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乌蔹莓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材经95%乙醇超声提取,醇提取物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各部位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相同浓度下,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和乙醇总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铁还原力最显著。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乌蔹莓各提取物清除能力与其样品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乙醇总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艾渣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溶剂的5个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e~(3+)还原法(FRAP法)测定艾渣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艾渣中黄酮类物质偏中等极性,多富集于乙酸乙酯及氯仿部位。艾渣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强[IC_(50)值分别为(0.115±0.003) g/L和(0.093±0.003) g/L],正丁醇及氯仿部位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次之。水层还原Fe~(3+)的能力最强,其次为正丁醇与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在三个抗氧化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弱的抗氧化性。因此,初步推测抗氧化活性多集中于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可以将其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高效的提取及分离黑果腺花楸活性物质,以黑果腺花楸为原料,不同极性溶剂作为溶媒(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分别提取到不同极性物质(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利用不同的抗氧化模型(铁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抗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花生油氧化能力)、炎症模型(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肉芽肿胀)和镇痛模型(小鼠热板痛阈值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来评价黑果腺花楸不同极性物质的活性。结果表明,正丁醇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消炎镇痛能力。正丁醇可以作为提取黑果腺花楸活性物质及分离抗氧化活性及抗炎镇痛成分的溶剂。  相似文献   

4.
以大肠埃希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供试菌,采用圆形纸片法和Scan1200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对采自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不同极性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卵叶喜盐草各极性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石油醚相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提取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丁醇相可能是分离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极性段。为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狭瓣鹰爪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和水提取狭瓣鹰爪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它们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过氧化值(POV)采用碘量法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溶剂的狭瓣鹰爪叶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乙酸乙酯、水、石油醚、乙醇。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杜仲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能力。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离杜仲叶有效成分,分别评价了不同溶剂组分对DPPH·、羟基的清除效果及对ACE的抑制能力。不同溶剂萃取物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研究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76.55%;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羟基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48.9%;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CE活性抑制率最高为30%。ACE抑制率与DPPH·、羟基清除率及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在研究抗氧化及ACE酶抑制剂时正丁醇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应被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可能是抑制ACE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八角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甲醇、乙酸乙酯、水为溶剂,对八角叶回流提取,再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得到过柱粗提取物并精制得其精制提取物,再将以上五种提取物配成五种溶液。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其五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人工合成抗氧化物质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八角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其作用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其精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但在一定范围内均弱于相同浓度下的抗BHT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藿香蓟不同极性的提取物,筛选藿香蓟抗炎的活性部位。方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藿香蓟,得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分别进行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血细管通透性增加实验。结果: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部位对小鼠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水部位能显著降低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结论:藿香蓟各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都可作为藿香蓟抗炎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9.
刘平怀  张森  汪春牛  陈德力 《精细化工》2013,(3):281-284,287
为研究琼榄的药用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琼榄资源,对琼榄根、茎、叶的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和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L-EtOA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最小,为154.1 mg/L,是15组提取样品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的部位。琼榄根、茎、叶的15组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以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强,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和阳性对照品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接近。因此,琼榄叶部位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强,且活性物质在乙酸乙酯部位,L-EtOAc为有效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琼榄的药用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琼榄资源,对琼榄根、茎、叶的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和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L-EtOA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最小,为154.1μg/mL,是15组提取样品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的部位。琼榄根、茎、叶的15组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以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强,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和阳性对照品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接近。因此,琼榄叶部位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强,且活性物质在乙酸乙酯部位,L-EtOAc为有效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1.
海滩植物厚藤(Ipomoea Pes-caprae)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快速制备厚藤活性提取物,并以DPPH法对厚藤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石油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203 4、0.836 2、0.868 8、1.867 5、6.628 3 g/L。结果显示,厚藤茎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抗炎活性部位以及提取方法对其的影响。采用70%乙醇回流和石油醚脱色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按照溶剂极性由低到高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所得样品用比色法检测其抗5-LOX活性。最终发现脱色后的白花蛇舌草抗5-LOX活性较好,抗炎主要活性在乙酸乙酯部位,其抑制率为66.98%。脱色后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可减少杂质对其抗炎活性的影响,乙酸乙酯部位可作为抗炎药物筛选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扛板归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使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扛板归进行提取,得扛板归不同极性部位。采用牛津杯法和两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除醇沉物和水相残余物外,不同浓度的石油醚回流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三氯甲烷萃取物(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强的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分别为21.67 mm和23 mm,MIC均为0.312 mg/mL。结论:扛板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不同溶剂(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对水葫芦的不同部位(根、茎、叶)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的测定。初步研究了水葫芦提取物的镇痛抗炎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的根、茎、叶提取物中均含有黄酮成分。水葫芦的根、茎提取物较叶提取物具有较好镇痛抗炎作用。表现为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中,水葫芦的根、茎提取物能明显提高阈值,但叶子在扭体法实验中没有提高阈值的作用。水葫芦根、茎提取物比叶子的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水葫芦在医药方面的研究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异形玉叶金花果实,经减压浓缩后,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用DPPH自由鼙的清除能力来评价两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己酸乙酯部位浓度为283.20μg/mL时自由基清除率大于50%,IC50=304.85μg/mL,正丁醇部位浓度为17760μg/mL.时自由基清除率大于50%,IC50-224.07μg/mL。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比乙酸乙酯部位更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菜芙蓉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萃余水溶物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DPPH自由基(DPPH·)能力为评价指标筛选其活性部位,并对活性最强部位进行体外小鼠红细胞溶血、肝组织匀浆和肝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量及其肿胀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菜芙蓉花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表现为DPPH·O_2~-··OH,其中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EA)对三者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3.52、44.96、376.87μg/m L。在体外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研究中,EA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p0.05),在50~500μg/m L范围内能抑制肝组织匀浆和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并有效抑制小鼠肝线粒体的肿胀,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薰衣草叶子化学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方法对伊犁产薰衣草叶子中不同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测定了提取物对DPPH·、ABTS+·、·OH和O-2·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研究比较了薰衣草叶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薰衣草叶子中含有糖类、酚类、有机酸、鞣质、甾体、萜类、香豆素、挥发油等成分;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能力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薰衣草叶子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柚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柚皮提取物及次级萃取物的总黄酮、总酚的含量,通过测定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试验,比较柚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柚皮正丁醇层对ABTS、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34.83μg/mL和7.441 mg/mL,其FRAP值为354.53μmol Fe2+/g。高浓度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对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IC50值为3.703mg/mL。柚皮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结果与其具有较高的总黄酮、总酚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油楠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为丰富和提高油楠树的药用价值及生物活性打下基础,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依据。本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油楠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经分析油楠叶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与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油楠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总黄酮含量越高,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全蝎白术白头翁组方(SAPZF)发酵前后最佳萃取部位,采用球孢白僵菌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备全蝎白术白头翁组方发酵物(SAPZFFW),分别制取组方发酵前后的质量分数75%醇提液。采用系统萃取法,制得SAPZFFW、SAPZF的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水部干浸膏。通过MTT法检测SAPZFFW、SAPZF不同极性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APZF有效部位的抗肿瘤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石油醚部、正丁醇部、乙酸乙酯部;SAPZFFW有效部位抗肿瘤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正丁醇部、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SAPZFFW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作用优于SAPZF,且正丁醇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