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油井作业中压井对地层的伤害,提出了带压作业配套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高压水井、带压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避免油层污染,缩短作业占井周期,节约施工费用,提高油水井的日注水量和产油量。  相似文献   

2.
以往油田进行带压油、气水井作业施工前,经常要先放压或压井、再作业,存在成本浪费、地层污染、复采复注时间长等问题。带压作业是利用特殊修井设备,在油、气、水井井口带压情况下,实施起下管杆、外简修理及增产措施的井下作业技术,具有保护油气层,保护套管,降低费用,提高单井产量,确保安全环保等优点。辽河油田从2000年起开始带压作业技术研发工作,经过十年的完善升级,施工能力从12Mpa升级到42Mpa,形成了水井、油井、气井、热采井、大修井等系列施工装置,形成了油管、注水工具、特殊管柱和完井管柱等系列压力控制技术,已在国内10个油田应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压井带压作业就是利用特殊的修井设备,在油、气、水井井口带压的情况下实现管柱的安全、无污染起下作业。它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提高注水时效和水井利用率,大大减少油层污染,避免因压井对地层产生的伤害,进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4.
文中阐述了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的工作原理、井口装置结构、性能特征、技术参数、安全性分析及现场应用情况。和常规修井作业的对比,带压作业技术能够减少油井排液期和注水受效井的恢复期,实现安全、环保修井作业。  相似文献   

