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黑灵芝不同部位多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黑灵芝菌盖、菌柄和孢子粉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菌盖多糖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FRAP)方面效果最佳;菌柄多糖在清除DPPH 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抑制β- 胡萝卜素与亚油酸体系氧化方面效果显著;孢子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较差,但在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菌盖和菌柄多糖。  相似文献   

2.
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主要对3种材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糖醇、核苷以及三萜等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三萜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灵芝孢子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11.1%,而菌丝体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为7.1%。灵芝子实体中灵芝三萜含量高,种类全,而菌丝体中的三萜种类少,含量低,同时未破壁的孢子粉中基本测不到灵芝三萜。糖醇含量也有差别,菌丝体中有较高含量的阿糖醇,而在未破壁孢子粉和子实体中,都是甘露醇含量较高。同时发现3种材料所含核苷的类别、含量均不同。实验结果表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3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差异大,在保健品使用上应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在培养液中添加硒和铈对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向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或硝酸铈铵,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培养灵芝菌丝体,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和菌液中的多糖,用冰醋酸-香草醛法测定菌丝体中的灵芝酸。结果:添加40mg/L亚硒酸钠培养的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比对照提高42.3%,灵芝酸含量比对照提高10.6%;添加15mg/L硝酸铈铵培养的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比对照提高51.1%,灵芝酸含量则有所降低;两种元素还可明显提高菌液中灵芝多糖的含量。结论:向培养液中适量添加硒或铈,可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体和菌液中的多糖含量,硒还可同时提高菌丝体的灵芝酸含量,铈则降低灵芝酸含量。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硒或铈,以获得品质优良的灵芝菌丝体和菌液。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灵芝固态发酵菌丝体多糖和三萜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和三萜含量为指标,探讨了8种灵芝菌株固态发酵菌丝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固态发酵菌丝得率、多糖和三萜含量的差异较大,紫芝菌丝得率最高,达到了21.66%;云芝单位菌丝体多糖含量最高,为8.16%;赤芝和树舌灵芝单位菌丝体三萜含量最高,分别为1.13%和1.08%。8种灵芝菌株中紫芝单位培养基的多糖产量最高,达到了0.996%,赤芝单位培养基的三萜产量最高,为0.173%,因此紫芝适合于固态发酵生产灵芝多糖,而赤芝适合于固态发酵生产灵芝三萜。  相似文献   

5.
以大米为基质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灵芝菌丝体,然后将大米灵芝培养产物碾磨成灵芝米粉,从而达到强化大米营养价值的目的。研究不同的大米加量、装液量、培养基pH和培养温度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多糖及赖氨酸含量为目标值,获得灵芝菌丝体生长的最优条件为:培养基装量为35g大米加45mL营养液/150mL三角瓶,起始pH5,培养温度26℃,发酵至12d时,灵芝米粉的多糖含量和赖氨酸含量达最高,总多糖含量为27.37%,赖氨酸含量为0.593%,比原大米多糖含量提高4.48倍,赖氨酸强化倍数为4.78。  相似文献   

6.
DNA疫苗给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合适的助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提取分离灵芝菌托、菌柄、菌盖多糖,考察不同部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筛选免疫促进作用显著的灵芝菌盖多糖,考察其辅助HER2/neu质粒DNA疫苗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采用4T1荷瘤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DNA疫苗对照组以及灵芝多糖组进行研究。灵芝多糖组在进行DNA疫苗皮下注射免疫2次之前,采用30 mg/kg的灵芝多糖连续喂食3 d和21 d后测定小鼠瘤体大小和体质量,发现相比于DNA疫苗组和对照组,瘤体生长显著抑制,体质量增长稳定。T细胞表型及其亚型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对HER2/neu质粒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为DNA疫苗助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雷  姚菁华  吕兆启 《食品科技》2007,32(8):126-129
通过不同的灵芝菌种、培养基的组成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灵芝进行深层发酵试验,利用优化实验条件确定灵芝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体干质量可达15.2g/L,胞外多糖含量为3.7g/L,为灵芝多糖的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pH值及溶解氧对灵芝多糖深层液态发酵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 pH值及溶解氧 (DO)对灵芝多糖深层液态发酵的影响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 ,灵芝胞内多糖的生成与菌丝体的生长呈偶联型 ,胞外多糖的形成与菌丝体生长呈部分偶联型。菌丝体生长及胞内多糖产生的最适 pH值为 5 4 ,胞外多糖产生的最适 pH值为 4 6。菌丝体生长最适溶氧和胞外多糖生成最适溶氧基本一致 ,在 80 0 %左右 ,溶氧超过这一水平 ,不利于胞外多糖的形成。据此设计出灵芝多糖发酵 pH和DO优化控制条件 ,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 ,灵芝菌丝体生物量、胞内多糖量、胞外多糖量较未经优化控制的发酵分别提高 57%、51%、31% ,总灵芝多糖产量提高了 33%  相似文献   

