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核心器件,光开关将在未来全光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未来光联网的关键技术准确测量光开关的转换时间为其应用在不同领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思 《硅谷》2011,(4):51-51
光开关是全光通信网的关键器件,在网络出现拥堵时通过自动保护倒换功能为网络预留备份通道.常见的光开关有热光效应光开关,MEMS光开关等.近年来,来自高校的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基于微流控的波导型光开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DWDM光网络的核心器件以及影响光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的光开关,概述了共目前的各种技术,尤其分析了目前比较成熟,性能比较良好的热光开关和微机械光开关的原理和性能,并对其在光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MEMS光开关应用于机群系统光互连网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千兆位传输结构的高性能光互连网络 ,以提高计算机机群系统的网络性能 .利用MEMS 4× 4光开关和具有硬件路由功能的光互连网络PCI总线接口卡构成光互连链路 .光信号传输速率达 1Gbits/s以上 .基于MEMS的全光无堵塞光开关减少了光 电转换 ,开关方式与光信号的波长、速率和数据格式无关 .利用这种网络结构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延迟和网络通信开销 ,提升了机群系统的总体性能 .利用MEMS 8× 8光开关设计了星型环型混合拓扑的光互连网络 .采用了具有硬件路由功能的光互连网络接口卡 ,并以Ethernet为控制网络实现了对MEMS光开光的动态配置 .分析并测试了光互连网络的通信性能 :峰值数据传输率可达 1Gbits/s ;数据量在 3Mbytes以上时 ,网络整体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相变材料锗锑碲(GST)在1550nm波段的全介质光开关模型,研究了金属与相变材料组合的光开关模型,实现对入射波的调制,仿真并分析了光开关产生的谐振内部机理,探讨了谐振器的尺寸、材质对光开关谐振响应的影响,对比了相变材料锗锑碲(GST)的光开关效果,引入调制深度、灵敏度和品质因数对光开关性能进行评估,研究得出铝材料的灵敏度较好,在半径为170nm时可达到0.834,铜、金的调制深度最好,分别是28.22%和57.09%。同时考虑到制作成本,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铝或铜作为全介质光开关的材料。引入相变材料大大提升了光开关的灵活性,为光开关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自由空间的微闪耀光栅光开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波  苏显渝 《光电工程》2006,33(9):119-123
微光学元件在现代光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制作8台阶的微闪耀光栅列阵,控制周期参数,利用其在空间的闪耀输出与级连,可以实现2×2、4×4以及8×8的光开关功能,光信号交换透明,无光电-电光转换过程。对微闪耀光栅输出信号的串扰分析表明,微闪耀光栅光开关可以有效的抑制串扰问题,在全光网络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曹作恺 《硅谷》2011,(4):48-48
介绍一种微流控阵列光开关芯片,通过对光开关中微流体位置的控制,来控制光路中的光束的透射及全反射,以此实现光的"开"和"关"的动作.讨论光开关的耦合损耗等参数.该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能实现集成化和微型化制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孝俊  刘铁根  周波  于晋龙  王磊  张弛 《光电工程》2006,33(5):126-130,135
超快非线性干涉仪(UNI)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超高速全光开关器件。UNI的开关窗口特性的好坏是评价UNI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对单臂结构的UNI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并用Optisystem 3.0对UNI开关窗口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详细分析了延时τ.SOA的偏置电流、控制光功率以及连续光功率等因素对UNI开关窗口的影响,从而为实现最佳的开关窗口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光纤延迟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纤延迟线的高精度的要求,基于光开关和光纤,设计了光纤延迟线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光纤连接误差和光开关误差对延迟线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减小光开关状态误差的方法.在Matlab的环境下,计算出所有可能的拓扑结构以及相对应的误差值.通过设定条件选出最小的误差值所对应的拓扑结构,并用于高精度光纤延迟线的设计.仿真证明,采用优化的拓扑结构,当开关误差小于1 ps时,延迟误差优于2 ps.用磁光开关和单模光纤构建了5 bit光纤延迟线,经过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步进为100 ps时,误差优于2.98 ps.  相似文献   

