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和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民和盆地是一个油、煤、气共生的盆地,其原油属中等密度、低粘度、低硫高蜡较轻质油,具饱和烃含量高(占原油的60%~80%)和C27甾烷含量低、C29甾烷含量高等特点。指出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油页岩、碳质泥岩及煤为主要烃源岩,上侏罗统享堂组及下白垩统河口组砂岩为主要储集岩。通过饱和烃气相色谱、甾烷、霍烷、生物标记化合物等的对比表明,民和盆地原油与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有较明显的亲缘关系,因此认为民和盆地的原油主要来自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  相似文献   

2.
查干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查干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原油属低密度、低粘度、低硫中蜡轻质油,具饱和烃含量高(占原油的80%~90%)、C27甾烷丰富等特点。该凹陷发育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二段和苏红图组一段两套烃源岩。甾烷ααα(20R)C27/C29比值,类异戊二烯烷烃Pr/Ph,Pr/nC17比值及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均显示原油与巴音戈壁组二段的白云质泥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而与苏红图组一段深灰色泥岩亲缘关系不明显。因此,查干凹陷的原油主要来自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二段的白云质泥岩。  相似文献   

3.
八面河地区古潜山具有东营凹陷牛六,广利洼陷、青东凹陷多个油源区供油,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四上段、孔店组、石炭-二叠系多套生油层系供油,次生和自生多种油气源类型供油的复式油气田油源特征。通过油源对比,首次提出该地区新角7潜山奥陶系原油来自牛六洼陷孔店组二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的油气勘探呈现良好态势,但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通过对烃源岩、原油和油砂样品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开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研究,以期明确原油油源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银根组烃源岩TOC平均为4.69%,Ro平均为0.62%,Pr/Ph值平均为0.34,伽马蜡烷指数平均为0.36,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极高、以Ⅰ型为主、低成熟烃源岩,具有以水生生物输入为主的生源特征和强还原、微咸-半咸水、水体分层的沉积古环境。下白垩统苏红图组烃源岩TOC平均为1.04%,Ro平均为0.75%,Pr/Ph值平均为0.99,伽马蜡烷指数平均为0.28,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好、Ⅱ1-Ⅱ2型、低成熟-成熟烃源岩,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源的生源特征和还原、微咸-半咸水的沉积古环境。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烃源岩TOC平均为0.91%,Ro平均为1.31%,Pr/Ph值平均为1.18,伽马蜡烷指数平均为0.24,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中等-好、Ⅱ2-Ⅲ型、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源的生源特征和弱还原-弱氧化、微咸-半咸水的沉积古环境。无论是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还是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巴音戈壁组原油与巴音戈壁组烃源岩的相似程度极高,且有别于银根组和苏红图组烃源岩,表明巴音戈壁组油藏的源岩主要为巴音戈壁组烃源岩。延哈2井原油和延哈3井原油来自于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差异导致2个原油样品在成熟度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研究区巴音戈壁组油藏具有"近源成藏、侧向运移极为有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油源对比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及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为进一步认识大港油田唐家河地区的勘探前景,开展了唐家河地区中浅层原油及中深层烃源岩的有机地化特征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原油与原油、原油与烃源岩对比,明确了唐家河地区中浅层各层系原油来源于深层沙三段及沙二段烃源岩,而沙一段和东营组的烃源岩贡献不大。认为唐家河地区沙三段烃源岩是该区油气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冀中地区凝析油、轻质油油源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凝析油、轻质油和生油岩、煤的轻烃分析及Ⅰ、Ⅱ、Ⅲ类干酪根和煤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资料,进行了油/油、油/岩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苏桥—文安地区石炭-二叠系和奥陶系的凝析油、轻质油中芳烃和环烷烃含量高,正构烷烃相对含量低,石蜡指数和庚烷值低,甲苯与正庚烷比值大于1.0,与煤系有机质特征相似,主要来自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根据庚烷值及饱和烃碳同位素推断,它们的生成和排出期为R_o=0.80—1.20%。其它地区的凝析油、轻质油轻烃组成特征与此相反,与下第三系Ⅰ、Ⅱ类生油母质特征相似,主要来自下第三系成熟度较高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7.
孙虎—前磨头地区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虎-前磨头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东南角,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及演化特征决定了其对油气生成和保存并十分有利。主要的油源层为沙三段和孔二段,局部地区沙四段具生烃能力。孔二段和沙四段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尽管成熟度较高,但生烃潜力有限;沙三段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类型较好,但成熟度较低。烃源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勘探前景不佳。  相似文献   

