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活性染料染色耐光色牢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启宏  杨萍  陆必泰 《印染》2007,33(1):19-23
分析了活性染料品种、染色浓度、拼色、布面pH值对棉织物耐光色牢度的影响,包括日晒牢度、汗光牢度;探讨了耐光色牢度提升剂对活性染料染浅色织物耐光色牢度的提升作用;研究了多种功能整理,如柔软、防皱、纳米防水防油和提高耐氯牢度整理,对浅色织物耐光色牢度和对耐光色牢度提升剂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染料品种的耐光色牢度不同,浅色织物的耐光色牢度通常较深色织物低,拼色光牢度由其中耐光色牢度最差的染料决定;耐光色牢度提升剂对浅色织物耐光色牢度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并可与其它功能整理剂同浴整理。  相似文献   

2.
选择12只常用活性染料对纯棉和粘胶织物进行染色,测定其耐汗光复合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汗渍色牢度,系统分析染色浓度、织物类型、汗液组分对活性染料耐汗光复合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的耐汗光复合色牢度与耐光色牢度和汗渍色牢度有较大差异;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耐光色牢度和耐汗光复合色牢度均有所提高;粘胶织物的耐光牢度和耐汗光复合色牢度均高于棉织物;按不同标准配制的人工汗液对活性染料耐汗光复合色牢度的影响也不同,ATTS汗液对耐汗光复合色牢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耐光色牢度几种评定方式,指出耐光色牢度常用蓝色羊毛标样和变色灰卡两种方式评定,通过对不同曝晒终点使用两种不同评定方式评定耐光色牢度的结果比较,讨论了使用两种评定方式的情况,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万敏 《针织工业》2013,(6):10-12
在德国迈耶.西电脑提花单面大圆机上,采用纯棉仿麻竹节纱开发出一款兼具棉纤维手感舒适、吸湿透气,以及挺括、爽滑等麻类织物风格的针织面料,介绍其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对织物水洗后外观,顶破强力,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抗起毛起球性能,甲醛含量以及pH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采用纯棉仿麻竹节纱开发的针织面料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一等品的检测标准,适合开发夏季穿着的凉爽、挺滑、舒适型T恤衫。  相似文献   

5.
张帆  吴雄英  张晓明  丁雪梅  何秀玲 《印染》2006,32(15):41-43
测试了18种颜色的涤/氨、锦/氨面料泳衣的耐汗渍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和耐泳池水色牢度,以及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耐光、海水复合色牢度和耐光、泳池水复合色牢度。研究了光、汗、氯各因素对泳衣面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10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纺织品面料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探讨了GB/T 14576-1993《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实验方法》标准汗液、日本ATTS人工汗液法、GB/T 14576-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中酸汗液1、酸汗液2、碱汗液,以及不同光源对纺织品面料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董瑛  李传梅 《染整技术》2002,24(4):28-30
对活性基活性染料的耐光色牢度与染色深度有着密切关系,与固色方法无关系,标称耐光色牢度对应着一定的染料浓度,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耐光色牢度不及K型活性染料,不能用于有耐光色牢度要求的浅色印染产品加工,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耐光色牢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卢素娥 《中国纤检》2014,(14):66-68
针对纯棉织物的耐光汗色牢度,分别选用了不同的染色浓度、拼色、pH值等参数,研究了其对织物耐光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品种对织物耐光汗色牢度有较大的影响,浅色织物的耐光汗色牢度通常较深色织物低;布面pH值的酸碱性对织物耐光汗存在一定的影响,布面呈现中性时织物的耐光汗色牢度效果最好;拼色织物的耐光汗色牢度由其中耐光汗色牢度最差的染料决定。  相似文献   

