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山东德州市的降水特点、水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雨洪资源控制利用的潜力,进而从工程建设、管理调度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德州市雨洪资源控制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转变观念加强雨洪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雨洪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从水资源的开发程度着手。讨论了雨洪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指出加强雨洪资源的管理,除了要具备有效的工程设施外,还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强有力的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和汛期雨洪水大量流失矛盾的不断深化,充分、合理的利用雨洪资源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而雨洪水水质的预处理是实现雨洪资源有效利用的首要前提。综合整理了国内外雨洪水水质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并以北京平谷盆地为例,综合不同类型的雨洪资源水质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水质管理措施,为雨洪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雨洪资源化利用,即把汛期降雨形成的、可能造成洪水灾害的地表径流蓄积在水库或低洼蓄滞洪区,减轻汛期防洪工程或保护区的防洪压力,待旱季需要时,重新利用汛期蓄积的洪水资源的洪水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与防灾减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分析杭州市多年洪水和旱情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杭州市雨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雨洪资源化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许多平原地区只有利用丰水期的河流洪水才能缓解缺水状况,然而由于洪水灾害属性的存在,如何降低甚至避免洪水灾害风险便成为现阶段洪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水资源开发与风险事件发生的一般过程:洪水资源开发的规划、事前预案及实时操控3个阶段出发,基于平原地区洪水资源利用的方式与特点,对其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因子进行了识别,建立了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长期规划回避、事前预案降低、实施过程控制"的河流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沧州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本地的水资源危机.文中针对沧州的现状,通过水文资料的分析估算了沧州地区的雨洪资源量,并调查分析了沧州地区的工程拦蓄能力,探讨了综合利用雨洪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沂沭泗流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降水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水旱灾害频繁,已成为流域内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效利用流域内汛期多余洪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沂沭泗流域内已经初步构建了雨洪资源利用体系,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洪水资源调度和利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雨洪资源利用的新理念,提出利用雨洪资源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雨洪资源利用是预防城市洪涝灾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条科学、经济、必要的途径。以郑州市雨洪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累积距平法根据郑州市1951—2017年的降水资料对郑州市降水特性进行分析,其次根据郑州市2001—2017年的径流资料对郑州市径流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综合径流系数法、经验公式法、不同下垫面类型分析法对比分析郑州市雨洪资源的利用潜力。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市雨洪资源的利用潜力约为6.85亿m~3,可用量约为2.41亿m~3,郑州市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实现雨洪资源化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暴雨洪水既是必须防御的自然灾害,又是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是当务之急。实现雨洪资源化的主要措施是:搞好水土保持,增加林草植被;调整种植结构,巧用雨水润田;充分利用各类工程设施集雨蓄水;增加河渠串联工程,统一调蓄洪水;完善分洪滞洪工程,搞好调洪补水;通过科学调度,实现保安全、多蓄水。河北省应用上述措施,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环现状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分析了玉环水资源紧缺的特点和原因,同时还对现状水资源供需进行了平衡分析及对未来需水量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解决玉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在"开源、节流和治污"的观点,并对此观点进行了阐述.文章同时还指出,要实现玉环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就必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来实现,努力建设一个节水型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短期降雨预报精度的模糊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更好地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探讨利用短期降雨预报信息来指导水库的实时调度,在总结常规的短期降雨预报精度分析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可能性-概率风险的方法进行短期降雨预报精度分析,以白龟山水库的短期降雨预报精度分析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可能性-概率风险概念简单,数学逻辑清晰,计算简便,特别适合于因历史数据少而形成的小样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山丘区极端降雨事件多发,降雨强度与量级不断突破区域历史极值,同时叠加山丘区脆弱环境和强人类活动影响,山洪形成及演进致灾成因复杂多变,由此加重了暴雨山洪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具有显著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其形成发展是山丘区环境孕灾承灾因子复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山丘区局地气候独特,地质地貌类型众多,溪河水系复杂,人类活动影响突出,大量重大山洪灾害事件表明,极端降雨诱发的山洪过程及致灾特征各异,给山洪灾害预报预警防御造成极大困扰,山洪灾害研究仍是当前重大自然灾害防控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我国山洪灾害研究多偏重于雨水情时空变化规律,着重研究降雨影响的山洪洪水淹没特征,据此推算山洪灾害防治区的临界雨量/水位阈值,在山洪灾害防治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山洪灾害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数总体显著下降。