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脱硫灰渣制备生态水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南 《河北化工》2009,32(7):16-17
在少量金属盐激发剂作用下,利用脱硫灰渣等固体废弃物制备生态型胶凝材料。通过调节激发剂、调整剂的用量、脱硫灰渣和矿渣的配比,研究各因素对水泥抗压强度及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剂可以激发脱硫灰渣的活性,其用量对强度影响最明显,矿渣和脱硫灰渣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综合性能,当矿渣与脱硫灰渣比为60:40时具有最佳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油焦脱硫灰渣用作水泥调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石油焦脱硫灰渣用作水泥缓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焦脱硫灰渣主要舍无水硫酸钙、氧化钙和碳酸钙,单独使用作水泥缓凝剂会使凝结时间明显缩短.与单掺脱硫石膏标准样相比,石油焦脱硫灰渣与脱硫石膏双掺用作水泥缓凝剂,其凝结时间变化不大,强度相近,与减水剂相容性较好.石油焦脱硫灰渣与脱硫石膏双掺用于混合材掺量较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缓凝剂,其强度等性能还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脱硫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脱硫灰的成分与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对脱硫灰渣的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影响脱硫灰渣利用的主要因素和资源化利用提出的建议,对脱硫灰渣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泽武  苏大雄 《化工时刊》2005,19(3):16-17,20
将UFAC脱硫灰渣经过物理改性(干磨和湿磨),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其在潮湿气氛下的低温脱硫能力,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温度、湿度和比表面积对灰渣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渣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系统分析阐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渣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综合利用方式,并推荐以烧结为主的脱硫灰渣利用方法.由此研制出了烧结砖、植料等产品,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灰渣综合利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鸿珠  周敏  邱贤林 《粉煤灰》2009,21(3):46-48
介绍了上海市脱硫灰渣排放和利用的详实数据,以及目前所开展的相关工作的进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n(KAS6):n(CaSO4):n(CaCO3)=1:1:14]加入脱硫灰渣组分脱硫时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改变反应温度、脱硫灰渣组分和钾长石粒径,热分解过程均受金斯特林格模型固膜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钾长石初始粒径的平方成反比;添加脱硫灰渣组分有利于降低表观活化能,有利于利用脱硫灰渣热分解钾长石生产钾肥.  相似文献   

