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油田供注水系统整体运行平稳,但随着油田不断发展,供注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部分已建站能力不足、站间工艺设备老化、管道腐蚀穿孔严重、部分注水罐缓冲能力差、分散注水问题日益严峻、水质站负荷率低几个方面。针对供注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后期产能建设规划,对油田供注水系统适应性进行分析,摸索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和管理办法,保证系统安全、平稳、持续运行。油田部分站场能力不足问题是正常现象,在后期产能建设项目中适当扩建改造即可;腐蚀老化损坏的工艺设备,应结合产能建设及老区改造规划,进行合理优化改造,同时要兼顾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为降低油田开发成本,应综合系统考虑,优化简化系统工艺,提高已建站场负荷率,同时也可停运部分站。  相似文献   

2.
红岗油田老区综合调整改造工程主要解决安全、环保、节能问题,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对调整改造区域内的小型站场(井场、计量间、配水间)、中型站场(接转站)以及站场标识等方面开展标准化设计,统一技术规定,统一建设模式.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红岗油田老区综合调整改造工程工程量大、规模大,特别是批量性、通用性和重复性的工作量大,例如,2座接转站的改造,其流程相同、单元模块相似;30座计量间只有两种安装形式.因此该工程适合开展标准化设计,以提高地面建设效率,降低投资,保证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长庆油田开发区域地形破碎的特点导致其站场建设过程中征地困难及站场用地紧张,产能持续上升造成人力资源紧张,且低油价的冲击要求油田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以长庆油田现有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能力及装置和站场智能化设计技术为基础,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工程部分较为突出的净化油及采出水处理水平不达标、分层处理设备站场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发了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双层系橇装集中处理站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庆油田站场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面工程生产系统的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助推了集中处理站产品合格率的提高。长庆油田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的研究及应用不仅实现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站场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人力资源使用最优化,且在环保及征地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为全国各大油田规模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年来,建成各类生产站场7 000余座,对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增多,尤其是大、中型站场,传统布站模式为各功能单元独立布置,分岗管理,值守人员较多。大庆油田从2009年开始,在站场的建设与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大型联合站实施"多岗合并,集中监控"建设模式,变电所、注入站等独立建设中型站场探索"区域集中监控,站场无人值守"建设模式,计量间、配水间等小型站场积极推进无人值守建设模式,在提高油田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促进了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的变革,为控制生产用工、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集输站建设标准化造价指标体系分为投资估算指标和施工图预算指标2类。将油田工程建设标准化造价应用到长庆油田,对其集输站包含的所有项目、设备、场站、井场、管线敷设等工程进行造价应用,覆盖到该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据统计,仅2012~2014年,标准化造价在油田集输系统建设的应用站场达400余座,井场5 000余座,各类管线总长约10 000 km,累计在近万吨油田产能集输站建设、超过500亿立方米气田产能集输站建设中得到应用。应用油田标准化造价后,集输站建设造价成本降低了约10%,建设周期缩短了近15%,预算和建成后花费差异缩小了40%,这说明应用标准化造价可以对油田工程建设预算进行更加准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郭宏 《石化技术》2020,(4):15-16
西部原油管道主要担负着新疆各大油田和中亚进口原油外输任务。管道沿线设有多个分输、注入站场,服务沿线油田企业和石化企业。这些分输、注入站场均是在西部原油管道投产后建设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诸如内部控制系统(DCS及PLC系统)与外部不再隔离。自控系统和网络通信安全直接影响了生产控制的稳定和安全。如何实现新建站场与西部原油管道既有的控制系统交互连接,确保过程控制系统与ESD(紧急关闭)系统稳定可靠,是新建站场的首要考虑因素。本文介绍了三塘湖原油末站与西部原油管道四堡输油站自控控制系统交互实践,为后期管道工程建设提供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开发时间超过60年的特大油田,大庆油田建设有数量众多的油气站场,站场大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自然环境恶劣,生产运营及管理成本巨大,随着油田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设无人值守站能够极大改善人员结构、调整运行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借鉴国内外无人值守站建设模式及管理理念,通过研究老油田油气站场数字化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针对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并结合IT、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探索适应老油田无人值守站场的改造方案和管理模式,搭建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各类生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智能化分析和科学管控,提升站场智能化水平,实现安全、智能、降本增效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杏北油田开发方式多元化、原油产量逐年降低、产能规模大、效益差、地面腐蚀老化突出等问题,大力开展地面系统优化简化工作。在产能建设上强化地上地下结合以提高方案深度,细化全过程协调推进方案设计进度,做好区域能力、布局优化及工艺简化提高产能效益;在已建系统上重点实施区域站场、站外系统优化调整,有序推进了区域集中监控建设。通过新老系统统筹,在控投资、降成本、增效益、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总结优化简化主要措施基础上,结合油田开发安排,分析产能建设低产低效、各系统负荷不均、老油田腐蚀老化等形势,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地面优化调整措施,有效挖掘地面提质增效潜力,为杏北油田中长期地面规划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注水系统水、聚驱注水站的界限将逐步被打破,单座注水站运行负荷率低,深度水和普通水注水站合建效益越发明显。通过对结合产能工程已完成改造的南十和新南十注水站进行效果评价,提出在满足改造对所辖注水管网的压力损耗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对S油田两站之间距离近、建成时间长、设备腐蚀和老化严重的8座注水站的站场采取改造和工艺优化整合措施,改造及优化后,整体核减站场4座、优化岗位用工40人,达到减员增效、降低注水单耗的目的。该项研究对其他采油厂完成注水站站场改造和工艺优化整合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轮南油田产能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一座规模为10~6t/a 的油气处理联合站(承担油气分离、原油脱水、注水及含油污水处理、天然气处理及液态烃回收、增压注气、燃气发电、供电和原油外输等工艺任务)、六座油井产物计量站(每座计量站内设有油气水三相计量间、五井式配水注水间、十一井式注气采油配气间)、62口油、水井和各种相应的管网,形成以轮一  相似文献   

11.
