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浅谈发展工业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鲁梁  高红 《中国水利》2005,(13):125-127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还较低,节水潜力很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工业节水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工业节水技术是指可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水损失、可替代常规水资源等的技术.发展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当前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发展高效节水冷却技术,提高冷却水利用效率,减少冷却水用量是工业节水的重点之一.发展工业节水技术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节水工艺、淘汰非节水工艺.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节水的内涵定义及其内在要求,从节水科学理论、节水建设基本理论和节水政策理论三大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理论体系,并依据不同理论对应建立节水技术体系。从综合节水建设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发展布局和分区域节水模式;从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出发,提出适合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节水技术;从全过程节水管理出发,提出江苏省综合节水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富阳市的节水现状,并对城镇生活节水、建筑业商饮业服务业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几个方面的节水潜力进行探讨,提出了节水目标和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阐述吉林省"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进一步探索吉林省旱田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进而带动全省农业快速发展。对挖掘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粮食增产潜力,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节水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参阅相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从城市工业节水、城市生活节水、城市公共服务和第三产业节水以及综合节水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可为相关部门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吉林省西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效果,总结出适合本地区节水灌溉的方式、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及农业灌溉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节水政策,节水意识,节水技术三个环节密切配合,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三个方面多管课题上,以便达到逐步走向节水型社会的前景目标。  相似文献   

8.
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水部门之一,工业节水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国家积极推动工业水效升级、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我国近年工业节水成效,分行业介绍工业节水技术进展和工业水效提升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业节水存在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不足、水价过低、管理基础薄弱、市场动力薄弱等,并提出了完善节水政策法规、健全用水定额标准体系、开展水平衡测试、建立用水审计和节水评估制度、健全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建立工业节水统计报表制度、制定企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方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节水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节水智能监管的应用技术和设计组成,探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节水智能监管对节水管理和服务模式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和变革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中根据吉林省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工作取得的进展和存在问题,按照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式,构建节水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共计25个指标,对吉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实现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吉林省近期出台了《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从立法的层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能资源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有效地保证了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本文分析了通化市在实施《条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就促进通化市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使《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吉林省水能资源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两市(陕北地区),石油开采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4%,水资源利用量较大,为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必要对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物质平衡法和注采比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同时考虑辅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两部分时,得出的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与采用传统的企业用水平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最终确定为2.0m3/t,与陕西省目前执行的石油开采用水定额(3.0m3/t)相比较,可节水33.3%。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陕北地区水资源管理和约束石油开采行业严格执行节水措施,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水资源开发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安全、高效并注意洪水的多重资源特性和保证长期效益。提出了以措施研究、工程准备、风险分析、预案制定、实时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开发流程。以吉林省白城市洪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例,介绍了开发原则与流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建立了白城市区域内水库、湿地、泡塘、地下水库综合利用系统,并利用月亮泡水库引用嫩江洪水补充当地水源,提高了当地水资源承载力,改善了水资源安全现状。实践表明,白城市洪水资源利用系统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工业用水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工业用水效率最高的地级市舟山市为参照,分析了浙江省其他地级市工业用水的节水潜力,以工业用水效率为因变量,对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浙江省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提出建议。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工业用水的资源配置偏离了效率原则,各地级市的工业用水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对工业用水效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人均GDP、工业增值率、工业用水价格、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规模以及人均教育费用等。各地级市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节水目标,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提高该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以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以用水安全、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主导思想、以用水安全为前提的基础上,对延边州地下水水质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用水安全的延边州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在构建延边州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过程中,考虑到了用水安全系统、地下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共包含了有23个指标。将该体系用于对延边州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延边州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为1.97,可持续利用发展态势为危险;延边州的地下水资源量为26.13亿m~3,但有8 449 km~2的地下水资源量由于用水水质不安全无法可持续利用。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5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即应实施分质供水、集中供水、集中进行水处理、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以及控制化肥的使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水资源数据库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吉林省水资源数据库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可用来管理与查询吉林省历年的水资源监测数据,动态掌握全省水资源现状,搞好水资源供需预测,制定用水预测、规划、提前做出工农业生产 生态环境用水的多目标开发利用方案,为吉林省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吉林通化市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实现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吉林省近期出台了《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从立法的层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能资源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有效地保证了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本文分析了通化市在实施《条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就促进通化市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使《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吉林省水能资源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吉林省省情出发,分析了吉林省水资源现状。通过对防洪、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系统的关系,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要求,并从社会发展系统的全息性进一步思考了吉林省的术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产水、用水特点与节水防污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薇  陈进 《中国水利》2006,(20):6-8
通过与黄河、海河等北方流域对比,总结了长江流域水土资源特点和用水耗水的特征,分析了长江流域20多年来用水结构变化和上、中、下游产水与用水比例关系,认为节水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环境,节水的重点领域是一般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的重点地区是四川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20.
依据江苏省水资源、水环境等统计资料,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2002年和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综合关联程度和水资源使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江苏省主导产业,其完全用水量均较小,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租赁商务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加,其水资源完全消耗量较小,可作为今后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