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建时代 ,凡是皇帝的指示和命令 ,都被称作“圣旨”。其实 ,“圣旨”只是一般通称 ,在具体应用和形成文字时 ,它则分成“制”、“诏”、“敕”、“谕”、“诰命”、“敕命”等种类 ,应用时有着严格的区别。制 ,又叫传制、宣制。“制”主要用于国家大政 ,如关于科举的殿试、封官授爵等事项的皇帝旨意 ,书面形式都以“制”颁发。制文体例 ,首句都是“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 ,尔后才是正文。诏 ,又称诏书 ,皇帝临终时所颁诏书 ,则称“遗诏”或“哀诏”。敕、谕 ,又可合称为敕谕 ,或各加一“上”字 ,称作“上敕”、“上谕”。敕主要用于训诫官员…  相似文献   

2.
古代皇帝通过诏、令、命、敕等各种文件指挥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消防治理作为国家公众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皇帝非常重视并直接过问。有的皇帝还专门发布“罪已诏”,承担责任,并作出深刻检讨。西汉元帝在茂陵白鹤馆火灾后,专门发诏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皇帝就火灾承担责任的第一次“罪已诏”。诏书说,火灾降临,使我发抖,非常恐惧。检查灾变原因,完全在于我的过错。各部门的官员又不愿意指出我的过错,怎能令我醒悟?以致于此,现在的百姓频遭灾害,无法加以赈济,加上苛刻的地方官吏的烦扰和苛刻的繁琐法律条文的应用,使他们不能…  相似文献   

3.
杨平 《城乡建设》2005,(1):52-54
一、圆明园历史上保护工作几次大的事件 第一次是1873年的"同治重修".圆明园被焚毁之后,还有若干殿宇幸存,同治十二年,同治皇帝发诏择要兴修圆明园部分建筑:兴修前先清除了工地上的渣土,然后又将"安佑宫""天地一家春"、"清夏堂"、"正大光明殿"和圆明园中路等处的殿宇、房屋共1420多间残毁的台基和墙垣拆去.在工程进行中,他们还拆掉了圆明园内的藏舟坞和园外"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处的旧材料,来满足当时圆明园部分修复工作的急需,可谓是拆东墙补西墙.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灾后诏求直谏制度王铭珍在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国火灾频发的情况,发表讲话时说:“最近连续出这样的大问题,我的心情是很沉痛的,封建时代是要下罪己诏的。”何谓罪己诏?我国古代,每逢发生重大火灾时,皇帝颁发诏令,请文武大臣检讨防火工...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国火灾频发的情况,发表讲话时说:“最近连续出这样的大问题,我的心情是很沉痛的,封建时代是要下罪诏的。”何谓罪诏?我国古代,每逢发生重大火灾时,皇帝颁发诏今,请文武大臣检讨防火工作的过失,直接对改善防火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当时叫做“诏求直谏”、研究历代名当然就建筑选址而言,也不一定都属于迷信。在某些情况下,选址是很重要的,选址不当,违背规范要求,确实是容易引起火灾的。宋庆历三年十一月初二(IO4年12月6日),开封府上清宫发生火灾。包拯上奏皇帝日:“人火天火同…  相似文献   

6.
故宫养心殿在雍正以后成为皇帝的起居之所,成为故宫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养心殿建筑的设计哲学,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文章着重剖析养心殿建筑思想在"正德""利用""厚生"三个方面的表达,论述养心殿"礼""序""非美""卑宫室"等特点,力图构建养心殿的文化形象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每逢发生重大火灾时,皇帝就要颁发诏令,请文武大臣直接提意见,当时叫做“诏求直谏”。研究历代名臣奏议,对现代消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武帝时,皇宫里的拍梁殿发生火灾。这座宫殿是召见文武百官之所,规模很大,被一场大火烧光了。汉武帝很着急,连忙召集群臣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国火灾频发的情况,发表讲话时说:“最近连续出这样的大问题,我的心情是很沉痛的,封建时代是要下罪诏的。” 何谓罪诏? 我国古代,每逢发生重大火灾时,皇帝颁发诏令,请文武大臣检讨防火工作的过失,直接对改善防火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当时叫做“诏求直谏”。研究历代名臣奏议,也许对现代消防有某些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0)
<正>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廉洁是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众所周知,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尤  相似文献   