9.
胡心茹  山传雷  刘殷  曲延梅  许长海  蒋阳 《印染》2023,(11):33-36+40
天然染料染色织物存在耐日晒色牢度差的缺陷,试验采用媒染、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加入日晒牢度提升剂和有色纤维拼混的方式,探究提升天然染料染色棉织物耐日晒色牢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属媒染的棉织物相比,通过阳离子改性再染色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日晒色牢度。经过日晒牢度提升剂JYE811处理之后,天然红色染料染色的棉织物经过12 h日晒后色差小于1.5;天然染料染色棉纤维占比30%时,黄、蓝两种颜色的混合棉纤维经12 h日晒后色差均在1.0左右,可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桑蚕丝织物的耐光色牢度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结果认为,要保证桑蚕丝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应尽可能选用蒽醌结构和金属络合结构的染料,并努力开发耐光色牢度较好的染料,建立较为完整的色谱,探索提高印染绸耐光色牢度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俞志毅  鲍小光 《丝绸》1998,(5):28-29
对桑蚕丝织物的耐光色牢度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结果认为,要保证叠蚕丝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应尽可能选用蒽酯结构和金属络合结构的染料,并努力开发耐光色牢度较好的染料,建立较为完整的色谱,探索提高印染绸耐光色牢度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棉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得氧化棉纤维,以水溶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PB—NH2)为改性剂与氧化棉纤维反应制得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讨论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制备机制,并采用FT-IR证实了氧化棉纤维中的醛基与HPB—NH2中的端氨基发生了反应。采用活性染料对HPB—NH2接枝氧化棉织物进行染色试验并测试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HPB—NH2接枝氧化棉织物的得色量显著提高,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匀染性能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的制备及其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棉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得氧化棉纤维,以水溶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PB—NH2)为改性剂与氧化棉纤维反应制得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讨论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制备机制,并采用FT-IR证实了氧化棉纤维中的醛基与HPB—NH2中的端氨基发生了反应。采用活性染料对HPB—NH2接枝氧化棉织物进行染色试验并测试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HPB—NH2接枝氧化棉织物的得色量显著提高,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匀染性能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20,(9)
分别以3-氨基-N,N-二乙基苯胺和H酸为染料偶合组分,自制5只具有不同电荷数量和反应基团的反应性染料,并将其应用于棉纤维染色,探究在不同无机盐用量、碱剂用量、染色温度以及保温时间条件下,染料结构中反应基团、染料母体等对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双活性基的反应性染料在棉纤维上具有更高的反应性,随着染料结构中阴离子水溶性基团数目的增多,染料对盐用量的依赖性增大且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降低。染料在棉纤维上的耐日晒牢度有待提高,对比染料D-1,以H酸为母体的染料染色织物表现出较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20,(8)
合成一种用于促进天然染料上染棉纤维的染色促进剂MA-1,可大幅提高天然染料上染率和耐水洗色牢度。研究了阳离子单体、环状结构单体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棉纤维经MA-1预处理后,桑葚和紫娇天然染料上染率提高3倍以上,耐水洗色牢度提高2~3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棉纤维阳离子化改性,有效地改善了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的染色性能,其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60~70℃,染色时间50~60 min,浴比1∶20;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达到4级,耐摩擦色牢度达到3级,且具有很好的紫外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7,(19)
选用GB/T 14576—2009标准汗液、日本ATTS人工汗液,采用紫外光替代传统的人造氙弧光源,按GB/T 14576国家新旧标准方法,测试了不同材料和不同颜色的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分析了影响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因素,提出了高效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用GB/T 14576—2009标准汗液、日本ATTS人工汗液,采用紫外光替代传统的人造氙弧光源,按GB/T 14576国家新旧标准方法,测试了不同材料和不同颜色的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分析了影响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因素,提出了高效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赛明 《广西纺织科技》2011,(4):141-143,148
光、汗复合色牢度简称光汗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在服用过程中受人体汗液和日光共同作用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现对棉织物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时选择常用活性染料并采用低温加碱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其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经分析表明人工汗液组分,织物类型、染料及染色浓度等对活性染料光汗复合色牢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选用光汗牢度好且配伍性好的染料进行拼色,可以有效提高棉织物的光汗复合色牢度,应用光汗牢度改善剂对三拼色织物进行处理,一些拼色织物的光汗牢度能提升0.5级。  相似文献   

20.
应用洋葱皮制取染液,运用正交法设计实验方案,对棉纤维试样进行染色和媒染工艺实验,并对实验所得试样进行变色牢度与沾色牢度测试。分析染色和媒染工艺的各影响主要因素,总结出洋葱色素应用于棉纤维染色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和柠檬酸媒染的最佳媒染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