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微波对溴化银乳剂胶片的照射可以达到使感光胶片增感的目的 .研究表明 ,短时间的微波照射就可以使溴化银胶片的感光度有明显提高 ,而一定时间的微波照射后 ,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并不象外加热方式那样出现衰退的现象 .增加硫金比 ,微波照射后 ,感光度增加较多 ,说明感光中心与 [Ag2 S·Ag]+ 有关 .并且 ,微波照射产生的增感效应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草酸根掺杂板状溴碘化银颗粒乳剂的增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乳化仪,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一定时间内,加入一定量的草酸盐,制得了草酸根离子处于晶体颗粒次表面的板状溴碘化银微晶乳剂.对其实验过程的考察和感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草酸根掺杂于次表面的溴碘化银乳剂与未掺杂乳剂相比较,经过化学增感后,或光谱增感后的乳剂,其感光度有明显提高(Sd/S0≥1.5),即具有明显的增感效应;2)无论是经过化学增感,还是经光谱增感后的乳剂,草酸根掺杂溴碘化银颗粒乳剂的灰雾水平都不高.  相似文献   

3.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仪,在晶体生长不同时期,依次加入不同量碘盐和一定量甲酸盐,制得了两个系列的溴碘化银乳剂:一系列为碘含量分别为乳剂颗粒总银量的0、2×10-2、3×10-2、4×10-2和5×10-2I-mol/Ag mol的溴碘化银颗粒乳剂;另一系列为碘含量与上述系列乳剂相同,并掺杂有1×10-4mol/Ag mol甲酸根的溴碘化银颗粒乳剂.对其感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化学敏化和光谱增感后,甲酸根掺杂的溴碘化银乳剂较未掺杂甲酸根的乳剂,感光度显著提高,在一定量的I-掺杂范围内(0—4×10-2I-mol/Ag mol),灰雾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溴碘化银乳剂互易律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化学增感剂对溴碘化银乳剂的高照度互易律失效(HIRF)的影响。在金增感,铱[Ir(Ⅳ)]增感和还原增感的溴碘化银乳剂中,没有发现HIRF,但硫增感引起显著的HIRF,金-硫、铱-硫、还原增感剂-硫增感时,大大减少单独由硫增感引起的HIRF。  相似文献   

5.
采用飞秒荧光上转换技术,研究了阴阳离子菁染料及对应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菁染料吸附在立方型和T型溴碘化银表面上形成J-聚集体的荧光衰减时间分辨特性,分析了几种菁染料增感体系的超快电子转移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增感效率的影响.通过比较几种菁染料增感体系的荧光衰减特性,两种阴阳离子染料要明显快于阴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及二者的加合,说明阴阳离子染料聚集体到溴碘化银的电子注入速率较快,增感效果更好.对两种阴阳离子染料聚集体荧光衰减特性的比较,可以看出染料在T型颗粒溴碘化银上形成聚集体的荧光寿命更短,因而对T型颗粒的增感效果更好.染料Dye2的荧光衰减要快于染料Dyel,说明染料Dye2到溴碘化银的电子注入速率更快,增感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照相稳定剂583对扁平卤化银乳剂微晶的增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双注仪制备了单分散六边形产溴碘化银乳剂微晶,研究了照相稳定剂583对乳剂照相性能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83对S+Au增感的扁平溴碘化银乳剂微晶有明显的增感作用,而对未经化学增感的乳剂没有增增感作用。从583对离子过程、电子的复合和捕获过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其增感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微机控制的双注仪制备了碘含量为2.5%的立方体溴碘化银乳剂微晶,应用控制显影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稳盐(TAI)对乳剂微晶显影中心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AI对S+Au增感的立方体溴碘化银乳剂微晶有明显的增感作用,而对未经化学增感的乳剂没有明显的增感作用.TAI使S+Au增感的乳剂含一个和两个显影中心的颗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微机控制的双注仪制备了碘含量为2.5%的立方体溴碘化银乳剂微晶,应用控制显影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稳盐(TAI)对乳剂微晶显影中心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AI对S+Au增感的立方体溴碘化银乳剂微晶有明显的增感作用,而对未经化学增感的乳剂没有明显的增感作用,TAI使S+Au增感的乳化剂含一个和两个显影中心的颗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9.
AgBrⅠ核壳乳剂的还原敏化与硫加金敏化的协同增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微机控制的双注仪和二次乳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在AgBrⅠ核内进行不同程度还原增感的溴碘化银/溴化银核壳乳剂.对这些乳剂感光性能的研究表明:1)颗粒内部经还原敏化或Ag2掺杂的乳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感效应,颗粒内碘离子的存在并不影响Ag2的增感作用;2)在对乳剂进行了颗粒表面的硫加金增感以后,在一定的DMAB用量下,观察到显著的颗粒内部还原增感和表面硫加金增感的协同增感效应,使乳剂的感光度有了成倍的增长.以上协同增感效应的结果再次说明,颗粒内部的还原敏化中心与颗粒表面的硫加金敏化中心具有两种不同的增感机理,前者捕获空穴,后者捕获电子,两者都有利于提高潜影的形成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在曝光前后用苯并三氮唑溶液对未增感的和硫增感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涂层的处理方法,考察了苯并三氮唑在溴化银成像过程的两个阶段:曝光潜影的形成阶段和潜影中心得以放大的显影阶段的作用。有意义地发现苯并三氮唑对硫增感溴化银乳剂有明显的过增感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未增感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涂层,在曝光前吸附了苯并三氮唑后会抑制潜影的形成,但曝光后吸附了苯并三氮唑对显影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对于硫增感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涂层,曝光前用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后,产生显著的过增感效应,相对感光度可提高4倍左右,在曝光后用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随着苯并三氮唑浓度的增加对显影也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3)对于硫增感的溴化银涂层,先经过388mV的氧化还原缓冲液处理,再经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过的样片的感光度都要较未经绥冲液处理的提高4倍左右,这说明苯并三氮唑对硫增感乳剂产生的过增感效应只与硫敏化中心内(Ag2S)n的存在有关,与(Ag)m是否存在无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微波照射对卤化银感光材料照相性能的影响。微波照射下不会导致卤化银乳剂自发光解。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可知 :卤化银乳剂的照相性能和整个卤化银晶体中静电势的分布有关 ;微波照射可以改变卤化银晶体中的静电势分布 ,从而使卤化银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发生变化。微波照射对于硫增感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大于对未经硫增感的卤化银乳剂。微波照射对于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弛豫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碘分布不同的八面体核壳乳剂。测定了乳剂微晶的光吸收、离子电导,微波光导和照相性能.  相似文献   

