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缓斜滑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放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对工作面合理支护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极软特厚煤层放顶煤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芦岭矿极软特厚煤层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总结了该条件下放顶煤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认为应将“顶煤-支架-底板”看成一个完整的支护系统,从而解释了放顶煤工作面支柱阻力小、矿压显现不明显的现象,提出支护应坚持以“护、稳”为主,兼顾“支撑”、以“支”求稳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急斜大段高综采放顶煤矿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急斜特厚煤层大放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及顶煤运动规律研究”的成果,阐述了工作面矿压显现的特征及顶煤运动基本规律,得出可将一次采放高度提高到20m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悬移支架放顶煤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悬移支架放顶煤采场围岩运动破坏特点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岩条件矿压显现的差异,简要说明了存在厚度较大坚硬老顶且来压步距较大采场进行来压预测预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矿压数据的实测分析,论述了高应力区缩采放顶煤矿压显现特征及顶煤活动规律,并分析了综放开采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10.
刘宝珠  马亚杰  章之燕 《中国煤炭》2012,38(4):41-43,67
采用现场矿压观测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唐山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矿压观测表明,工作面来压周期性较明显,呈现高频率、低强度的特征,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8.1m。整个工作面全长范围内,老顶来压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即中部来压强度大,上部和下部来压强度小,上部高于下部。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矿压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矿压观测,确定了工作面来压规律及支柱荷载变化规律,为伪俯斜放顶煤采煤法提供了技术参数,有力地指导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急斜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和上覆岩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华辛县煤矿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点,分析探讨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工作面上覆岩层可能形成的两种结构形式及其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提出了放顶煤工作面支护设计.开采技术参数选择及顶板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厚煤层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0%~46%,厚煤层开采技术水平成为影响中国煤炭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以某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矿压实测,从支架工作阻力分布、顶煤及顶板运移特征、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段变形等方面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综放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建国 《煤》1998,7(5):31-34
通过对宜洛矿李沟井伪俯斜放顶煤回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从如下几个方面研究了急倾斜伪俯斜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沿工作面走向控顶区内的顶板压力状况,以及生产工序对控顶区内支柱载荷的影响;研究了沿倾斜方向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与近水平煤层矿压显现不同的原因;观测了上下巷矿压活动规律,并分析了上下巷压力不同的原因,用统计法对伪俯斜放顶煤采煤法和分层开采上下巷矿压显现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在同忻矿8202工作面布置监测分站,监测放煤不同阶段矿压数据,分析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在放煤前与放煤后支架前后柱的受力变化情况,揭示了矿压显现规律、放煤过程支架前后柱压力变化规律,为完善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安静 《煤炭工程》2014,46(5):54-56
针对王家岭煤矿20104综放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及开采现状,通过现场实测,对该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呈现出分段来压现象,中部先来压且来压强度大,端部后来压且来压强度较小;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主要分布在18.2~33.0MPa之间;来压期间,中部支架动载明显,中部部分支架工作阻力接近额定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潘东煤矿有限责任公司18128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数据,分析了较薄厚煤层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及特点,以及两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规律,为今后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管理和确定回采巷道支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