10.
光轨是一种新型光通信网络结构,具有交换粒度小、带宽利用率高等优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通信C波段的新型光轨节点无源集成芯片,支撑1 545 nm、1 550 nm和1 555 nm三个C波段波长的通信。该新型光轨节点无源集成芯片是一种基于SOI纳米波导材料的片上微器件系统,核心器件由基于微环谐振器的解复用器和基于马赫-泽德尔干涉仪的环加强型热光光开关构成。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分别分析了解复用器和光开关的光学和通信性能,结果显示微环解复用器3个波长信道的串扰分别为22.5 dB、16.9 dB和16.3 dB;光开关的消光比分别为16.6 dB、19.7 dB和21.5 dB;插入损耗分别为0.86 dB、0.85 dB和0.68 dB,功耗约为51 mW。  相似文献   

11.
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是将光信号先转换成为电信号,经传输后再还原成光信号。随着近年来全光网络及光开关技术的应用,光通信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波分扩展板内波长保护利用具有双发选收功能的OLP/DCP单板,发端使用分光器双发,收端采用光开关选收,实现对OTU单板业务在波分侧的保护,6800板内波长保护光层上原理和传统波分相同:利用具有双发选收功能的OLP/DCP单板,发端使用分光器双发,收端采用光开关选收,实现对OTU单板业务在波分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侯婕 《硅谷》2010,(18):184-184
近些年来,在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学非线性特性的研究方面,我们取得很大的进步。一系列很有潜力的应用已经被我们开发出来,包括波长变换、光学多路输出选择器、时钟复原、时空开关、传播补偿等。研究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方面的特性,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一种高制动效率大角度硅扭转微镜MEMS光开关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静电力制动扭转梁带动微镜旋转,从而实现二维开关功能的MEMS光开关.使用ANSYS和COVENTOR软件对器件结构进行了模态、静态和瞬态分析,并对微镜制动梳齿的位置、器件的尺寸和扭转梁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在微镜下方设计大空腔实现微镜90°的大角度扭转,使用新型衬底梳齿和结合扭转梁设计实现高静电制动效率,将制动电压降至18V.引入背面梳齿提高开关响应速度,模拟结果表明,光开关具有毫秒量级响应时间.与其他设计相比,该设计的微镜具有扭转角度大、制动效率高且开关速度较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全光通信网络节点功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在提高传输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无可比拟的联网优势,使用光滤波器件或光开关就可构成重构性的具有联网功能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OADM和DWDM技术的结合构成了最佳的全光城域网解决方案,本文描述了全光通信网络节点功能结构,研究了以光转发器OUT和OADM为基础的各种全光网节点结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压力监测系统精度较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膜片和悬臂梁技术以及密集波分复用器(DWDM)的多通道光纤光栅压力传感解调系统。考虑到采用多个光电探测器会使系统结构复杂,所以采用光开关来简化。通过光开关分时扫描DWDM的各通道输出光功率,再配合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即可获得光纤光栅反射窄带光谱的中心波长与被测压力。实验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较高,在压力范围为0~6MPa时,波长解调分辨率可达0. 3pm,压力测量精度可达0. 15MPa。  相似文献   

17.
《现代材料动态》2006,(2):21-21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功能界面材料小组在实现了具有“光”、“热”响应的“超疏水/超亲水”智能“开关”表面后,又以氧化钛为原料,研制出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光开关”材料。  相似文献   

18.
《安装》2015,(2):17
最近,马普学会固态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光源,通过单分子把电脉冲转换成光脉冲,该分子就像一个光控晶体管的开关,这个开关甚至还能调节光的强度。由于分子打开和关闭的速度极快,这种光源能以千兆赫频率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虽然这样的分子光源产生的光很微弱,但已经可以用肉眼清晰分辨,因此将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信息传输设备。研究人员将光源发光和晶体管控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制作了转动竖直微镜的微机械光开关,采用曲线形状的电极设计,有效地减低了悬臂梁驱动器的吸合电压,采用体硅深刻蚀技术结合(110)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技术制备了光开关芯片和耦合对准的U形槽和卡簧。芯片经初步封装后进行了电学测试和光学测试,测得吸合电压78.5V,谐振频率2.3kHz,光开关损耗5dB,隔离度45dB。  相似文献   

20.
《纳米科技》2008,5(1):75-76
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科学家日前制作出目前世界最小的光开关,且该开关由硅制成,具有集成入CMOS电子元件的潜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光学通讯》期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