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铝青铜在3.5%NaCl溶液中的脱成份腐蚀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化学方法和表面分析技术对铝青铜的脱成份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铝青铜系合金中亚稳态的β相与α相基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先腐蚀倾向,这主要是亚稳的β相组织的含Al量高于α相造成的.在阳极活性溶解区,由于β相中的Al元素溶解造成合金表面产生了点蚀坑,在阳极活化-钝化转化区β相中的Al元素大量溶解,β相腐蚀严重.β相溶解电位正移接近α相溶解电位,α相开始发生腐蚀,在极限电流区,材料表面α相成为富铝相(即阳极区),也发生严重的脱铝腐蚀,α相和β相中的其它合金元素也发生腐蚀脱落.  相似文献   

2.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了ZQAl9-4-4-2镍铝青铜在2.4%NaCl溶液中的空蚀行为.结果表明:空蚀使ZQAl9-4-4-2镍铝青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约16 mV,使电化学腐蚀速率增大8倍;2.4%NaCl溶液中空蚀最大失重率是蒸馏水中的2.1倍.在腐蚀与空蚀的交互作用中,力学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纯空蚀失重分量占总失重量57.3%,腐蚀因素作用相对较小.微裂纹首先在α/κ相界的α相部分形成;随着空蚀的进行,这些微裂纹在α相内合并扩展导致α相出现失重,κ相也随之剥离基体.空蚀微裂纹易于横向扩展而向深度方向受阻.试样表面均匀剥落,未出现大的海绵状的空蚀坑.ZQAl9-4-4-2镍铝青铜较好的加工硬化能力,是其具有良好的抗空蚀性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开尔文力显微镜(SKPFM)对镍铝青铜(NAB)、高锰铝青铜(MAB)及锰黄铜(MB)中不同相的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对3种铜合金在不同pH值3.5%NaCl溶液中的选相腐蚀及空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酸性溶液(pH 2)中,每种材料中稳定性最差的κ相均发生溶解。在中性溶液(pH 6.8)中,NAB中富Al的κ相未发生腐蚀,而MAB和MB中富Fe的κ相发生溶解。在碱性溶液(pH 12)中,点蚀发生在MAB和MB的κ相以及NAB中的κ相上。在任一溶液中,耐空蚀性能顺序均为:NAB> MAB> MB。在酸性溶液中,选相腐蚀显著加重空蚀损伤,且腐蚀-空蚀交互作用是导致空蚀的主导因素;在其他溶液中,选相腐蚀较为轻微,3种铜合金均表现出以力学损伤为主导的空蚀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了ZQA19-4-4-2镍铝青铜在2.4%NaCl溶液中的空蚀行为.结果表明:空蚀使ZQA19-4-4-2镍铝青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约16mV,使电化学腐蚀速率增大8倍;2.4%NaCl溶液中空蚀最大失重率是蒸馏水中的2.1倍.在腐蚀与空蚀的交互作用中,力学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纯空蚀失重分量占总失重量57.3%,腐蚀因素作用相对较小.微裂纹首先在α/κ相界的α相部分形成;随着空蚀的进行,这些微裂纹在α相内合并扩展导致α相出现失重,κ相也随之剥离基体.空蚀微裂纹易于横向扩展而向深度方向受阻.试样表面均匀剥落,未出现大的海绵状的空蚀坑.ZQA19-4-4-2镍铝青铜较好的加工硬化能力,是其具有良好的抗空蚀性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借助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腐蚀实验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锆、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组织、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8.87Al-5.22Fe-4.48Ni-1.08Mn-0.53Zn)相比,锆、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9.86Al-5.84Fe-4.46Ni-1.03Mn-0.6Zn-0.048Zr-0.03Sr)的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都由α相、β相、γ2相和κ相组成。但是微合金化镍铝青铜的α相和κIV相显著细化,共析组织(α相+κIII相)也大幅细化,合金硬度从212.1 HV提高到216 HV。由于腐蚀优先发生在共析区域内,而共析组织的细化降低了其产生连续腐蚀通道的概率,促进了合金的均匀腐蚀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全面提高(在3.5%Na Cl水溶液中均匀腐蚀速率和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2.9%和49.6%);晶粒细化和颗粒弥散强化提高了微合金化镍铝青铜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到676.6 MPa和260.3 MPa(分别提高4.06%和4.07%)。  相似文献   

6.
对铸态镍铝青铜进行4种热处理,并对铸态和热处理后的镍铝青铜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显微组织、腐蚀和空蚀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退火后,铸态中的β′相转变为共析组织,更多的κIV相从α相中析出。正火态镍铝青铜中共析组织含量减少,β′相含量增加,淬火态主要包含α和β′相。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β′相内析出细小的针状α和κ相。退火态耐腐蚀性最差,这是由于其具有最高含量的共析组织,而共析组织会遭受严重的选择相腐蚀。淬火态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保护性最好,耐腐蚀性最高。对于铸态、退火和正火态,力学冲击作用是导致空蚀破坏的主导因素。淬火和淬火+时效态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耐空蚀性能较好,空蚀-腐蚀交互作用是导致空蚀破坏的主导因素,且腐蚀促进空蚀在交互作用中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硬度测试、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腐蚀和摩擦实验的方法,研究钪、锆和锶对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组织、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8.57Al-5.3Fe-4.6Ni-1.07Mn-0.63Zn)相比,钪、锆和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9.97Al-5.4Fe-4.52Ni-1.05Mn-0.62Zn-0.045Zr-0.029Sr-0.057Sc)的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都由α相、β相(高温相)和κ相组成,且各相均显著细化,合金硬度从212.1HV提高到240.7HV;由于组织细化,合金内优先发生腐蚀的共析组织(α+κⅢ相),其腐蚀通道产生概率降低,从而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均匀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2%和17.8%(微合金化后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23 mm/a和0.231 mm/a);摩擦因数降低了23.4%(微合金化后的摩擦因数为0.019 3)。  相似文献   

8.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了ZQMnl2—8—3—2高锰铝青铜在2.4%NaCl溶液中的空蚀行为.结果表明:空蚀作用致使ZQMnl2—8—3—2高锰铝青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在腐蚀与空蚀的交互作用中,力学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腐蚀因素作用相对较小.微裂纹首先在α/κ相界的α相部分形成;随着空蚀的进行,这些微裂纹在α相内...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浸泡腐蚀实验、电化学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光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高铝青铜合金Cu-14Al-X在5.0%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及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中,Cu-14Al-X合金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合金中的(α+γ2)共析体与β′相、α相和κ相相比,具有优先腐蚀倾向,合金主要发生脱铝腐蚀。腐蚀钝化膜的形成及热处理后合金各相成分趋于一致,均使合金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α相铝青铜在 NaCl 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合金腐蚀过程是受氧扩散控制的。单相铝青铜在 NaCl 溶液中短期腐蚀后的产物经 XPS 分析确定为由单一的 Cu_2O 相组成,铝、镍等合金元素则以离子形式掺杂于 Cu_2O 点阵结构之中,而无任何铝化物存在。据此作者提出了α相铝青铜在 NaCl 溶液中的初期腐蚀机理,包括氧化、还原以及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