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锂硫电池硫/导电聚合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导电聚合物在硫基正极材料改性中的制备方法、结构设计,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硫/导电聚合物正极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及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能源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着重于绿色清洁能源,锂硫电池以其高比能量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电池研究中的新热点。然而,目前锂硫电池仍存在较多问题阻碍其商业化,如正极材料硫导电性能差、正极产物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电极表现出体积膨胀等。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碳材料以及导电聚合物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并对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锂硫电池因其具有高比能量以及硫廉价易得等优点,成为电池研究的焦点,但其也存在硫的导电性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物会溶解于电解质中且电池会膨胀等问题。总结了近几年导电聚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导电聚合物在正极材料、电解质、粘结剂和隔膜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掺杂法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LiCoO2 中掺杂少量的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聚苯胺PAN),考察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适量导电聚合物能够明显提高电池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基透明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网络掺杂聚合物、本征导电高聚物、超微导电颗粒/超细导电纤维真充聚合物等3种聚合物基透明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碳基材料掺杂聚合物导电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聚合物可分为结构型导电聚合物和复合型导电聚合物,其中复合型导电聚合物主要是碳基材料或金属掺杂聚合物而得到。文中综述了碳基材料掺杂聚合物的导电机理和碳基材料掺杂聚合物导电特性的研究进展。导电机理主要有渗滤理论、隧道效应和场致发射理论等。目前应用于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碳基材料主要为炭黑、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文中还简要介绍了碳基材料掺杂聚合物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聚合方法对聚苯胺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伟  韦玮 《功能材料》1999,30(3):320-322
采用溶液聚合与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分别合成了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PAn)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聚合方法影响聚合物的产率,溶解度,分子量,导电性,环境稳定性以及微观结构等性能。  相似文献   

8.
超级电容器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电容主要来自于法拉第准电容.采用不同掺杂方式的导电性聚合物(n型或p型)作为电极材料使相应的超级电容器分为3种基本类型,这3种类型的超级电容器各具有不同的导电结构及特性.介绍了超级电容器导电聚合物的工作原理和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胡宗倩  谢凯 《材料导报》2011,25(17):46-50
综述了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针对锂硫电池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并指出硫/有序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对提升锂硫电池性能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形成三维空间传导网络的导电添加剂和具有良好粘接性、导电性及电化学稳定性的粘结剂对锂硫电池性能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方法,主要有掺杂、与其它材料复合、改变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等方式。掺杂能够改变高分子材料中已有电子能带的能级,使得高分子中能带间的能量差减小,载流子迁移的阻力随之减小。与其它材料复合多为材料能提供载流子迁移的通道、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形成大的共轭体系、改善链与链之间的有序性或增加复合物的紧密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与导电高分子复合的材料多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以及一些普通的有机高分子。改变导电高分子的结构能改善聚合物的规整度,提高其结晶度。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需要在提高导电高分子电导率的同时改善其溶解性、加工性以及稳定性等综合性能,以实现导电高分子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1.
PPy/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导电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乙醚反应介质,用化学方法合成了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四探针技术和透射镜表征了这些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载流子在PPy分子链之间和PPy聚集体之间有的传导性。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炭黑复合材料PTC特性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关于聚合物/炭黑复合物材料PTC特性的机理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文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即(1)导电链与热膨胀模型;(2)隧道导电模型;(3)炭粒聚集态结构变化及迁移模型;(4)欧姆导电机理及相变模型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各种模型的特点与缺陷,认为进一步研究了PTC现象的机理,完善相应的理论模型,是该领域中一项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磁性导电聚合物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导电高分子材料为壳,纳米Fe3O4微粒为核的壳核结构的纳米磁性导电聚合物微波吸收材料的合成、结构、介电性能、磁导率和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酸甲酯用作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基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交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以聚丙烯酸甲酯 (PMA)为基材、含丙二醇碳酸酯 (PC)和 L i Cl O4电解液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考察了电解液含量和聚合物结构对离子导电性能、电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 ,并将所得结果与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为基材的相应体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聚合物含量较大时 ,聚合物的链结构对离子导电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具有刚性链结构的 PMMA比具有柔性链结构的 PMA更不利于相应凝胶型电解质离子的传递 ;而在聚合物含量较小时 ,聚合物的结构对凝胶型电解质的离子导电行为的影响较小。以 2 7% (质量 )的交联 PMA为基材、摩尔比为 12∶ 1的 PC- L i Cl O4为增塑电解液而制备的凝胶型电解质 ,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和较高的室温电导率 (4 .8× 10 -3S/cm)。循环伏安的研究结果表明 ,PMA体系的阳极分解电压在 4 .7V(vs Li+/Li)。  相似文献   

15.
由于单体间易发生交联反应而使聚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导电性能下降和造成后续成型加工的困难,因而寻找合适的聚合方法制备PEDOT显得尤为重要。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为反应模板,在对苯二甲酸铟配位聚合物(In-BDC)的一维孔道内实现了3,4-二乙烯基二氧噻吩(EDOT)的自由基氧化聚合,得到了PEDOT@In-BD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TG及N2吸脱附等方法对所制备的PEDOT@InBDC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EDOT氧化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为91%;在整个EDOT单体的聚合过程中,In-BDC的框架结构保持稳定,其比表面积(BET)为45 m2/g;将EDOT单体引入In-BDC模板孔道内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PEDOT@In-BDC复合材料可以提高金属有机框架材料In-BDC的热稳定性。电流-电压(I-V)线性扫描分析结果显示,PEDOT@In-BDC复合材料是基于PEDOT而具有导电性的一类新型半导体材料,其电导率为2.7×10-5S/m;与功能性多孔材料In-BDC模板(1...  相似文献   

16.
研究炭黑填充的聚合物电阻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当炭黑浓度在临界区域或晶质聚合物在较窄的熔化区域,材料都能呈显高的正温系数(H-PTC)效应;而炭黑浓度很大时,具有负温系数(NTC)效应。这些是探索新型功能导电材料——温度自控塑料发热体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丰科  曹伟丽  李金芝 《材料导报》2011,25(21):136-139,145
手性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在手性高分子领域里有很多独特的化学性质,已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等一些经典手性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途径:当共轭的导电聚合物链上带有对映体纯取代基或有手性的掺杂阴离子时,其光学活性可以被π-π*电子吸收带所诱导;阐述了它们的合成发展史、现状、显著特性及手性导电高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由粉末导电填料与聚合物母体配制而成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此类材料导电机理异常复杂,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即“导电通道”学说以及“隧道效应”学说或“电场发射”学说。  相似文献   

19.
炭黑/聚合物气敏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炭黑/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作为气敏传感材料的研究.并按未处理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和接枝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行分类,分别从结构组成、有机溶剂或蒸汽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研制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柔性导电材料是可穿戴电子器件的重要支撑材料。由于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柔性,由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柔性导体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文中从制备和表征方法方面归纳了聚合物基柔性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实现柔性导体的关键因素,即聚合物优异高弹性的保持和可拉伸的稳定的导电网络的实现,详细介绍了简易地利用高弹性基体和纳米填料的直接共混法和目前应用较多的结构可拉伸导体的设计与制备,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