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固体S-N共渗新工艺,对新工艺的渗层厚度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渗层的耐磨性、抗咬合性、渗层的硬度分布、物相结构,S、N成分变化作了测验。实践证明,新工艺应用于M_(0.7)丝锥和铣刀上,使它的寿命提高1-8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42CrMo钢液相等离子碳氮共渗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乙醇胺、氯化钾、氯化铵的水溶液为电解液,用液相等离子电解技术对42CrMo钢进行碳氮共渗工艺进行研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对处理试样表面形貌和渗层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渗层硬度通过显微硬度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液相等离子电解技术可以实现42CrMo钢的碳氮共渗,渗层厚度可以达到60μm,渗层硬度可以达到537 HV,基本达到基体硬度的2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作者发明的可再生液体碳氮共渗新工艺用在链条生产中,就其链条质量、工艺操作、新旧工艺衔接,成本核算、治理环境污染等综合项目考察,都获得了成功。结果证明:可再生液体碳氮共渗新工艺可完全取代现有氰化物的渗碳工艺;用于代替用603渗碳工艺,不增加成本而使产品链条跃升为优极品。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广泛收集盐浴渗硼配方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针对渗硼机理,进行逐步解剖试验后,提出一种新的以无毒原料碳氮共渗为基盐,供硼量较低,处理温度在800~850℃范围内,具有较高渗速与渗层性能的配方与工艺,阐明新的渗硼机理,并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9.
分析了用汽油清洗的减压轴氮碳共渗后产生花斑的原因,通过去污机理的研究,比较了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渗透,分散能力,选择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为清洗剂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10.
11.
分别采用活性屏离子渗碳和直流离子渗碳工艺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渗碳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活性屏离子渗碳可以获得与普通直流离子渗碳同样的处理效果,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单一的Sc相组织,从而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并能克服直流离子渗碳工艺中的不足.收集活性屏上溅射下来的粒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纳米级粒子主要是中性的Fe3C和Fe2C5,它们是活性屏渗碳过程中活性碳原子的载体.通过对活性屏离子渗碳机理的探讨,认为和活性屏离子渗氮的机理相似,也是一个溅射一吸附一脱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渗碳层,从减摩和抗磨两个方面提高钛合金表面的摩擦学性能.该方法是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引入由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按冷阴极场致发射机制,源源不断地从电弧石墨靶上发射出高能量、高密度、高离化率、高速度的离子流,成功的在工业用Ti6A14V合金基材表面形成25~30 μm厚的无氢且无结合强度问题的含有TiC的扩散层.在改善了Ti6A14V合金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同时,又避免了氢元素对钛合金造成的氢脆问题.研究了钛合金无氢渗碳的工艺特点,从阴极偏压、靶距、弧流、时间和温度几个方面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渗碳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活性屏离子渗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屏离子热处理技术对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碳(AS-PC)处理,可以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c相)。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在不降低耐蚀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不锈钢表面的硬度,并解决了不锈钢直流离子渗碳温度均匀性差,工件存在边缘效应等问题,ASPC渗碳试样表面基本可以保持原色。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在Al-12%Si合金上等离子喷涂大约厚01mm左右的喷涂镍层的组织形态及两相界面做了细致观察。观测表明,在基体铝合金与带状喷涂镍层之间存在由厚氧化膜形成的不规则熔合线,阻碍焊合作用。因此在现有工艺条件下,镍与铝合金尚未达到冶金上的熔合,对两相结合机理也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非热等离子技术在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时的能量效率及副产物生成问题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烧结陶瓷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等离子体烧结陶瓷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离子氮碳共渗过程中甲烷对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 ,同时对化合物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离子氮碳共渗过程中 ,气氛中少量的碳促进ε相的生成 ,化合物层厚度增加 ;过量的碳抑制ε相的生成 ,化合物层厚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避免奥氏体不锈钢在渗碳过程中析出铬的碳化物而降低其原有的耐蚀性能,开发了低温离子渗碳处理技术。利用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对AISI 316L、AISI 321和AISI304三种不同类型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渗碳处理,并对不锈钢渗碳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碳温度、渗碳时间和基体材料成分对渗碳层的组织和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渗碳温度在400~550℃时,AISI 316L和AISI 321不锈钢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具有单一γc相结构的渗碳层;XRD分析结果证实了550℃是AISI 321和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临界渗碳温度,500℃是AISI 304不锈钢的临界渗碳温度,在此温度以上渗碳时,渗碳层有铬的碳化合物析出;含有Mo或Ti的奥氏体不锈钢(AISI 316L,AI-SI 321)和不含Mo或Ti的不锈钢(AISI 304)相比,在400~500℃渗碳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渗碳层。  相似文献   

19.
用高频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羊毛改性,可明显改善羊毛的润湿性,提高羊毛的上染速率;通过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对羊毛的作用及由此引起羊毛表面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对石墨纤维表面进行了连续空气冷等离子表面处理。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石墨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粘结性得到大大改善,其复合材科的层间剪切强度比未处理的提高138%,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也分别增加了11.3%和7%。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三种因素促成的:其一纤维表面—COOH,OH,=O等含氧基团的增加,提高了纤维与基体的反应能力;其二纤维表面无定形碳含量的增加,增加了纤维表面活性;其三纤维表面沟槽加深,扩大了粘结界面和机械联结强度;其中—COOH的贡献可能更大一些。另外,此种处理方法工艺简单,且经济、安全、无公害,可与石墨纤维生产线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