9.
采用部分酸水解耦合PMP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5个不同灵芝(赤芝)孢子粉样品中多糖进行检测和指纹表征,研究建立灵芝孢子粉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9个共有特征指纹峰,同一产地不同批次产品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7,不同产地产品间的相似度大于0.8;赤芝孢子粉与其他不同部位及不同品种的灵芝类产品的多糖指纹图谱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这些相似性和差异可作为灵芝孢子粉产品质量监控、与其他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的灵芝类产品的区别鉴定以及灵芝孢子粉的真伪与掺假检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来源灵芝孢子粉的多糖分子量分布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孢子粉多糖,采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厂家的灵芝孢子粉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孢子粉样品的多糖含量和分子量分布均有较大差异,且多糖含量和相对分子量大小顺序明显不同,故多糖分子量分布也应作为孢子粉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富硒深层培养对灵芝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硒对灵芝生长代谢的影响。考察了灵芝对硒的耐受浓度 ,硒对灵芝菌丝量、灵芝蛋白、灵芝多糖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并探讨了硒对灵芝菌丝内部分酶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灵芝对硒的最大耐受浓度为 4 0 0 μg/ g,在硒浓度 4 0 0 μg/ g以内 ,硒对灵芝菌丝量、菌丝蛋白质及多糖的代谢没有明显的改变 ;除可明显增加矿物质锌的含量外 ,对铜、铁、锰和钙含量无影响 ;对菌丝内硒的富集作用是极其明显的 ,最高可达 70 0 0μg/ g左右 ;硒对灵芝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结构上的影响 ,仅增加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茶叶对灵芝菌菌丝生长、菌体形态及灵芝多糖合成的影响。平板培养时,普通平板和茶叶平板菌丝增殖速率分别是13.5mm/d和6.4mm/d,表明茶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菌丝平板增殖速率。研究了摇瓶发酵时灵芝菌丝球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结果表明:与普通培养基相比,茶培养基菌丝球直径较大且结构疏松,菌丝球骨架菌丝较少,生殖菌丝和联络菌丝丰富,锁状联合明显,有利于菌丝球供氧平衡和灵芝多糖等代谢产物的合成;茶培养基中灵芝胞外多糖和菌丝体胞内多糖的含量分别比普通培养基的增加34.4%和25.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灵芝菌经过低档绿茶萘汁、茶粉多次驯化后,平板培养时菌丝增殖速率和摇瓶发酵时菌体生物量与胞外粗多糖(EPS)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驯化种在茶汁平板和普通平板上,菌丝平均增殖速率分别提高了30.7%、8.0%;驯化种在茶培养基中发酵时,最大菌体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产量分别提高了119.87%、69.39%。显然,驯化种发生了部分遗传特性良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发酵型灵芝枸杞西红柿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路娟  杜新刚 《酿酒》2005,32(5):90-91
作者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发酵型灵芝枸杞西红柿酒,并且研制出了其新颖的生产技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出灵芝菌丝体,然后将其浸提液、枸杞汁和西红柿汁按比例混合,采用发酵技术,生产出灵芝枸杞西红柿酒。该酒富含灵芝多糖、枸杞多糖、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灵芝枸杞西红柿酒色泽、风味俱佳,为一种功能型保健酒,系国内首创。现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10049656.9。  相似文献   

15.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灵芝菌丝体挥发性风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灵芝菌丝体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测到58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烯烃类7种、芳香烃类2种、醚类1种、醇类12种、酮类5种、醛类19种、酸类2种、酯类7种、呋喃类3种.研究表明,1-辛烯-3-醇是灵芝菌丝体中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薏苡仁成分对灵芝深层发酵的影响,在灵芝深层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适量的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研究它们对菌体生长及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2%薏苡仁油,菌体生物量、灵芝胞外多糖、胞内多糖、灵芝酸最高分别可达对照的3.58、2.44、2.24、4.04倍;添加0.5%的薏苡仁酯,菌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分别可达对照的1.17倍和1.6倍;添加0.05%的薏苡仁酯,胞外多糖可达对照的2.4倍;添加0.2%的薏苡仁酯,灵芝酸可达对照的16.42倍。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能够促进灵芝菌体生长、灵芝多糖及灵芝酸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灵芝菌丝体深层发酵工业化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焕荣 《食品科学》2006,27(2):196-198
目的:采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进行灵芝菌丝体多糖扩大生产;方法:利用农副产品(如玉米粉、豆粕粉)作培养基,在发酵罐中,根据其控制参数(如接种量、总糖量、还原糖、pH值、通风量、罐压、温度、生长因子),进行灵芝菌丝体多糖工业化扩大生产。结果:经过20批容积为10m3,定容为7.5m3发酵罐正常试验,生产周期平均为150h;pH值从6.5降至3.5;放罐后灵芝菌丝体经均质和喷雾干燥后其干粉平均每罐重量为66.1kg,干粉平均收率为8.76kg/m3,干粉中纯多糖含量为68.5g/kg,每罐纯多糖重量为4.225kg。镜检菌丝壁上无明显“芽头与锁状联合”,并有少量菌丝体自溶,无杂菌。结论:试验证明本工艺方案是成功的,是值得推广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