(12):66-66
2004年中国国际通信展,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通信接入设备及接入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本次通信展上全面展示了基于软交换、电路交换、CDMA/GSM等多种接入方式的八大系列通信产品和“虚拟运营”、“专网通信”、“集团用户接入”、“无线公话超市”、“宽带/窄带综合业务接入”等经典接入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多业务接入平台技术,介绍了此项技术的系统构成。通过对多业务接入平台在汇聚式平台和大客户专网中的应用分析,结合目前接入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多业务接入平台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多业务接入平台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接入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WIMAX标准通信技术与接入实现,详细描述并分析了当前WIMAX标准中的安全机制及其漏洞分析。在230MHz电力专属频段构建Wi MAX通信系统,提出内嵌独立的数据加密算法确保通信安全设计方案。实际使用表明230MHz电力专属频段Wi MAX系统适合电力通信需求,其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王东 《通信技术》2013,(1):76-78,82
随着通信业务带宽需求的不断提高,通信网络已从传统的铜线接入向光纤接入演变。EPON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结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使用点对多点的网络结构,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通信方式,是一种非常适合传送IP业务的高带宽接入网技术。基于此,分析了EPON服务质量机制及实现原理,对有关设备如何实现服务质量的配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设备参数的配置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用户接入网(AN,简称接入网)泛指用户网络接口(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间实现传送承载功能的实体网络,是从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之间的实施系统,主要连接的相关设备包括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接入业务的特点,接入网提供多种标准接口。 接入网是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以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使用户获得话音、数据多媒体、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 一、铜线接入技术 到目前为止,铜线技术仍然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在通信网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的铜线接入方式适用于话音及…  相似文献   

15.
1 光纤接入网特点 由于铜线接入网受一些不可克服因素的限制,这使得信息高速公路在用户接入段形成了“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想到了光纤,毫无疑问,光纤是接入网的理想传输媒介。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订了接入网改造和建设计划,加快研制接入网设备,逐步用光纤取代铜线。由此,光纤接入网得到了迅速发展。光纤用于接入网,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光纤接入网能满足用户对各种业务的需求。人们对通信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打电话、看电视以外,还希望有高速计算机通信、家庭购物、家庭银  相似文献   

16.
IONE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是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为适应中国接入网市场的建设特点和话音业务的发展要求,推出的新一代综合业务接入设备。IONE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采用新一代综合业务接入设备,可以针对接入网宽窄带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兼顾向NGN的演进,提供快速而经济的综合业务布点手段。IONE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IONEMX9000和用户侧设备IONEAX6000。可以与SDH/MSTP/IP等各种承载平台充分融合,为用户提供宽窄带综合接入。港湾网络IONE综合业务接入网整体解决方案见图1。1.宽窄合一同框混插IONEMX9000为机架式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交换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为基础,支持端到端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各类增值业务的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接入网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业务需求,提出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主要结构和城域传输网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在令人们眼花缭乱的通信体验背后,电信运营商的接入承载网络面临着不断升级、替换、改造的压力。网络演进要求接入网从支持单一的业务网演进为支持多种业务网的接入传送平台,特别是多媒体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接入,这是接入层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接入网的光纤接入网将是用户接入  相似文献   

19.
WIMAX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WiMAX已经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丈中从高速发展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出发,阐述了WIMAX技术及其应用状况,主要对WIMAX应用特点、WIMAX组网模式和典型应用方案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这种技术业务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交换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为基础,支持端到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各类增值业务的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接入网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业务需求,提出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主要结构和城域传输网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