榆树林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田,为了提质增效,“十三五”以来,根据产能区块特点及生产情况,深入研究产能建设、节能降耗、数字化油田建设等方案、措施。通过实践应用,形成了经济有效的地面工程提质增效技术。在产能建设方面,规模较大的偏远区块应用混输接力集输,常规零散或小规模偏远区块应用提捞采油技术,致密油区块错峰投产,加密区块就近挂接已建系统,比选新老注水工艺,满足生产需求且经济可行、便于管理。在节能降耗方面,通过优化泵配置、机泵配变频、供电线路无功补偿、推行系统优化、加强管理等,可实现节气、节电。在数字化油田建设方面,通过油井“三件套”和低成本站、间数字化,提高了管理水平。榆树林油田地面工程提质增效技术可为低产、低渗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成本增加及投资压力越来越大,喇嘛甸油田地面系统积极推近各项控本增效措施,创建喇十七深度污水、注水站无人值守模式,进行智能化平台深化探索,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站库的数据深化应用、控制完善、分析预警、决策能力,提升智能化站库的数据运用深度、三维可视化建设、站库运行数据分析及智能调控、视频AI识别及安防系统、站库完整性管理、能耗综合管理等11项关键技术,以智能平台为核心,实现站场信息全感知、站场状态深分析、站场事件快响应,形成油田最前沿的喇十七无人值守建设模式。喇十七站库智能化建设深化探索,可持续推动智能化平台与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加速管理技术提档升级,努力实现安全环保可控、生产运行高效、人力资源挖潜增效、运行成本大幅下降,为油田公司高质量推进二次加快发展做出新贡献,同时为今后站库智能化无人值守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超低渗透油田全密闭集输工艺研究与应用在已有工艺流程基础上,通过研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利用先进的自控技术,优化简化地面流程,在油田集输领域实现井口—增压点—接转站(脱水站)—联合站的全密闭输送及井组—联合站一级布站工艺,形成了一套适合超低渗透油田集输站场的全密闭输送工艺模式,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实现了油气全密闭集输,伴生气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海塔油田小型站场标准化设计是一项针对同类型站场、设备和设施,设计技术先进,通用性强,可重复使用的系列化设计。海塔油田由于地层结构复杂,产能建设开发方案需要的研究时间不断延长,使地面建设的时间越来越趋于紧张。通过应用标准化设计,使设计周期大大缩短,为现场施工赢得了时间。为便于模块化预制,组装化施工,采取一体化橇装设计,使各种设备和仪表的试压、调试、保温、防腐等全部在工厂完成,实现站场在预制厂组装,整体拉运至现场,从而适应海塔油田的特殊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的地面工程建设模式存在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高等问题,不能满足长庆油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需创新地面工程设计思路,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长庆油田实现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的可行性,借鉴该油田多种小型橇装集成化设备开发和应用的成功经验,提出大中型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的总体思路,并介绍了小型联合站橇装集成化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完善油田其他类型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产能评价是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和油气井合理配产的重要基础工作,油气井产能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基于稳定渗流理论的产能试井方法。油气井(或油气藏、油气田)的产能试井一般是优先计算出一口井(或一个油气藏、油气田)能够维持稳定的最大产量。针对英东油田存在油气水同产的多相流和油藏中存在自由气等复杂情况,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的单向流试井测试,这有可能掩盖井下地层的真实特性。本文研究了一套适合英东油田的产能试井测试方法,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井况进行优选,落实出适合英东油田的产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腰英台油田位于长春市西北部约170km,长岭市以北45km处,主要勘探井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区境内的查干花乡境内,该油田于2006年开始10×10^4t/a产能建设,截止到2008年年底,已经完成20×10^4 t/a产能建设,在产能建设过程中,根据原油特性和建设投资等多方面原因,因地制宜,方案可行兼顾投资,在腰西、腰北和腰东三个主要区块分别采取了单管集输加热工艺、双管掺水站场计量集输工艺和双管掺水井口计量集输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油田道路排水系统主要由明渠(路边沟)、涵洞及排涝站组成,雨水经明渠,汇入支干渠,最终汇入主干渠。采油某厂新建产能区块未考虑道路排水系统,部分区域建设位置相对较低,出现淹地现象影响油田生产运行。通过对某20区域及某2站周边两个区域油田道路排水系统优化治理措施的研究,探索适合某厂地区道路排水系统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长庆油田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对老油田进行数字化改造。老油田站场规模系列多、建设现状差异大、工艺参数多样化,改造难度大。为此,采取优化简化的方法,以标准化为切入口,对种类繁多的老油田站场进行整合,推广应用撬装化数字化设备,规范各采油厂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流程和标准,对各类型井、站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将标准图广泛应用于老油田数字化改造中,统一了老油田数字化改造标准,使边远井场、站场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老油田开发地面建设的需要,大庆油田采用立体化布站设计模式,对转油站实施立体化设计,创新了陆上油田转油站布站新模式。立体化布站将油气水分离缓冲设备置于厂房顶部,双层立体布置,占地面积减少,为油田地面设施及无法压缩占地的站场布置提供了可实施条件和空间。通过实践,立体化布站技术日趋成熟完善,由于布站模式固化,已成为标准化设计的一种重要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