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著名唱片制作人易有伍新成立的广州市老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打造的“金唛”唱片品牌的开山之作《蔷薇依韵琼瑶》堪称是首张琼瑶完全金曲大碟,收录了如《一颗红豆》、《千言万语》、《月朦胧鸟朦胧》、《婉君》等13首经典影视歌曲,首首均为琼瑶歌曲代表作。该碟特别邀请有“音乐教父”之称誉  相似文献   

2.
与琳琅满目的爵士小号独奏唱片相比,独奏长号担纲的爵士大碟向来少见,甚至连VERVE和BLUE NOTE这样的爵士唱片老牌都有那么两三年未有长号唱片问世了。幸好,新千年的第一个夏天刚刚开始,终于就有一张长号新碟“横空出世”!这张亲碟,名叫《瞬间刺激》(“IN THE SPUR OF THE MOMENT”,CD  相似文献   

3.
男声四重唱是人们比较喜欢欣赏的演唱形式。从已发行过的CD唱片中,我所见过“男四”,有“北京四兄弟”、“中国八只眼”、“老泥车”、“马可勃罗男四组合”等。他们的演唱各具特色,唱片的选曲也涉猎百家,给人留下了美的印象。如今,由“雨林音乐制作有限公司”策划制作、广州音像出版社推出的这款《北斗星》,是我见到的又一的“男四”组合的艺术产品。这个名为“北斗星”的男声演唱组,由男高音康雅杰、李智渝,男中音张世荣、男低音田浩组成。仅从唱片的精包装以及封面所书“中国经典男声四重唱”看,已说明策划制作与演录者有雄心在“男四”的艺术领域中再树一帜。 专辑共容纳了18首歌曲,单从曲目上看,不像一些演唱组合的专辑侧重于中国民歌、外国民歌、当今最流行的歌曲等范围,以此突出重心。“北斗星”专辑中有民歌,但并不占主要地位;有外国歌曲,数目也较多,但采用中文化手法,没有一首是用原文演唱的;有流行歌曲,但没有那种最新潮的劲歌、情歌…… “北斗星”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当我欣赏完他们这款新专辑,感受最深的,正如专辑资料中所云,是“入们多年来对美好声音的追求”。的确,仅从内容  相似文献   

4.
堪称“国宝”的一代胡琴大师闵惠芬女士与美国著名发烧唱片厂牌“一听钟情”的老板马浚先生很是投缘,以前已经为“一听钟情”录过《江河水》和《秋思》这两张名噪一时的中乐天碟,而现在这个《霓裳曲》是第3张,也就是最新的一张(唱片编号:FIM SACD M063。)  相似文献   

5.
记得N年前笔者购买的第一张“纯国产”发烧唱片就是青燕子的《草原牧歌》。当时笔者用金嗓子A-50推天朗爱丁堡播放该碟中的《东方之珠》和《童年》,将陈洁丽那把童声未泯、纯如玉璞的甜美金嗓发挥得淋漓尽致,令笔者从此就身中雨林和“陈小妹”的“Hi-Fi剧毒”一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6.
《聆极物语》:代表歌曲:1、驿动的心2、映山红3、伙伴4、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关注“雨林”公司出品的CD唱片纯属是一个偶然。首先是我发现在广州很多的音响店中都能听到“雨林”的唱片,而且很多的音响店还拿它来做“试音”用。其次是发现在广州许多的唱片店中,“雨林”制作的唱片似乎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品种了。  相似文献   

7.
张艳 《高保真音响》2011,(6):120-122
2011年5月4日,有“草原天籁”之称的内蒙歌手乌兰托娅,发行了新专辑《我在草原等你来》(唱片编号:SLCD-0093)。这是她继《套马杆》、《我要去西藏》等一系列经典大热民族歌曲后.再次推出草原民族风系列歌曲。有人认为.这会是“2011最华丽的民族风专辑”。  相似文献   

8.
乙戈 《视听技术》2001,(3):77-79
翻开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唱片小百科》, 其中“著名唱片品牌”是全书的重点,介 绍的数量近400!遗憾的是,我国的唱片品牌难以寻觅,除个别港台地区的唱片公司和品牌如雨果等“榜上有名”外,“中唱”及其前身的品牌只在  相似文献   

9.
自从SACD格式诞生以来,海内外不少既推崇中乐国粹又积极采用先进唱片制作技术的有志之士在制作出版中乐SACD唱片方面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工作。比如前香港金弦唱片公司掌门人马濬先生在美国创立的FIM(即“一听钟情”)公司,先后制作出版了《江河水》、《丝竹管弦》以及《平湖秋月》等演录俱佳、有口皆碑的中乐SACD名碟,无论在中乐推广方面还是市场运作上都取得了极好的成绩,而“雨果”这样传统的中乐制作公司也偶有中乐SACD品种新碟推出。只是,  相似文献   

10.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4,(5):90-95
中唱成都公司的这款“世界舞剧精萃”,实际上所收录的作品都是芭蕾舞剧音乐。其中大部分又是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中的作品。计有《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王子与白天鹅双人舞”、“圆舞曲”等3首,以及《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中各两首。这些选曲在其它唱片版本上已屡见不鲜,但该碟的售价很低,而且音效还过得去,频宽和清晰度这两项主观测试指标还不错。  相似文献   