10.
《礼记·经解》曰":礼之于正国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是故,"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那么,何为"绳墨",何为"规矩"?二者与"正国"及"曲直""方圆"是什么关系?又为什么说"曲直""方圆""不可欺"?怎么样才会使"(周)礼""不可欺"呢?这是"礼"的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6)
<正>诏书作为皇帝下达的命令,堪称"最高指示",绝对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过,其中有一类特殊文本,即可称帝王"自我批评"的"罪己诏"。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又好神仙方士,大造宫室,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寇盗并起,天下板荡。晚年,巫蛊狱兴,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俱死于此,株连甚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或许,要走进崇山峻岭中这个代号"816"的神秘洞体,亲身站在巨大空旷的核反应厅内,才能真切感知墙上那些标语不仅仅是标语。  相似文献   

13.
(一)王爷放火判处死刑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巴图鲁野心很大。到了顺治帝时,他看不起年幼的顺治皇帝,便纠合儿子,密谋发动一次政变,企图自己上台。不料,这件事被大臣察觉了,禀报了皇帝,他的预谋没有得逞。按照清宫禁律,谋反夺位的首犯要处死刑。可是,当刑部尚书拟好奏文,准备判处巴图鲁王爷死刑的时候,皇帝颁发一道圣旨,说巴图鲁“所犯之  相似文献   

14.
正"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0)
自内阁制度产生,便存在着皇权与阁权的相互斗争,尤其是皇帝与内阁首辅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对抗。面对明中期阁权的膨胀,孝宗皇帝为加强君权,先后采取了进传奉官、诏撰三清乐章、宠信宦官的具体措施,企图压制以徐溥为首的内阁成员,但成效平平。此后皇权与阁权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明末。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7)
<正>"上课了,上课了……"上课铃声响起。这节课是音乐课,一个星期仅有一节,所以同学们都格外珍惜,端坐在位子上等着音乐老师的到来。结果音乐老师没有来,班主任黄老师却走进了教室,我们的心情都跌入谷底。唉,黄老师真像贪吃蛇,"吞"掉我们那么多节自习课了,现在连音乐课也不放过。出人意料的是,黄老师走上讲台宣布了一道"圣旨",让我们的心情又从低谷攀上了峰顶:"今天这节课我们排练运动会开幕式的舞蹈。""耶!"我们欢呼雀跃地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36)
<正>爸爸问:"儿子在信上写了什么?念给我听听。"妈妈回:"不知道,信里最后明确说了,‘勿念’。"刚上小学时,老师让买《十万个为什么》,结果我爸买回了《十万个怎么办》。当我把书带去学校时,别人的书里都是"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下雨前鸟儿为什么飞得低",而我的书里是"厨房着火怎么办""家里漏电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4)
<正>"问题学生"又被称为"差生""双差生""暂差生""学后生"等,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交作业、少写作业、迟到、旷课、逃课、偷窃、撒谎、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等问题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令老师们头痛不已。因此,关注"问题学生",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问题",进而使"丑小鸭"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广大教育同行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经常     
《Planning》2019,(2)
<正>"经常"这个词,很有意思。它既可作形容词,表"平常""日常",也可作副词,表"时常""常常"。两者当然有关联:"平常""日常"都有、都在、都做的,当然也就会"时常有""时常在""常常做"。汉语里,同一词语处于不同位置,便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这很正常——"正常"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8)
<正>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减轻学生负担,各种"减负令""禁令""规定""紧急通知"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然而,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沉重,家长的质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2019年12月24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任何一次运动,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都需要相关人员去落实。减负"运动"也不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