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风能资源的特点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云南与我国“三北”和沿海等地有关风能资源要素的对比分析,表明云南多数山区风能分布广泛,冬春季极具开发价值,风能地形效应显著,风向稳定,风力机安全性高,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风能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风能可开发地区风能资源实用标准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应  王明 《新能源》1999,21(7):12-15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对云南风能资源的研究结果,给出了云南风能可开发地区的22项风能资料。  相似文献   

3.
顾本文  王明 《新能源》1999,21(2):28-31
分析了云南各地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可利用小时数等多个风能资源评估中的主要物理量,说明了云南风能资源的特殊性和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4.
风能水能资源的互补开发、综合利用是一种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通过阐述国际及国内风电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电力结构,研究云南风能资源特点,提出在云南建立基于风能水能互补发电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外能源》2008,(4):65-65
中国10m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10^8kW,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10^8kW。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约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4000h。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160GW。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沿海岛屿风能密度超过300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约为4000h。(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力出  相似文献   

7.
云南风能可开发地区风矢量特征及其对风能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晓晖  王明 《新能源》1999,2(4):25-28
利用云南风能可开发地区13个站的风向资源分析了风矢量特征。结果表明,云南风能可开发地区有较稳定的盛行风向,符合风电场的选址条件。最佳对这些地区的城镇规划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促进风能资源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内陆地区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重点分析山区丘陵与平原湖区主要风能参数特征及差异。[方法]选用11个塔高为90~150 m的测风塔1整年观测资料,对湖北省山区、丘陵、平原及湖区等5种不同地形形态下的主要风能参数特征及差异进行探讨。[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各塔高层风速日变幅在1.0~2.3 m/s,山区丘陵地形下变幅明显大于平原湖区,且各层变化趋于一致,均为白天小晚上大,平原湖区低层风速日变化与高层特征相反,为白天大晚上小;(2)各塔综合风切变指数在0.055~0.328之间,在山区丘陵地形下大于平原湖区,风切变指数日变幅在0.063~0.378,变化特征为白天小晚上大,平原湖区风切变日变幅明显大于山区丘陵,大风情况下的风切变在山区丘陵地形下分布较为离散,平原湖区地形下则相对较为集中,基本稳定在0.1~0.2之间;(3)各塔高层有效风速段年平均湍流强度为0.13~0.18,山区地形下大于平原湖区,各塔湍流强度日变幅在0.07~0.15,变化特征均为白天大晚上小,但山区丘陵地形下变幅明显大于平原湖区。[结论]不同地形下的风能...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这里海拔高 ,纬度低 ,山高峪深 ,气象变化万千 ,遍布丰富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资源。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强烈挤压 ,延绵数千公里的横断山脉 ,排列成30多座海拔超过3000m的山峦屏障 ,阻拦随西信风东移的孟加拉湾暖湿气流 ,形成滇西多雨 ,滇东南少雨的同时 ,还造就了云南雨季、旱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云南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 ,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3615 7~6667 1MJ/m2·年 ;云南94%是高原山区 ,平均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的县就达94个 ,占全省总数的74 6 %;太…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风能资源气候特征与中国季风气候和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地貌紧密相关,基于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集及测风塔实测数据的气候学分析得到:风力较强的冬季风和春季活跃的北方气旋活动,形成了"三北"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平原地区风切变指数大于沿海,沿海地区风切变指数大于内陆山区。此外,通过建立可利用风能资源等级的二元划分方法,并采用中国主流风电机组,评估了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分布和技术开发量,得到中国陆地80、100、120和140 m高度上技术开发总量分别为32亿kW、39亿kW、46亿kW和51亿kW;近海水深5~25 m和25~50 m海域内100 m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分别为2.1亿kW和1.9亿kW;140 m高度上全国非常丰富和丰富等级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相对于100 m高度共增加8亿kW,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和新疆。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0G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的风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和6m/s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该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m~2的等值  相似文献   