11.
园丁的女儿     
凡丁 《视听技术》2008,(7):107-108
这款《园丁的女儿》,发烧友俗称“奶妈碟”,原版为EHI CDC7 54537—2,由作曲家约翰·兰契贝里(John Lanchbery,1923~)亲自指挥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录。此碟于1970年演录,是唱片爱好者争相欣赏收藏的佳品。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古典歌剧举世闻名,而前苏联歌曲(主要指五、六十年代的歌曲)同样令人难以忘怀,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前苏联歌曲在我国曾广泛流传,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如今已年逾花甲的五、六十年代人,每当听到《喀秋莎》、《红梅花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沁人心脾的歌曲,仍不免心潮澎湃,沉浸在往日深沉而又美好的回忆中。好的歌曲是不朽的。在新的世纪,重温当年的“流行歌曲”、对“过来人”是一种焕起青春的美好享受。对于未曾经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仍能感受到一份迷人的魅力。据说如今市面可见到的前苏联歌曲唱片多达20  相似文献   

13.
《古典杂锦》是Chesky唱片公司的“金耳朵”系列畅销唱片之一。该碟是Chesky唱片公司从8张CD中选出12段音乐制成的一张纯古典内容的试音碟。自从1988年成功地研制20bit的超倍速取样模拟数码转换器,从而改善了录音的音质和解析力后,Chesky公司于1996年又开创了高解析力新技术,使数码技术的音乐感达到了模拟录音的最高水平。在这张《古典杂锦》中,乐迷们  相似文献   

14.
贾达 《视听技术》2004,(11):75-76
我接触过的“瑞鸣唱片”已有《竹宴》、《钟爱一生》、《鼓动心弦》等几款。数量不多,但张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提起舒曼的声乐套曲,乐迷们决 不会忘记男中音巨匠菲舍尔— 迪斯考。他演录的唱片在日本《唱片艺 术》上曾得到了崇高的荣誉——连得 两个三连霸,其中就有一款舒曼艺术 歌曲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之恋》 (DG 415 190—2)。新版《唱片圣经》给 予的评价是“菲舍尔不仅是舒伯特歌 曲的权威,连舒曼的歌曲也找不到对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欧美非常盛行的向歌坛前辈表示敬意的翻唱风也刮到了香港。在乐迷心目中叱诧乐坛的天王天后也翻唱过不少的经典曲目,例如梅艳芳的唱片里,《赤色梅艳芳》、《坏女孩》、《似火探戈》、《梦里共醉》都是以翻唱为主,天后王菲也同样为纪念偶像邓丽君出版了一张翻唱碟《菲靡靡之音》。众所周知,要把邓丽君的歌曲翻唱好并非易事,然而王菲当时却做到了,可以说这是一张非常经典的翻唱专辑。而歌手和唱片公司都从市场反应中尝到了翻唱的甜头,翻唱经典曲目的专辑也经久不息。  相似文献   

17.
隘贵 《视听技术》2002,(8):59-61
RR公司的HDCD极品录音唱片从问世以来,一直是音响发烧友和爱乐人心目中的“典范录音”。相信象《无敌天碟》、《红魔鬼》以及由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乐团演录的那些RR试音大碟,给玩唱片音响的老  相似文献   

18.
一言 《视听技术》2007,(4):85-86
一张唱片要成为“发烧碟”,从作品的选材、编创,到演绎好手的确定、磨合,从录音制作到后期制碟完成,道道“工序”均须精雕细琢。以往的“瑞鸣”唱片对上述几个环节都是做得很认真的,都希望以“少而精”来打造品牌。这款《风琴·风情》,是一款以手风琴作为主奏乐器的专辑。与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手风琴专辑相比,我感到这款新专辑同样有它特别的新风新意。  相似文献   

19.
《家庭影院技术》2005,(4):84-84
香港天乐唱片公司近期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发烧音响界新贵——Hovland(浩龙)合作出版了一张品牌指定示范天碟《伦敦提琴经典》(编号:TM—SACD9003.2)。《伦敦提琴经典》这张碟的曲目内容,全部出自公司天乐早年代理的美国GALA唱片公司的一系列“伦敦之声”专辑。  相似文献   

20.
原音探究     
贾达 《视听技术》2005,(11):93-94
爱必希公司是2000年8月才创建的一支唱片业的新军。此张“爱必希”的《原音探究》,是该公司2004年全面投入制作发行后推出的15张CD中的精选“集锦碟”。原本以为这里的“原音”,是原创作品,其实,这里应该是指:该碟遴选的是已出版的这些唱片中原作品中的精华,而且,爱必希凭借从PhillDs公司引进的SACD录音制作系统,将这些作品进行技术上的升级,使其成为最接近演奏、演唱的“本真”录音精华。正如该碟的“前言”介绍,它“集中展示了爱必希产品在内容、制作、包装等各方面的高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