8.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丽水凹陷a井原油异构烷烃含量极高,b井原油富含环烷烃,c井原油环烷烃含量相对较高;原油碳同位素以a井最轻,b井最重,c井介于二者之间;各井原油的伽马蜡烷含量较高,五环三萜烷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含量也较高,以规则甾烷为主,重排甾烷含量很低。通过与凹陷内3套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丽水凹陷原油均有月桂峰组烃源岩的贡献;a、c井原油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烃源岩,但其烃源灶区可能不同;b井原油是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生成烃类的混合产物,其中高碳数烃类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烃源岩,部分来源于灵峰组烃源岩,中低碳数烃类来源于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志丹地区生油层有机质丰度、镜质体反射率Ro、奇碳优势、异戊间二烯烷烃、全烃色谱分析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得出该地区有多套具有生烃能力的烃源岩,成藏原油具有多个来源。从区域上看,长7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是区内主要生油层,主要由深湖-半深湖相的泥质岩组成;岩性主要为黑色、深灰色的油页岩、泥岩及页岩。该套地层区域分布稳定,在研究区厚约40 m,有机质丰度高(3%~5%),生烃母质类型较好(Ⅱ型),生油气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巴楚—麦盖提地区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区。玉北地区玉北1井在奥陶系鹰山组测试获25.2 m3/d的海相工业油气流。玉北奥陶系油藏与巴什托(普)油气田的原油是否同源是困扰该地区油气勘探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玉北1井、巴什托(普)主要油气藏(田)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油—油对比、油源对比等综合分析,并类比塔河奥陶系原油进行了巴楚—麦盖提地区主要油气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分析。综合研究认为玉北地区奥陶系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塔河奥陶系原油相近。通过烃源有机相类比,认为玉北地区奥陶系原油可能来自塔西南地区中下寒武统斜坡相烃源岩;巴什托轻质油推测主要来自盆地—陆棚相寒武系烃源岩,部分来源于海陆交互相石炭系。  相似文献   

11.
12.
准噶尔盆地东部油区石炭系原油探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油区原油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在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内识别出了新的一类原油,由甾萜烷的特征推测它来源于严地泉组以下的石炭系。  相似文献   

13.
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评价及油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近几年来对渤中坳陷烃源岩的研究认识到东下段存在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的中等一很好的成熟烃源岩,其中好—很好的烃源岩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东下段有效烃源岩厚度大。但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表现为坳陷的南部优于北部,东部优于西部。东下段源岩生成的油气的分布与东下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4.
黔西北地区下古生界盖层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西北地区与四川盆地同为刚性稳定基底,对比四川盆地钻探实践,黔西北地区仅保留中、下含油气系统,对黔中地区而言,有现实意义的只有下含油气系统.下组合盖层中以娄山关群膏质岩和金顶山组、牛蹄塘组泥岩最为重要,它们是保持勘探潜力的关键因素,构成整体封盖.特别是晚期经历了多期、多次构造运动,娄山关群膏质岩仍能完好保存,对下含油气系统构成整体封盖,发挥压力封闭作用;泥岩盖层亦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能,突破压力大于15.97 MPa,属Ⅰ类盖层.研究表明,黔西北地区压力封盖仍存在可能性,这是因为黔中隆起晚期抬升幅度虽较大,但-C1—-C2-3整体封盖系统未被破坏,与威远气田类似,仍具有效封盖功能.在封存有效的前提下,成藏最有利部位是黔中隆起主轴大方—金沙构造带及其南北两翼斜坡部位.  相似文献   

15.
王府凹陷油源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府凹陷青一段泥岩为最好生油岩;青二、三段为较差生油岩。与朝阳沟原油和三肇凹陷原油相比,本区原油具有低芳烃、低Pr/Ph、高(C_(21)+C_(22))/(C_(28)+C_(29)),碳同位素偏轻。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C_(29)甾烷(20S)/(20S+20R)为0.51~0.54。油源对比认为原油来自本区青一段泥岩,原油在凹陷内可以从中心向边部作长距离运移。  相似文献   

16.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7.
原油轻烃反吹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程序升温进样(PTV)和切割反吹色谱分析技术对原油C15及以前的轻烃组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压力(P1,P2)、变压时间和变压速率等进行优化选择,在切除中—重质烃类物质、保护分析柱的同时实现了轻烃组分的快速分离分析,几个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都优于GB/T18430.1—2001和美国1998ASTM:D5134—98的要求,分析结果稳定可靠,轻烃指纹参数和正常色谱分析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应用此方法对准噶尔盆地部分原油样品进行了分析,轻烃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清晰地反映了油样的同源性和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发现贵州松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硅质岩中存在一种微型的硅化管状生物化石。该化石残片以管壁多孔为特征,管体直径仅有470nm左右。该化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海绵动物的一些特征,是一种新的物种类型。烃源岩的发育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所发现的可疑管状化石可能揭示出当时水体中富含生物,这有助于解释硅质岩中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值。遵义牛蹄塘组底部硅质岩形成于受热水影响的深水陆棚沉积环境,这是烃源岩形成的有利沉积相。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分析辽河滩海地区原油密度、粘度与深度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原油物性在该地区变化的数据模型和完整变化的地质剖面。通过对总体井位和不同层位原油物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统计并绘制出图像,对比拟合曲线,得出结论:原油物性在剖面上随深度增加,密度和粘度均增大,不同层位的具体变化趋势有差异性;在平面上以生油源为中心,原油物性呈环凹分布,即自生油源向四周,原油粘度与密度呈环型有规律地减小,也符合平面上油气富集带围绕生烃洼陷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