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彦新 《网友世界》2014,(9):127-127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复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文化生态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文化生态建设中要与世界文化生态相适应,坚持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新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兵 《网友世界》2014,(8):89-90
校园文化建设在现代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之一。大学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文章从分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学生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入手,分析了目前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话语空间建构具有树立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激发全体成员校园文化建设热情、提供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保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话语空间构建的相关因素的分析,试就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话语空间建构的策略问题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4.
跨境民族是指居住地"跨越"了国境线,但又保留了原来共同的某些民族特色,彼此有着同一民族的认同感的民族,对于跨境民族文化中涉及到的文本分类问题可以看作领域文本细分类任务,但是,目前面临类别标签歧义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融合领域知识图谱的跨境民族文化分类方法.首先把知识图谱中的知识三元组通过TransE模型表示为实体语义向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优化大学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全面提高大学 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的改革和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大学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分析校园文化内涵的基 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新形势下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 学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 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等途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数字化建设的推进,网络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有着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越来越被更多的人关注,大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让在高校学习的莘莘学子们摒弃网络的糟粕,真正受益于校园网络文化,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 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校园在构成上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发展上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在功能上具有导 向性和渗透性。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强化道德素质,增强政治素质,深化业务素质,促进身心素质。创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凝聚力量,全员参与;系统设计,长远规划;锐意创新,寻求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大学校园文化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大学校园文化以人为本、多元文化交叉融合及崇尚个人主义等特点,概 括了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空前活跃、环境期待改善和大学生活复杂多变的现状,提出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国大学建 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启示:一是明确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目标,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机制,三是开展多元自主性校园 文化活动,四是弘扬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独具特色的治校风格和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普遍应用使人们沟通的界限越缩越小,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下,现代商业设计的风格也日趋国际化。如何能在"全球化"的设计中寻求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创作经验为中国本土化的商业设计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其地位和影响日益突出。以和谐校园与大学网络文化的内在 关联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网络文化建设是占领宣传思想文化新阵地、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大学网络文化有 利于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构建和谐共进的大学校园内外各 种关系。但是,大学网络文化也会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师生精神生活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和冲击,因此,大学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要 建立资金、制度、人才和理念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思想对建设大学校园生态文化 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应汲取传统生态思想,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维度,探索构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韩明霞 《网友世界》2014,(16):54-54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产物,由于每一个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基本生产方式不同,各种社会文化的特质也就千差万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二者都是世界体育文化中两支艳丽的奇葩,都属于人类共同的财富。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民族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对于我们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特质,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从、效法实践着"道法自然"等传统哲学思想,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所体现的自然现象、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三个方面的文化元素提炼,运用色彩搭配、聚集图形、文字分解重构、图形同构、意象联想等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进行应用实践,是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创新发展,也是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化社会学原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同民族的人类行为中多多少少会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同时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它别的社会所没有的,所以不同的社会与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现在,艺术作品独特的文化个性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性就体现的尤为重要和可贵。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融汇日益频繁和广泛,以及纷繁的外来文化成果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对于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差异性探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并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互联网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校互联网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白宁  汤波 《网友世界》2014,(17):182-182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构建需要以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多样性为前提和动力源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又为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而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必然是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尊重和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因此,应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为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奠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岩 《网友世界》2014,(17):202-202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全球化也在影响着中国。如何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效输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建设好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显得极为紧迫。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坚持以人为本,以此为途径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结晶,如何挖掘中国本土文化背后的内涵,结合现代设计手段进行创新,提高中国本土文具设计的软实力,实现中国文化输出,是中国文具设计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春节文化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论是国内华人还是海外侨胞,都对这一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认同感。文章以中国春节文化为视角,对现阶段礼品文具的设计展开论述与探讨,以期让消费者在使用文具的同时,体验到浓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将"雷州石狗"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儿童书籍设计中,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雷州石狗"与儿童书籍设计相结合以实现创新。旨在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把"雷州石狗"传统文化美育教育融入儿童书籍的互动式设计中来进行设计创新,以设计符合现代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的儿童书籍,打破传统儿童书籍设计局限,设计出能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得快乐,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并不断接受传统文化美的教育的书籍,从而培养青少年儿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