5.
油水井是采油和注水的唯一通道。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长,在对注水井进行施工作业时,由于压力过高,如果不进行带压作业,可能会引起套损,导致油气层收到破坏,对安全环保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中119井采用小套管完井的圆满成功,不仅使苏制套管井"死而复生",而且为精细化老油田套损井大修技术开辟了新途径,为今后套损井大修技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产过程中注水井井筒内出砂、杂质等掩埋注水层、采油井油管结垢、结蜡,严重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使用常规的洗井方法很多时候得不到解决,通常采用作业起管柱来解除堵塞,恢复生产,但常规修井作业工序繁杂、难度大、周期长,容易造成压井液对油层的污染。2019年开始我们采用连续油管解堵,这种技术不需压井,可带压且连续冲洗,对地层的伤害小,可实现安全、高效作业。统计我矿2019-2020年连续油管解堵,注水井应用54井次、注入井45井次,采油井解堵6井次,成功率达91%。在油水井解堵方面成功率高,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常常遇到油管溢漏问题,即地层与井筒压力不平衡时,井底液体从油管、套管外溢或井筒内液体漏失。油井溢流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作业周期,污染井场,致使油井不能按时施工;油井漏失会污染油层;在稠油、超稠油井中,压井液、洗井液进入地层,吸收井筒周围的热量,使井筒周围温度降低,转抽后开井困难。本文针对油田生产中存在的油井漏失问题,介绍了一种能够减少油井作业程序,防止压井液、洗井液进入地层以及地层内的液体进入井筒的作业管柱,实现了注汽、采油一体化,采用该工艺管柱后,可减少作业工序和作业时间,降低作业费用,防止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油九厂注水井的特点和对带压作业基本原理的了解,提出采油九厂注水井作业可通过带压作业来完成的设想,同时对带压作业装备及技术在采油九厂的应用所取得的效益,以及带压作业在施工中存在的难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九厂今后带压作业技术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田注水已经成为油田稳产、增产的主要措施,注水井冲检施工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足够的地层能量,注水井带压作业已被各油田广泛认可并推广,注水井带压作业解封时,因油管被堵塞器堵死,造成带压解封困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油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注水井,一直采用高密度液压井或放喷手段将井压降低后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成本高、时间长,同时,压井作业会堵塞地下油水通道,影响采油产量和注水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带压作业装置在油气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吐哈油田注水井常规作业需停注放喷,井口压力落零才能开展施工,这样单井平均施工周期为22天,单井平均放喷量在1000方,个别井高达8000方,大量释放地层能量,影响周边油井正常生产,产生污水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吐哈油井引进带压作业装置,开展水井带压作业,节约施工时间,保存地层能量,保护自然环境。目前已经开展油管堵塞、起下各类管柱、射孔、酸化、下桥塞等十余种带压工艺,共施工57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带压修井作业技术,是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修井技术发展中的新亮点,是修井作业技术和工艺的一场革命。对于油水井而言常规压井不仅施工成本高、时间长,而且污染油层、堵塞油水通道,影响产量和注水效果;而采用放喷泄压,又破坏地层能量平衡、压力恢复时间长、地下注采单元内油井产量会受到影响,而且放喷排放含油污水还给环境污染带来重大隐患,也增加了罐车等的拉运费用和再次注水费用。带压作业无需放喷泄压,可有效的保护储层,它已是"稳定和提高单井日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新疆油田水井维修周期较长,井内无相应的井底开关阀,井内除垢和油管内堵塞技术是制约带压技术的关键环节;新疆油田公司根据自身井况研制了相应的堵塞工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井内结构复杂,结垢严重的井提出新的思路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带压修井作业技术,是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修井技术发展中的新亮点,是修井作业技术和工艺的一场革命。对于油水井而言常规压井不仅施工成本高、时间长,而且污染油层、堵塞油水通道,影响产量和注水效果;而采用放喷泄压,又破坏地层能量平衡、压力恢复时间长、地下注采单元内油井产量会受到影响,而且放喷排放含油污水还给环境污染带来重大隐患,也增加了罐车等的拉运费用和再次注水费用。带压作业无需放喷泄压,可有效的保护储层,它已是"稳定和提高单井日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新疆油田水井维修周期较长,井内无相应的井底开关阀,井内除垢和油管内堵塞技术是制约带压技术的关键环节;新疆油田公司根据自身井况研制了相应的堵塞工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井内结构复杂,结垢严重的井提出新的思路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前注水开发技术是开发低孔、低渗油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超前注水可以合理的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使油井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本文从水井注水时机、注水强度、采油井流压3个方面对超前注水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在油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低渗及特低渗透油田开发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绍龙  陈文明 《广东化工》2012,39(3):86+69-86,69
油水井出砂是国内外各油田普遍存在的一个自然现象。从油水井完井开始到采油、注水或修井过程中,每一步施工作业对地层出砂都有影响,其中有些因素可以避免,有些则无法避免。如果地层出砂得不到有效防治,油水井出砂会越来越严重,致使油水井减产、减注甚至停产、停注,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砂卡、套管损坏或油水井报废。因此分析油水井出砂原因,掌握油水井出砂规律并适时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控制油水井不出砂或砂面基本保持稳定,以减少冲砂、检泵及大修作业.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油水井大修打捞是解决井下安全事故、恢复井道畅通,改善油水井出油及注水条件,因而恢复油水井注水和出油能力。油水井大修打捞是一项采用相关工具措施打捞井下物品,专门排除井下问题的作业,在钻井和修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目前在各种油井应用广泛的作业项目。  相似文献   

17.
油井套管因腐蚀等原因造成套管损坏、穿孔漏失后,地层水由套管损坏处流入油井中,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严重时还会倒灌地层。为此,套管漏失井油层保护采油技术采用丢手封堵管柱,上部泵抽管柱通过插入密封方式与其连接,可以阻止生产和检泵作业时套损处漏失水和洗井液进入油层,起到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防止油层污染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油田采油管柱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带压作业技术是指在井筒有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带压作业装置进行起下管柱作业,不降低地层压力的井下作业工艺,是解决低压油水井由于作业过程井漏造成产量恢复周期长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厂注水井带压作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带压作业成本较高,本文结合带压作业的意义、技术特点及与常规作业应用情况的对比结果,对葡萄花油田是否有必要进行带压作业进行探讨。并围绕如何确定带压作业应用范围,有效发挥带压作业的优势,降低作业成本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斌斌 《天津化工》2024,(1):103-105
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以高效、安全的作业方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在油气开采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探讨了其在提高采收率、降低环境风险、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发经历了采油工程技术的生产阶段,油水井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井下作业修井技术进行处理,才能恢复油水井的正常运行状态,因此,有必要研究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措施,是采油技术的补充,配合采油技术实现油井的开采,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