8.
CFB脱硫灰渣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褐煤和烟煤为燃料的CFB脱硫灰渣进行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及矿物组成和火山灰性能试验,及用于建材行业的各项性能试验,为CFB脱硫灰渣在建材行业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2006,18(6):10-10
国家近年采已对二氧化硫排放严格控制,全国各大电厂脱硫设备相继运行,而电厂又一废弃物-脱硫灰渣不断产生。据悉,到2010年,国内脱硫机组总容量将达到40000-50000MW,即年产纯度85%以上的烟气脱硫85027吨,为及时掌握了解脱硫灰渣利用技术与信息,中国城乡建设粉煤灰利用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中国硅酸盐学会石膏专业委员会于11月15日在上海召开年会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燃煤电厂、石膏厂商、设计科研、设备制造商等单位百余名代表赴会.“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与分析”、“利用宝钢电厂脱硫石膏配制粉刷石膏砂浆的试验研究”等十余篇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宣讲,大会对脱硫石膏和石膏制品的生产工艺,设备亦作了介绍,并组织去宝钢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参观,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脱硫灰渣用作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同一厂家的三种脱硫灰渣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厂家的三种脱硫灰渣性能差异较大,但当掺量不超过7.0%时,与水泥熟料、石膏等共同粉磨制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力学性能以及体积安定性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酚基釜残深拔后的固体残渣利用问题,对酚基釜残残渣进行成分分析并用热转化的方式对残渣进行资源化与无害化利用研究。分别以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中低温煤焦油XJ和中低温煤焦油YN酚基釜残为例,在15 kPa,270和300℃条件下对其进一步深拔,收集2种釜残深拔后轻组分和釜内残留重质残渣。采用液质联用仪(LC-MS)、XRD、XRF和元素分析仪等手段,分析轻组分、釜残深拔残渣的重碳有机化合物和灰分组成;通过无氧热解的方法,对酚基釜残残渣进行热转化,分析热解产物形态和成分,并对深拔残渣进行N掺杂以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结果表明,采用酚基釜残深拔残渣制备多孔活性炭材料可用于CO2吸附,CO2最大吸附量可达2.94 mmol/g。基于上述初步研究结果,初步提出酚基深拔釜残资源化与无害化利用的可能途径,为后续工程化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2.
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特性的基础实验研究,主要为温度对液化残渣干馏产物产率及性质的影响,给出了部分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特性基础数据,可为液化厂液化残渣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段劲生  孙明娜  张勇  胡本进  高同春 《农药》2007,46(7):442-446
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去除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农药残留去除中应用的微生物、降解酶、工程菌、植物等生物降解,夹带、超声波清洗和电离辐射等物理方法,水解、氧化分解和光化学降解等化学方法等。并对各自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其中化学方法研究较多,且降解效果好,但可能带来二次污染,甚至把无毒或低毒物质变成有毒或毒性更大的物质;物理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可能影响农产品的品质;而生物降解无毒、无二次污染,但获得具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生物难度较大。同时提出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去除必将从单一途径向多种途径并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醇提中药渣、废弃活性焦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并利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其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醇提中药渣燃烧是挥发分和少量固定碳连续燃烧过程,而废弃活性焦燃烧主要是固定碳燃烧的过程;醇提中药渣比废弃活性焦具有更好的燃烧特性和更低的活化能。采用TG-MS联用分析仪对比研究醇提中药渣及其混合物的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结果表明,废弃活性焦的加入对醇提中药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有明显的吸附还原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与废焦相比,混合物反应活化能随着中药渣比例的增加而变小,表明添加中药渣能提高废焦的反应活性,促进其燃烧。利用热重分析预测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质可靠,对醇提中药渣与废弃活性焦共燃处理的技术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中药渣热解特性与组成结构的关联,本研究以10种典型植物类中药渣样品为原料,分析了其组成结构以及有机组分,并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其热解失重特性,通过对中药渣原料特性与热解过程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探讨影响中药渣热解过程的物性因素以及关联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渣均检出较高含量的N、S,根类样品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叶类样品的木质素含量较高。叶类、茎秆类以及种子类中药渣样品热解脱挥发分能力较差,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得到热解活化能基本在100 kJ/mol以内;而块根类中药渣样品热解脱挥发分能力较强,活化能高于110 kJ/mol。其中,山药样品热解脱挥发分能力最强,热解活化能为169.83 kJ/mol;青蒿叶样品热解活化能最低,仅64.32 kJ/mol。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影响热解脱挥发分和热解活化能的主要物性因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可用于预测中药渣热解脱挥发分能力与热解活化能。  相似文献   

16.
从铜浸出渣中浮选回收元素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查了适合浸出渣中元素硫浮选回收的理想工艺参数,并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最终精矿的元素硫品位达到56.08%,为铜浸出渣的合理利用探求了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节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在蛋白质功能预测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研发工具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蛋白质功能预测是如何改变药物开发进展的,具体包括:基于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注释转移、序列基元和模式增加了注释转移的说服力、3D结构信息可以精炼注释转移、亚细胞定位、翻译后修饰、结合位点和功能残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煤液化残渣产生背景、概念及性质,综述了国内外在煤液化残渣性质及其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对于中国的煤化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One possibilit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he by-products generated in the viticulture industry can be their densification for subsequent use as a solid biofuel. In this work, washed grape pomace has been considered due to its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Since it could show problems in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 other by-products such as pyrenean oak residues, with good pelleting properties and available in this region, are also used.So that, sampl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rom both residues were densified by means of a flat die pelletizer, obtaining pellets of 6 mm diameter. The densifi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the proximate and ultimate analyses, heating value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urability or bulk density. Also, the combustion profile of the pellets was studied by thermogravimetry and inorganic emissions such as sulphur dioxide and nitric oxide were considered, by means of coupled mass spectrometry (TG-MS).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both residues show good characteristics for their densification and manufacture in pellets. Also, they show good phys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for its use as biofuel, as well as its different blends.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give a more efficient energetic use to both residues.  相似文献   

20.
两段式回转炉热解菜籽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菜籽饼的工业分析,发现挥发分比例较高适合对其热解利用,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分析了厨菜籽饼的热解特性,提出了菜籽饼两段式热解转化利用的思路。在回转炉中对菜籽饼进行热解反应并分析了500 ℃下固液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发现固液产率较高,焦油及焦炭品质较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为菜籽饼大规模地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