然而,受山丘区降雨特征、下垫面组成、溪河形态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山洪洪水形成演进时常挟带大量泥沙,从而表现为山洪水沙、山洪泥石流等物理过程,导致的局地冲毁、淤埋、淹没等致灾成因及阈值与山洪洪水致灾也存在本质差异,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重大山洪灾害事件多发的主要原因。针对极端降雨诱发多类型山洪形成演进与强人类活动复合作用致灾防御难题,拟利用气象学、水文学及河流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现场调查、物理实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传统单一的山洪洪水灾害研究扩展为全类型山洪灾害(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研究,开展全类型山洪引发的冲毁-淤埋-淹没等复合致灾研究,系统探究我国重灾省区重大山洪灾害事件的强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剖析极端降雨与强人类活动复合作用下多类型山洪形成及其演进致灾范围、规模特征,揭示气象水文溪河响应与强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类型山洪灾害致灾成因,建立气象水文水沙动力过程模拟方法,辨识山丘区流域全类型山洪冲毁-淤埋-淹没风险,提出不同类型山洪灾害易发区识别方法,构建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灾害分区分级多指标预警防御方法。该研究有利于提升我国山洪灾害理论技术研究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洪水调度系统是以水自动测报系统工程为基础,把降雨、水位、流量等水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实现水库实时、快速地生成调度方案和交互方案,对水库的综合利用目标进行优化调度,提高防洪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山区河流受地形地貌及降雨过程影响,洪水具有显著的陡涨陡落过程,这种短历时陡涨过程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的有效安全转移时间,给山洪灾害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山洪预警预报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水位预警和雨量预警。由于山区洪水历时短且监测站不足,水位预警在国内应用较少,传统流量反推法常以雨洪同频计算预警雨量,预警结果多出现漏警,不能满足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求。为提高暴雨山洪的预警精度及预警时长,提出了基于洪水上涨率判定法和实时累积雨量法两种计算预警指标的新方法。以四川省金沙江支流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根据预警准确性及预警时长对三种预警方法的效果,探讨了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预警精度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的预警效果;洪水上涨率判定法的预警精度较高,但该方法的预警时长受洪水涨退特性影响,对延长预警时长有一定影响;采用基于小流域场次洪水与降雨过程变化关系的实时累积雨量法其结果均未出现漏警,且有效延长了预警时长,若以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30分钟为准,提出的新方法延长预警时长基本超过30%,满足预警要求。因此,建议在设定累积雨量阈值的基础上结合洪水上涨率进行灾害预警,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山洪灾害的预警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防汛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济南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防洪问题日益突出, 在广泛收集济南市地理数据、工情数据、历史水雨情数据和灾情数据基础上,建设水雨情自动采集系统和防汛信息数据库。研究城市洪水仿真模型,预测河道洪水演进过程和低洼地区积水状况。建设了城市洪水预案库,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汛情提供参考,研究汛情简报自动生成和预警发布机制。基于上述研究,开发了济南市防汛GIS平台,实现实时预报洪水过程及可能造成的淹没情况,为快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极端暴雨山洪灾害频发,显著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科学认识暴雨山洪形成过程,揭示受灾地区致灾机制,构建符合区域特征的山洪灾害预警体系,以四川省屏山县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及基础资料,从地区降雨特性、洪水陡涨过程及人类活动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此次暴雨山洪的灾变响应过程,以及采用水位流量反推法和洪水上涨率判定法计算山洪灾害预警指标阈值。结果表明:此次山洪灾害成因主要在于上游马边县地区短时强降雨导致下游屏山县中都镇河水陡涨,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转移时间;当地居民围滩造地侵占河道,减少了行洪面积,属于典型的地区强降雨与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的突发性暴雨山洪灾害;对比上述两种预警方法的结果,发现水位流量反推法预警精度稍差且多次出现漏警,洪水上涨率法预警期显著延长,预警效果更为可靠。因此,建议中都河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采用洪水上涨率法和传统预警相结合,以流域划分模式构建马边屏山两县行政联合的山洪预警体系,可为该区域乃至其他类似山洪灾害频发地区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在河道上建设诸多水利工程,下游河道设计洪水受水利工程调蓄作用的影响会发生改变。文中在对滦河水利枢纽工程和洪水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洪水组成特性的分析比较确定了水库群下游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采用潘家口~滦县区间与滦县站发生同频率设计洪水、潘家口发生相应洪水的组合方式推求处理滦河下游滦县站的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影响流域中下游地势较低洼开阔,在台风暴雨过程中容易积水,存在大面积初始水深,出现较严重内涝的特点,建立考虑下游区域初始内涝水深的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数据和矩形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逼近黎曼格式及逆风守恒格式求解方程,并以戌浦江流域为典型,重点分析该流域存在内涝时上游水库发生溃坝的洪水演进特点.结果表明,溃坝洪水受下游初始淹没水深的顶托,下游区域的淹没水深并不是初始淹没水深和不考虑初始淹没水深溃坝计算所得水深的简单叠加,越往下游初始淹没水深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越大;如果在计算中不考虑初始淹没水深,将会明显错误地估计洪水所带来的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20.
洪流是泥石流水动力条件的主要来源之一,洪流引起的沟道物源体形成的水力类-侵蚀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较复杂,为研究一次洪水过程中,不同降雨类型对泥石流物源体的侵蚀-破坏过程的影响,利用自制大比例模型槽,通过降雨和洪水共同作用,以北京市南窖沟为研究对象,进行泥石流缩尺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测和描述,实时记录了物源体表面在发生面蚀、坡脚掏蚀和切沟侵蚀过程中降雨量和洪水流量的变化.根据物源体不同位置的含水率仪及孔隙水压力计的测试结果,研究了泥石流物源体随降雨和洪水作用的侵蚀-破坏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一次洪水过程中,3种雨型作用下,物源体发生切沟侵蚀破坏的洪水流量均小于洪峰流量;前期降雨作用降低了物源体破坏的累计降雨量;直接暴雨作用下土体未饱和就已发生切沟破坏.试验结果为判断泥石流物源体发生破坏的降雨量和洪水量提供了借鉴,对泥石流启动过程中雨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