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丹 《通讯世界》2022,(8):43-45
为解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程序收集个人信息的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加强应用程序的监管能力,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关,提高应用程序行业的自律标准,增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建立多元化的应用程序规制手段,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星 《信息通信》2014,(11):154
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令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暴露出来。文章就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探究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特征,总结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社交网络模式中个人信息安全漏洞问题,进而从行业演进的角度、法律规范的角度来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交网络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尤其是为了保护互联网平台上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笔者据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现状,分析了移动社交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结合信息安全保护原理,从用户个人、网络企业、国家立法三个层面提出了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安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下,人工智能将算法与大数据有机结合,使数据充满活力。随着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的保护日益重视,如何让个人信息安全治理水平与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相匹配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算法获取信息具有强制性、隐蔽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因其运行流程涉及多个程序的联动,所以用户信息的安全得不到相应保障。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个人信息脱敏机制以及对个人信息的多重加密。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挑战。本文将针对当前计算机互联网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现状开始研究,进而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旨在能够提高互联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提案要点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建议,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要建立统一的基于实名制的身份认证体系,确保每个人真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还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的安全。所以,首先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从法律角度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其次要对个人享受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在个人信息安全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第三要研究个人信息委托使用机制,确保公共服务机构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能够帮助人们高效地筛选网络信息,并根据人们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优质信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也会泄漏人们的上网信息甚至个人信息,给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大数据技术尚不完善,用户信息在收集、存储、处理和维护过程中很容易遭到损坏或泄漏,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效率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大数据时代居民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简单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并从匿名信息技术、社交网络匿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角色访问控制技术、风险访问控制技术、可信计算技术和信息安全处理技术七方面分析了目前居民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常用的技术,通过介绍这些大数据技术来促进对居民信息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202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超10亿,手机APP数量约300万款,APP已经成为各类业务发展的重要入口,直接或间接接触海量用户个人敏感信息。同时,近年来APP违法违规采集、使用、储存个人信息的问题愈发严峻,已对个人用户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威胁,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APP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结合监管要求,创新构建了一种企业自有APP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体系包括多维安全检测内容、多端智能检测模式、多级能力输出、主动威胁预警四个模块,为企业APP健康发展注智赋能,为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已经成为可量化的数据和可控制的资源。强化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不仅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个人思想认识,也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体系,还要加强应用监管,提升技术保护水平。文章针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面向广大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等用户,我国不断加强实名制登记工作。同时,实名制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着潜在的信息泄露的威胁。对此,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亟需加强。实名制个人信息的安全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需要在立法、行政管理、行业规制、国家标准规范、信息保护关键技术以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从而为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