12.
李艳  王元 《太阳能学报》2007,28(6):663-669
利用MM5作为风能模拟模式,以地形复杂、气候背景特殊的海陵岛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甚高分辨率(水平分辨率200m,最高垂直分辨率是10m)的模式设计,模拟了秋季海陵岛地区的风资源分布。研究表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甚高分辨率的模式设计可以作为复杂海岛地形风资源评估的有效手段;海陵岛地区有效风能密度的大值区多数位于150~200W·m~(-2)之间,这说明我国沿海地区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潜在的风能资源完全可以开发利用,并需要更加深入而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江苏省陆地风能资源潜力评估及微观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14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从有效风能密度、有效总时数及威布尔二参数模型对研究区的风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同时选用Vestas V80风机作为参考装机,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排除不适宜风能开发利用的区域,估算研究区可装机潜力。结果表明:江苏省境内风能资源呈东高西低分布,越靠近海边风能资源越丰富;根据风能区划标准,全省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的南通、盐城等地区,较为丰富地区分布于苏北的连云港及苏南部分地区,相对较为贫乏的地区是内陆的镇江、扬州、常州等地区;全省80m高度四季平均风速均在可利用范围(3m/s以上),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四季风速均在4~5m/s,有较大的可开发利用潜力;据估算全省适宜风电开发的区域面积大约是18133.4km~2,可安装4万多座Vestas V80风机,年均发电量约为1.46×10~5MkWh。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面积约为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87%居住在农村。云南地处低纬度地区,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中南半岛,地形独特,由西北向东南逐级梯层式下降,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米,相对高差达6664米。云南省地理呈垂直分布,呈现立体气候特点———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均有分布。云南省以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占84%,丘陵地区占10%,平坝占6%。云南的生活用能,实现管道煤气化的城市只有省府昆明,少数地县部分使用液化石油气或用电,全省大部分城镇人口的生活用能仍然以…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松门山-吉山风场70m测风塔2009年4月~2010年3月测风资料及都昌气象站近20a平均风速资料,对松门山-吉山地区的风能资源参数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并对松门山-吉山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松门山-吉山测风塔各高度层全年盛行偏北风,主导风向为N和NNE,主导风向风能占总风能的90%左右。30~70m高度湍流强度和风切变指数较小。50、70m高度处风能资源有效小时百分率为73﹪~76%,风功率密度分别为302.8、326.7W/m2,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属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具备风电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近40年北京区域内20个气象站观测风场资料,分析该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特点,并定量估计人类活动对近地层风能蕴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近地层平均风速在月际尺度上为单峰型结构,并具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近40年来平均风速呈减弱趋势,距中心城区越近的站点,风速减弱趋势越明显;2北京地区风能资源主要以佛爷顶、延庆、昌平等西北部和西部山区蕴藏最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呈现逐渐减少趋势;3自然气候变化是导致北京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减少的主要因素。此外,下垫面人为改变对风能资源的减少亦有重要影响,其贡献占总比例约27.1%,这种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用V和Vmax估计云南的韦布尔分布参数。计算分析云南风能可利用地区的风能特征值W、We、t,有几个站还直接用自记风速资料计算其风能特征值。  相似文献   

18.
孙岩  林刚  郑崇伟  杨松 《节能》2013,32(1):7-9
参考近60年的观测资料,对沈阳地区地面风速、风能资源的月变化特征,有效风速出现频率,风能密度等风频率,风速长期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面风速、风能密度峰值出现在4月,分别为4.1m/s,44.5W/m2,次峰值出现在11月;风能资源开发有效风速在1月、4月出现的频率明显大于7月、10月;全年基本有1/3以上时间的风能密度高于50W/m2,属于风能资源开发的可用范围;近60年该地区的地面风速每年以0.0192m/s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减。  相似文献   

19.
《节能》2017,(9):14-17
文中利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观测资料,系统考虑风能密度大小的月变化特征、风力等级频率、极值风速、风向频率、能级频率、资源的稳定性等要素,对营口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营口地区的风能密度表现出显著的一波峰、一次峰的月变化特征,最大为4月,月平均风能密度为78.98W/m~2,次峰值出现在11月,波谷出现在8月。2)营口地区的风速在2级和3级出现的频率最高;有效风速出现的频率在50%以上。该地区20、50、100年一遇极值风速分别为20~25m/s、25~30m/s、35m/s左右。3)在1月和10月,营口地区的风向以西北向为主导,4月则以南-西南向为主导,7月以南向为主导。4)营口地区50W/m~2以上出现频率达到43.2%,100W/m~2以上出现频率为29.5%,150W/m~2以上出现频率为23.5%。5)营口地区风能密度的变异系数表现出显著的"M"状双峰型月变化,稳定性在3月和10月相对最差,变异系数在2.2左右,4~6月的稳定性最好,变异系数基本在1.2左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厄立特利亚东部红海低地、中部山区高原和西部低地三个地区的风能资源.采用当地的全年风速数据比较了各个地区的风能潜力.根据目前和未来若干年的用电状况预测了各地区的电力需求.也对厄立特里亚政府的风能鼓励政策和与文化背景有关风险提示作了介绍.研究表明,在厄立特里亚东南部地区存在可观的风能资源并且当地也具有电力需求.估计年发电量在2 GWh,相当于全年满负荷运行2 500 h,当地可以安装大量风力机组,全部发电量将超出厄立特里亚全国在可预见的将来的用电量.风速8m·S-1的低速机组是最适合该地区的风电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