13.
单分散六边形扁平溴碘化银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可控双注仪制备了一系列碘含量相同而碘在微晶中分布不同的单分散六边形扁平溴碘化银乳剂。用扫描电镜(STEM)与X-射线能谱仪(EDS)对单个微晶进行了微区分析,并用介电损耗,微波光导等方法研究了此类乳剂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微晶成核、成熟、生长三个阶段的条件,可制得含六边形颗粒92%以上的扁平溴碘化银乳剂,颗粒大小变化系数小于12%。此外碘在微晶中的分布明显影响微晶的电性质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可控双注仪设计并制备了三种系列共二十种片状多层结构溴碘化银乳剂及其外延体。用X射线能谱仪和电镜验证所所设计的碘离子多层分布和氯化银外延体的位置,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和感光性能,发现外延AgCl对主体微晶性质的影响随层次结构和外延位置不同有很折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多结构溴碘化银核壳乳剂的众多优点主要缘于颗粒结构中碘的巧妙应用.首先,正空穴被颗粒内富碘的AgBrI相所捕获,而电子则被外壳所吸收,使电子与正空穴分离,减少了正空穴与导带电子的复合,从而可以提高乳剂的色盲感光度[1].其次,多层结构颗粒表面所含的碘提...  相似文献   

16.
[Ru(CN)_6]~(3-)在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中的掺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4犤Ru(CN)6犦掺杂剂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当K4犤Ru(CN)6犦的掺杂量为3.1×10-8~3.1×10-9mol/g乳剂之间时,掺杂剂掺杂在乳剂的任意位置,乳剂感光度都有提高,表明K4犤Ru(CN)6犦是浅电子陷阱掺杂剂。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或接近内核时效果相对较好,最佳的掺杂量为3.1×10-8mol/g乳剂。当掺杂剂的掺杂量小于3.1×10-10mol/g乳剂,且掺杂位置接近富碘区时,乳剂的感光度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应用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碘含量的八面体核壳孔剂。测定了它们的光吸收,离子电导(介电损耗法)、光电导(微波光导法)和感光性能。结果表明:乳剂微晶体的光吸收和离子电导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光电导也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光电子表减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光电子半衰期在碘含量为5mol%时为最大。在相同的化学敏化条件下,乳剂的感光度随碘含量增加而上升(碘含量0—12.5mol%)。  相似文献   

18.
碘离子掺入到高氯乳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感光性能。碘离子掺入到亚表层可增加乳剂的光吸收,提高感光度,增加反差。最佳掺入量为0.6%mol/mol Ag,掺入位置在65%Ag处,KI加入速度约8s。在一定范围内(小于1.5%mol/mol Ag)碘离子掺入亚表层对清晰度没有明显影响。如果铱掺杂的掺杂位置为亚表层,掺杂量为10~(-7)mol/mol Ag,铱络合物可有效地改善含碘高氯乳剂的高照度互易律失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K4[Fe(CN)6]掺杂剂对溴碘化银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掺杂位置以及在乳剂颗粒内部的分布区域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或接近内核时效果明显,掺杂位置接近富碘区域时,乳剂的感光度上升的不明显,较佳的掺杂量为1×10-6mol/molAgNO3。  相似文献   

20.
在本工作中,用电镜法、介电损耗法和微波光导法研究了铜离子的掺杂对于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掺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铜离子的掺杂使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颗粒变小,使微晶体的介电损耗峰向高频方向稍微移动0.3对数单位。使微晶体的光电导急剧地降低。实验证明,铜离子吸附在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表面,起着深电子陷阱的作用,是导致铜离子的掺杂使乳剂的感光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