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导体有源器件和无源元件是构成各种集成电路的基本要素,其中半导体有源器件是决定集成电路性能的核心元件,"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学生专业基础薄弱、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纯理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探索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式、建设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改革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夯实学生微电子专业基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程改革中,以响应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模式识别"课程作为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模式识别"这门课,将"智慧启迪""情怀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并逐步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以及爱与奉献精神.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育在"模式识别"这门课中的特点和目标,进而给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因此,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我们拟从模式识别技术中凝练出所蕴含的智慧、内涵与情怀,并将它们传授给学生.该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由一个"传统工科生",变成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3.
"光子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根据我我校"宽口径、大培养、能力强"的培养体系的要求,针对培养方案深入开展"光子学"'课程教学探索,优化课程内容和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逐步推进双语教学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电子、通信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改革,从授课和实验两个环节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并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了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培养电子、通信学科交叉型AI人才,该课程选拔优秀学生开展丰富的人工智能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微波技术应用广泛,微波技术方面的知识对于相关专业高职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微波技术涉及专业知识和数学知识较多,因而使许多学生对"微波技术"课程望而生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这种消极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高职"微波技术"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电子器件"是微电子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的原理和特性,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深造打下了理论基础.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课程组深入探讨了在"微电子器件"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网"课程教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网"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已在各高校普遍开设.由于通信网技术发展的历史性,因此对课程与教材内容的安排普遍存在着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在长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发展跟踪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就相关课程教材与内容改革所作的探索与思考,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清晰理解通信网基础原理及基本技术,使其适应通信网技术不断发展,具备自主学习、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学生难以将离散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实际结合的问题,本文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案例与该课程的章节及其它课程章节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本专业知识的连贯性.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为推进"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本文针对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电力电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通过搭建基于"实时数字控制"的新型教学实验平台,建立面向"新工科"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期加强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针对"电工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照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方案,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从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全面解读培养方案,到基于目标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方法,以及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案并体现持续改进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