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超高压处理对莲子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500 MPa高压处理莲子淀粉10~60min,使用流变仪研究了经不同超高压时间处理后莲子淀粉糊的流变特性。静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莲子原淀粉及经不同超高压时间处理后的淀粉糊均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其流变特性曲线可用Herschel-Bulkley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在相同处理条件下,莲子淀粉糊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超高压处理前后的淀粉糊均存在剪切稀化现象,具有明显的触变性;动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糊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 min处理条件下达到最小值。剪切结构恢复力试验结果表明,淀粉糊在经历低—高—低速剪切后较难恢复到原始结构。本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压处理后的莲子淀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使玉米淀粉糊化,处理压力为500 MPa及600 MPa时完全糊化所需保压时间分别为15 min和5 min,但400 MPa超高压处理30 min也不会使淀粉糊化。超高压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结构逐渐破坏膨胀,结晶结构由A型向V型转化,RVA黏度曲线峰值黏度逐渐消失。适宜条件的超高压处理对淀粉颗粒同时具有韧化和晶体破坏作用。其中,400 MPa超高压处理5~10 min时,淀粉颗粒内部韧化作用占优,因而表现为相对结晶度、糊化温度(T_o,T_p)及糊化焓增加,而RVA曲线峰值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发酵能够产生淀粉酶。为考察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对淀粉黏弾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加入1%(v/v)的蒙牛酸奶、完达山酸奶、伊利酸奶,并在37℃保温1小时;用流变仪研究发酵后玉米淀粉的流变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剪切流变曲线服从Herschel-Bulkley模型 (R>0.90)。屈服应力τ0、粘度系数k增加,流动指数n减小(n<1),显示发酵后的玉米淀粉仍然是非牛顿、屈服假塑性流体。震荡流变曲线显示添加酸奶的样品组的贮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均大于空白组、且均随着剪切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本项研究首次发现经乳酸菌发酵的玉米淀粉,具有更高的黏弹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微波辐射对蜡玉米淀粉糊进行改性.利用旋转粘度计对微波改性前后蜡玉米淀粉糊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蜡玉米淀粉糊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波作用对蜡玉米淀粉糊的流变特性有显著影响.蜡玉米淀粉糊为假塑性流体,经微波处理后,由于淀粉的质量浓度变小,粘度下降,致使蜡玉米淀粉糊的流动曲线趋向平直,有向牛顿型流体变化的趋势,且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功率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6,(11):6-9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表明,纳米纤维素为棒状,直径小于10 nm,长度在100~500 nm。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分析表明,纳米纤维素添加量为5%~20%时,普通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无明显改变,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和衰减值均随着纳米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淀粉糊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属"剪切变稀"体系。纳米纤维素添加量增加,普通玉米淀粉糊的表观黏度增加,体系稠度增大,淀粉糊的流动性降低。纳米纤维素可改变普通玉米淀粉胶的三维网络结构,使得体系被破坏后的回复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0.5%、1%和5%的NaCl溶液配成5%(W:V)的玉米淀粉悬浮液,在600MPa压力下处理5min,应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玉米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的程度降低.结晶度增大;5%的NaCl溶液能有效抑制玉米淀粉在超高压作用下的糊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次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5%(W/V)的玉米淀粉悬浮液经过450MPa压力保压5min处理后,再在相同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反复加压处理3次,淀粉样品经过抽滤、水洗、乙醇洗涤和干燥,得到多次高压改性淀粉,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每次处理的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果:450MPa压力下多次高压处理对淀粉的颗粒结构影响较小,但是一次高压处理后淀粉的结晶结构就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再次进行高压处理时,压力次数对玉米淀粉的结晶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对肌球蛋白-抗性玉米淀粉混合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添加质量分数0.6%抗性玉米淀粉(resistant corn starch,RCS)的鸡胸肉肌球蛋白(myosin,M)混合(M-RCS)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处理(100~400 MPa,10 min)对该体系凝胶保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硬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析M-RCS体系表面疏水性、活性巯基含量、流变特性及凝胶水分子横向弛豫时间的变化,探讨其凝胶特性的变化机制。结果表明:M-RCS凝胶的WHC随着压力的增大(100~400 MPa)而显著增加(P0.05),硬度则显著降低(P0.05);UHP通过增加M-RCS体系的疏水基团和活性巯基数量,减小其储能模量G′,改变其黏弹性tanδ,缩短凝胶内部水分子弛豫时间T22和T23,减弱体系内水分的流动性,进而改变了凝胶的WHC和硬度。