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不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根本上使建设与发展失去民族标识的方向。而我国农村广大的空间场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遗产)将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系,与此同时,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又是与传统村落与建筑空间及其所存在的自然场所结构共生存在,是特定精神场所中的衍生物。本文在此三者共生性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辽宁盘锦大洼县二界沟镇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古渔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与建筑空间三者的研究,运用保护与改造的途径与方法,探讨研究了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为支撑的三者共生性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4)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危机突出、传统文化流失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当下新农村聚落建筑设计中材质的运用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新农村聚落建筑材质的运用应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本土氛围,保留和传承其乡土文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其研究交集上的理论空白和研究价值。本文对新农村聚落建筑设计中材质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农村聚落建筑景观建设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聚落建筑材质的类型以及农村聚落建筑材质运用的方法、手段;总结国外新农村聚落建筑材质的运用对我国新农村聚落建筑景观建设的借鉴意义,为我国新农村聚落建筑景观建设指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和经商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耕读文化和晋商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杨美古镇传统村落的布局和民居形制表现出南北方交融的特点。经过考察.古镇在形态、尺度大小、构造、艺术装饰等方面都有众多表现形式.以及在特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形式和建筑特点。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需要通过这一类特殊地域性的古村落的研究,吸取其在村落选址规划、乡土人文资源传承等方面的理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通过挖掘和传承其丰富内涵.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通过古村落传统聚落、民居建筑的保护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开发.促进该地新农村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基于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下院落空间的积极意义,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揭示院落空间形式对于新农村社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力图将传统院落空间的文化及功能进行再生,得出适应于新农村居住模式的"邻里街院"式街坊空间的组构模式,以此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生活及文化的传承与再造,使新农村社区空间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新农村建设与改造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固然,这样的建设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新的规划概念带入了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散布在各个农村的传统建筑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冲击。随着昔日乡村风貌的迅速蜕变,欧式别墅、小洋楼逐渐成为潮流。这使得许多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乡村建筑在新农村的改造、规划过程中,无声无息地消逝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不仅是散落在民间建筑中的传统风格的"隐去",也是一段段历史"断壁"消亡,更是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沙周边郊区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极大的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然而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中也出现了农村城市化、村村同质化等现象,如果不考虑村民生活需求和每个村的地域环境、传统生活习俗,一味模仿发展下去,若干年后,长沙周边农村传统的一村一貌的传统村落将消失殆尽。因此长沙新农景观建设要基于每个村的传统习俗和地理环境,基于村民生活需要打造村落景观,按各村各自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要,营造一村一貌特色,传承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使长沙周边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0)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发挥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要寻找有效途径,构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合理机制和体系,并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来促进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新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人口的迁移聚居改变了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和生活形态,新乡村建设在改善物质环境和完善生活设施配套的同时,乡村的地域文化传承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从人地关系理论出发,以客家建筑为例,结合类型学和移民适应性理论分析客家建筑迁徙过程中建筑文化演进的涵化现象,总结建筑迁徙中潜在的内生逻辑,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环境关联性""系统关联性"和"文化关联性",为当前新乡村建设中更好地实现建筑文化传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规划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但在大力发展农村规划的同时,因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对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问题被忽略。打造有品质、有文化内涵的村庄是建设生态可持续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新农村规划中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村民的重要作用,针对村落特征找到新的发展点,传承与与发展当地的建筑文化,探索更佳的建筑文化表达方式,让村庄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长吉图地区是朝鲜族少数民族聚集的主要区域,也是我们吉林省民族文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长吉图"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在如今不断汉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入调查研究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为长吉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传统建筑文化,进而在传统建筑形制基础上进行发扬和创新设计打下扎实的根基,最终在长吉图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现适应当地当时的新兴朝鲜族建筑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1.
蔡余萍  黄晓燕 《四川建筑》2009,39(3):14-15,18
川西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在于如何凸显地域文化特征,分析川西传统民居特点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居精髓,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既有人文内涵,又适合现代居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大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对建设农村的关注,新农村规划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觉到从事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比几乎是被遗忘的广阔天地,传统的遗弃和新理念的缺乏形成了文化思想和指导理论的严重断层。所以,我们从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打捞传统、传承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对农村的规划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胡国华 《建筑知识》2014,(2):9-9,19
我国的传统文化悠远精深,但是有一些封建糟粕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地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来完善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成长。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一些简要论述,尤其对农村建筑形式中传统文化的折射作出相关分析,粗略介绍了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利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和手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再生,阐述了新农村文化景观发展的三个注意事项,文化保护、空间发展、符号理解。在总体层面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把握,并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设计情湄..合理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在俜鲚贲什.的传最中健宙箱痔柏学羼  相似文献   

14.
村落是人们聚集的场所,是农村发展的充分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农村建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建设新农村时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充分保护和传承,这样才可以有效增强新农村文化特色,避免新农村建设出现千篇一律、缺少历史文脉的问题。本文以山东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对新农村建筑设计中贯穿山东地域文化传承意识的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李亚 《砖瓦》2020,(5):108-109
从当前湘南地区新农村建筑存在乡土特色不足,传统建筑文化丢失等问题入手,来探讨湘南地区有哪些乡土元素以及如何将这些乡土元素融入新农村建筑中,打造具有湘南风情的新农村建筑,从而使湘南传统的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对农村建筑风貌的改造与提升是重中之重。基于农村建筑所处的地域,以云南省宜良县青山村为例,在掌握当地现有建筑的类型与特点的前提下,提取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传统文化艺术与技术元素,结合环境特点,对农村建筑的风貌进行分类改造,以期能有效促进乡村建筑风貌的继承与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农村建筑设计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卫波 《山西建筑》2009,35(28):52-53
简单地阐述了新农村建筑设计在总体规划、功能外观、结构抗震、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以使薪农村建筑彰显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较鲜明的地方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标志之一。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有的地方还在滑坡。在政府扶持下加快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华中建筑》2009,(5):183-184
面对传统文化遗失的现状,在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建设出各具特色的和体现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文从传统文化缺失的根源来探讨,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参与者实施传统建筑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楠溪江流域具有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圈,在我国乡土文化宝库中闪烁着特殊的光辉。然而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们纷纷建造新屋,大量乡土建筑被拆除,建筑环境被破坏,乡土文化的见证飞快地消失。笔者分析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的类型与特色以及建筑文化的特点,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楠溪江流域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的几项措施,以期把源远流长的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及其特色文化长远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