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出台再就业新政策北京市日前出台新政策,用经济手段促进和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内部改革进程的加快,北京市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多。北京市劳动部门提出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三大就业方针,积极运用经济手段促...  相似文献   

2.
毕业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如何应聘?这是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经常提出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看法。一、走出择业心理困惑当前,不少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误区,如择业观念滞后、期望值过高和短视等。帮助学生走出这些困惑.对于他们毕业后的正确择业意义重大(-)转变择业观念由国家安排分配.是传统体制下学生就业的一种常现做法。然而,我国“九五”期间就业指导方针发生变化,就业不再以国家安排为主,学生毕业后是双向选择,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就业。这意味着:()学生从此告别计划分配,失去“铁饭碗”…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由“统包统分”转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观察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许多大学生仍然对就业现状不了解、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清,择业要求不符合实际,就业期望值较高。“城市情结”就是大学生择业中的一个认识误区,本文通过剖析大学生“城市情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劳动部提出五年中建立新型劳动制度我国将在“九五”期间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制度的步伐。“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及劳动安全卫生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大学生的选择性失业与就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某些大学生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的选择性失业尤为突出,其择业观念和择业预期严重脱离实际,多种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文章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的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得到了高等学校的普遍认同,并正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统包统分”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实际上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毕业生必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听从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就业方针和毕业生就业政策有了重大变革,大学毕业生被推上了市场化就业的轨道。为此.各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教育机构,为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开设各种讲座,组织“双向选择”招聘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一些高校还将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所有这些为大学毕业生成功择业提供了便利。尽管如此,只要认真审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我们便会发现,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还有诸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的局限性及其成因作一简要分析,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为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作为主观内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它包括个人综合素质、择业心理、求职方法等三个主要方面。大学生应确立主体意识 ,从自身着手 ,通过多种途径完善个人因素 ,争取就业成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经过几年高校学习,毕业前夕都面对一个择业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改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分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人才市场来解决就业问题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天地,也是毕业生参与社会竞争的一次机会。近年来,高校招生“扩招扩限”,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从我院近几届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经验和教训来看,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应该思考和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分析和认识自我,端正态度,摆…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因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为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作为主观内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它包括个人综合素质、择业心理、求职方法等三个主要方面。大学生应确立主体意识,从自身着手,通过多种途径完善个人因素,争取就业成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前置就业调研并分析调研结果,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包括个人认识、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及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因此,需提高重视度,完善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咨询,建议从多路径进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并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择业就业,成为有尊严的劳动者,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指导教师的自身工作实践感受为基础,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念转变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针对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转变择业观念、实施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强化服务职能等具体工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社会、学校、学生等诸方面应该如何转变择业观念和切实解决好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对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选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进行改进和调整,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开设职业指导课是帮助学生走上职业道路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在对将要就业的学生的学历、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职业需要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和就业的过程。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学习与职业选择关系密切。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应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对学生实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一年级开设择业指导课,二年级开设创业指导课,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困难家庭学生就业的理念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毕业前的计划、求职途径选择、就业单位选择、择业的考虑等方面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理念,提出了重视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加强求职择业指导工作;开设绿色通道,解决后顾之忧,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自信心,战胜自卑心理;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建立“特殊群体”档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我校按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的主导思想,制定了“全校抓、全力抓、全年抓”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导,创新体制,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大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全力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取得了突出成绩,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4%,专业对口率在91%以上。  相似文献   

17.
解读《就业促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促进法》的基本精神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就业法定为各级政府的重大责任;坚持就业平等,反对就业歧视;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周到高效的服务。其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了我国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诸如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人,政府促进就业等等;二是把经多年实践证明对扩大就业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就业政策,用立法形式肯定下来。《就业促进法》制定的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及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失业存在,加之新生劳动力高峰的到来,就业问题已不仅是一个劳动者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笔者通过对武汉市就业情况的全面分析,结合全国乃至世界上缓解就业压力的经验,针对性地提出武汉市缓解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成倍增加,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同时,大学生择业存在着地域集中和行业集中的特点。从经济学和政治学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于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提出社会保障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并得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择业的政策建议,以促使大学生理性择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大学生就业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发迹这种就业方式,推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本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方式的改革、存在的问题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