实验结果可为低脂、高膳食纤维肉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作为一种淀粉的物理改性方式,具有绿色与安全的优点,在淀粉工业的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综述超高压改性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并对超高压改性淀粉潜在应用进行展望,为超高压改性淀粉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的影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超高压处理成不同颗粒大小的淀粉颗粒,进行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的玉米淀粉的物理特性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如溶解度、膨润力、表观粘度和流变性等会随颗粒大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高压均质改性淮山药淀粉及其消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高压均质压力对淮山药淀粉颗粒形貌、偏光十字、粒径、结晶特性和体外模拟消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高压均质处理后,淮山药淀粉颗粒表面破损明显,偏光十字强度减弱;淀粉粒径随均质压力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小粒径为25.16μm(压力为40 MPa时),最大粒径为27.81μm(压力为100 MPa时);淀粉颗粒的结晶类型保持不变、仍为C型,淀粉结晶度从26.45%下降到21.00%;红外吸收光谱中3233.42、1164.01、1081.90、1050.27和1015.81 cm-1处的吸收峰变窄、强度变低,淀粉的有序程度降低。原淀粉中快速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分别为11.32%、7.00%和81.68%,经过100 MPa均质处理之后,RDS和SDS含量分别增加至20.63%和10.41%,RS含量则减少到68.96%。这说明高压均质处理能降低淀粉内部的结晶度,使得抗酶解能力降低,淀粉消化性提高,且压力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超微细化大米淀粉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大米淀粉为材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得超微细化大米淀粉,研究球磨时间和温度对大米淀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细化大米淀粉呈假塑性流体,淀粉的流变性质随着温度、球磨时间的变化而呈显著变化,淀粉的剪切应力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稠度系数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流变指数则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流动能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高压均质机械力作用对淀粉化学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处于3 种不同机械力作用阶段的玉米淀粉 为原料,湿法制备了阳离子淀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快速 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高压均质预处理对阳离子淀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均质 预处理可破坏淀粉晶体结构,能提高淀粉化学活性。聚集阶段变化最为显著,该阶段阳离子淀粉峰值黏度、透光 率、化学活性最高,取代度和反应效率增幅分别达43.80%、43.8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晰不同高压均质条件对大米淀粉分子结构与消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和碘比色法考察了均质处理前后大米淀粉分子结构的变化,以及利用体外模拟法比较了高压均质前后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的增加,大米淀粉平均分子量和均方旋转半径均减小,分子量主要分布从5×10~6~1×10~7 g/mol和1×10~7 g/mol的大分子区域移向1×10~6~5×10~6 g/mol和5×10~5 g/mol的较小分子区域,表明淀粉分子链发生断裂和降解。α-1,6糖苷键的比例下降说明淀粉分子的支叉结构也受到破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另外,由于均质过程中直链淀粉与适宜分子量大小的淀粉分子之间易发生重聚集而形成有序的结构域,有利于大米淀粉抗消化性能提高。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高压均质技术调控淀粉及淀粉类食品的消化性能和营养功能提供了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了自然发酵对玉米淀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利用发酵玉米淀粉制作粉条的可行性。当温度高于75℃时,发酵样品的膨润力比对照样品低得多(p<0.05)。淀粉糊黏度测定结果表明:峰值黏度和崩溃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再下降,而胶凝值则随着发酵时间逐步下降。发酵使玉米淀粉的凝胶强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使玉米粉条的拉伸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玉米淀粉经发酵后制作的粉条口感爽滑、弹性好、耐咀嚼,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高压均质对玉米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ser,RVA)、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PLM)等手段研究高压均质处理对玉米淀粉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揭示高压均质对玉米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结果表明,高压均质对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结晶区产生很强的机械力化学作用,推断淀粉颗粒内部依次发生了聚集和团聚效应。  相似文献   

18.
胡荣  汪楠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2023,44(5):53-61
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PS)为原料,分别在0、20、40、60、80、100 MPa条件下高压均质(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HPH)处理3次,每次约30 min,探究HPH处理对PS凝胶流变特性及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PS黏度、触变性先增加后减小;频率扫描结果显示,HPH处理后PS凝胶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明显升高,40 MPa处理后PS凝胶黏性和弹性最好;PS凝胶的G’、G”曲线在70~75℃区间内出现拐点。HPH处理使PS的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及短程有序结构等多尺度结构均发生变化。其中,HPH处理后PS颗粒表面出现裂缝、塌陷及坑洞,其粒径分布发生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与原PS相比,100 MPa处理后PS非结晶区比例增加,且HPH处理使PS的在1 047、1 022 cm-1处吸收峰峰面积的比值升高,短程有序结构数量增多;1H核磁共振图谱表明PS中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均受到破坏,PS的分支度降低。本研究为HPH在淀粉流...  相似文献   

19.
将黑糯玉米进行发芽处理后,采用湿法提取工艺制得淀粉。比较发芽黑糯玉米淀粉与未发芽黑糯玉米淀粉的特性。结果表明:发芽处理后淀粉的颗粒保持原有的偏光十字结构;发芽处理后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变小;酸水解过程的前6d,发芽处理淀粉水解率比原淀粉大,之后水解率小于原淀粉;发芽处理淀粉糊的透明度高,抗凝沉性强,冻融稳定性好。淀粉性质的变化说明发芽处理使淀粉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无定形区的直链淀粉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稳定性的新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