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简略介绍了数控弯线机的基本构成、加工方法及其CNC控制器;着重讲述工件编程坐标轴的设计,通过数值代码转换计算公式将所需加工弯曲件的关键参数转换为数控加工代码;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结合Solid Works三维制图软件,搭建一个具有参数化绘制零部件三维模型功能及自动生成数控加工NC代码功能的系统平台,极大地缩短产品设计周期以及提高数控生产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线程技术和Win32串行通信原理,实现了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之间数控文件的传输。利用Windows多任务属性,实现了一机程控多台NC机床。该系统能够实时、高效、准确地传输数控文件,并具有代码传输可控化、可视化及操作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件NC代码转换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控加工仿真是CAD/CAM领域的研究重点。不同的控制系统具有不同的NC代码定义和解释方式,使数控仿真系统支持多种格式的NC代码的仿真,必须对NC代码进行转换。针对这一问题,主要介绍NC代码转换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中间文件的格式、数据结构的定义,转接点处线段夹角的计算,直线拟合圆弧的算法以及刀具半径补偿时刀具中心轨迹的确定。采用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以Fanuc代码为组件对象,实现了仿真系统NC代码的转换组件。  相似文献   

4.
6-3平台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MAC+I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为基础,采用Visual C++与Open GL技术设计了一套针对6-3平台并联机床的数控系统软件,软件具有NC代码的解释译码、刀具补偿、插补、状态显示以及与下位机通信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双主轴龙门钻床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数控加工代码由单主轴向双主轴转换的算法,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C++6.0开发工具实现了该算法。该算法是一个独立的模块,满足不同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数控系统软件,具备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王磐  白海清  沈钰 《工具技术》2017,51(7):67-69
根据整体叶轮的几何特点确定叶轮五轴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并通过UG/Post Builder后置处理器生成了NC代码;利用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功能建立了五轴数控加工仿真平台,实现了加工过程的仿真、优化和NC代码验证,缩短了叶轮加工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使用的数控机床大多数内存容量比较小,而借助CAD/CAM软件自动生成的数控程序往往比较大,存在着数控程序无法一次传到数控机床端的矛盾,这给数控的连续加工带来很大不便。文中提出了通过程序对NC代码进行分段,以解决了数控机床连续加工过程中NC代码文件不能连续传输的问题,并利用Visual C++6.0作为编程语言,编制出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8.
《机械工程师》2006,(2):17-17
德国Andron公司的最新产品是新一代基于微机的、在Windows平台上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它采用由两个Intel处理器,通过PCI-PCI桥进行相互通信。一个处理器承担数控运算(NC计算机),另一个作为人机界面计算机。NC计算机中插有NC CPU卡、NC机床卡。NC机床卡与数控驱动装置连接,并通过2块带PCI桥的总线卡与人机界面计算机通信。人机界面计算机的内部总线卡与数控系统操作面板和外部接口连接。人机界面计算机的CPU卡控制触摸式LCD显示屏以及计算机外设和网络通信。传统的数控系统是将编程系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为电压模拟信号,再以电压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DXF文件的自动编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DXF文件进行数控NC代码的自动生成,并对数控代码进行传榆,实现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这里研究了DXF文件与数控NC代码对零件信息描述的差异,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实现。系统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数控GSK 983M数控铣床为例,介绍了UG NX7.5软件中的二次开发工具NX PostBuilder7.5进行二次开发的一般方法,并定制了适合于GSK 983M机床专用的后处理器。实际证明,在UG7.5后处理时以该专用后处理器转换的NC代码能直接在GSK 983M上加工。  相似文献   

11.
串口通信的使用简单灵活,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基于VB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沉浸式机构智能控制教学演示台,实现了机构仿真运动视频播放与演示者的交互,使演示者能真切感受到机构的运动速度、阻力等。演示台硬件系统包括升降机构、计算机、揺柄机械装置、霍尔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磁粉离合器、恒压源。软件系统包括VB控制程序和单片机控制程序。通过VB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实现稳定的数据传递与演示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工控计算机与数控机床的DNC(Direct Numerical Control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通信系统.采用Cygnal公司的C8051F040微控制器为核心构成通信节点电路,实现上位机与多台数控机床的CAN总线连接.利用高性能现场总线CAN实现数控机床的直接数字控制,从根本上提高数控机床的管理水平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阐述用C Builder编程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并举例说明实现通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PLC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搭建了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阐述了PC与PLC之间无线通讯的协议和实现原理。针对目前多轴联动数控插补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双轴同动新的数控插补方法,说明了双轴同动的控制原理。设计了PLC实现双轴同动的控制程序;利用Visual C++6.0开发了上位机PC机的通讯与控制软件。最后在立式铣床上进行了加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轴同动方法可行,在双轴同动模式下机床加工速度快,加工出来的产品表面粗糙度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Internet的数控机床远程监控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数控机床实现连网通信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使用通信控制器实现普通数控机床的Internet接入并进行远程监控的网络技术方案、拓扑结构;给出了采用单片机和RTLS019AS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通信控制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微细铣削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PC加PMAC运动控制卡构成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和Windows作为数控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基于PC机的开放式三轴微铣削机床数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主要工作包括手摇脉冲发生器驱动模块、G代码转换模块、刀轨仿真模块、超程控制等模块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较高的开放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数控机床教学培训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培训质量、降低培训成本,以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和数控机床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集课堂讲授、仿真实验、操作实验一体化的数控机床教学培训平台,并研究了数控加工仿真和数控机床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利用MSComm控件与单片机通讯实现I/O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C机与外设的I/O通讯通常用并行I/O卡实现,成本较高。而通过RS232串行口与2051单片机通讯实现I/O控制,能使成本显著降低,且容易扩展。PC机端程序在VC 6.0下用MSComm控件实现,单片机端程序在Keil51下用C语言编写,数据传输以16进制进行。  相似文献   

19.
激光雕刻机以Arduino单片机为核心,并根据Arduino单片机与PC机的特点,对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了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接口电路以及位于上位机的可重构数控系统。控制系统上、下位机均采用开放式、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方法,设置了仿真模块、数据模块、译码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等软件结构模块,并对图像文件的处理做出简单叙述。研制了一台小型激光雕刻机数控试验台,对设计的小型激光雕刻机进行实际加工测试。  相似文献   

20.
利用MODEM实现单片机与PC机远程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由MODEM(调制解调器)与单片机及PC机构成的一种远程通信系统,该系统借助现有的电话网就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远程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