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有效保障黑岱沟露天矿边帮压煤实施井工回采时工作面的安全,防止采动应力降低边帮围岩稳定性,采用M-P法、Bishop理论计算及理论分析方法对边帮围岩稳定性现状、开采对边帮围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采期间边帮围岩的控制及监测方案。在对边帮整体挂柔性网进行护坡、局部破碎地段进行围岩加固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及地音监测系统分别对工作面回采期间边帮围岩形变、边帮围岩裂隙扩展及破断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有效地防止了边帮围岩滑坡。  相似文献   

2.
尖山铁矿属于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回采巷道位于矿石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的地段,为确保生产安全和回采设备出入采场,对掘进回采巷道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局部锚杆加大面积素喷混凝土方式对该巷道进行支护。该支护方式,可以保证生产安全,降低采掘成本,提高回采效率。  相似文献   

3.
边帮煤回采过程中边坡岩体会经历复杂的力学衍变过程,涉及原岩应力变化、变形破坏区扩展、边坡稳定性等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回采方向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边帮煤回采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提出采用顺坡和逆坡对边帮煤进行回采,在回采的基础上提出回填压脚和逆坡回采局部充填2种方案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边帮煤回采边坡变形破坏及稳定性与回采方向有关,顺坡回采采场岩体破坏区发育强度和深度比逆坡回采弱,整体稳定性较好,逆坡回采边坡稳定性会发生衰减致使平盘存在剪切失稳现象,且回采工作面长度小于顺坡回采,因此顺坡优于逆坡回采;根据顺坡和逆坡2种回采方案边坡变形破坏区发育及稳定性状况提出回填压脚和逆坡回采局部充填方案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控制,回填压脚可以改变边坡原有结构形态,使边坡内部岩体运移状况得到缓解,达到控制破坏区发育的目的,逆坡回采局部充填,可以对边坡内部变形破坏的岩体形成有效支撑,达到遏制破坏区扩展的效果,减缓边坡平盘因工作面回采所造成的破坏,直至达到控制边坡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矿区地表移动带范围内乡村道路、河流的安全性,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下回采模型,对后期矿山正常开采导致地表移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矿山回采对地表道路和河流产生的最大变形值均在安全规程范围内,矿山开采满足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案及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及类似矿山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松湖铁矿矿体中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局部矿体呈粉末状,造成较多采场中的采切工程难以施工,施工 后垮冒现象严重,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及地质储量的损失和回采指标的下降,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及成本 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不利于整个矿山的顺利投产及达产。通过对进路垮冒诱因的分析,提出了光面 爆破、锚网支护、快掘快支以及单一进路回采的施工措施,可有效解决目前矿山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地压监测尺度实现矿柱安全回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单一的地压监测尺度已经不能满足矿柱回采过程中对不同尺度岩体安全监测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宏观与微观结合,整体与局部协同"的"最优化"原则,采用微震、应力、应变、位移等不同监测尺度的地压监测技术对某磷矿试验盘区矿柱回采过程中的地压活动进行监测,并指导矿山安全回采矿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重庆铝土矿及豫西铝土矿回采矿柱的成功实践,介绍新型替代法在铝土矿山矿柱回收中的应用,为国内矿山矿柱回采及顶板管理提供可行的工程技术。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对提高矿山矿石回收率,增加矿山经济收入,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回采都十分有利,具备积极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某铁矿二采区一中段采用空场采矿法进行采矿,经过多年开采该中段未处理采空区体积已经达到40万m3,遗留矿柱矿量超过26万t,为了充分回收矿产资源矿山计划回采矿柱。由于现场未处理的采空区体积较大,而矿柱又是维持采空区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可能部分矿柱的回采或破坏就会诱发一定规模的地压活动,威胁矿山的正常安全生产。所以在矿柱回采之前,对回采区域的矿柱进行安全性研究,可以指导矿柱回采的实施,进而保障矿柱的正常安全回采。结合矿山的现场实际情况,以应力增量理论为基础,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矿山二采区一中段需回采矿柱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回采矿柱的安全系数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矿山二采区一中段的矿柱处于安全状态,可以进行部分矿柱回收。  相似文献   

9.
司家营铁矿回采过程中遇到储矿堆压矿、剥岩欠账、矿体形态变化、边坡灾害等限制资源回采进度的问题,为了能够合理、安全回采矿石资源,通过加大剥岩力度、设计采场道路、贯通受限制区域进行采场布局优化,划分回采工作的重点程度,加强边帮治理,实现采场动态管理,为采场释放大量空间,增加可回采矿石量,保证矿山可持续开采。  相似文献   

10.
储量的局部回收参数的估算是选别回采矿山的重要问题。杰里特卡尼翁(Jer-ritt Canyon)矿床应用概率克立格法及多元高斯克立格法等两种方法,估算了局部回收参数。本文就其结果对每种方法的赞成与反对的理由作了讨论。两种方法都能既简单又令人满意地解决局部回收参数的估算问题。因此,它们对于进行选别回采的矿山来说是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13-8#矿群为缓倾斜多层矿体,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采矿体。为实现该矿群的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对传统的上行式及下行式开采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案的利 弊,通过引入“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缓倾斜多层矿体的协同开采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缓倾斜多层矿体的开采扰动、采空区处理、地压管理控制三者结合起来整体考虑,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将13-8#矿群划分为上盘 区矿块、下盘区矿块及13-8-7#倾斜矿体,并完成了矿群和上、下盘区矿块开采顺序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协同开采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层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矿块划分和回采顺序优化,实现了多层矿体的 协同开采,有助于提高缓倾斜多层矿体开采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该方案为实现老厂分公司13-8#矿群开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类似矿体开采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备战铁矿是正在由露天转井下生产的大型铁矿,挂帮矿采用分段空场法回采,地下矿体拟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挂帮矿必须与露天矿同时开采,才能在地下开拓工程建成前完成回采任务并形成覆盖层。挂帮矿采用分段空场法回采,地表不可避免会产生连续移动和变形,进而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性。挂帮矿和露天矿同时生产的安全成为备战铁矿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利用FLAC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过渡期备战铁矿露天边坡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的的分析模拟平台模型,选择合理的采场尺寸并模拟挂帮矿开采对露天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经模拟结果表明分析,得出挂帮矿开采对露天边坡不会造成严重的露天边坡大面积拉伸破坏,在进行挂帮矿开采时露天边坡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是采矿业亟待解决的一个科技难题。针对产状复杂矿体采用现有技术开采常导致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回收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引入工程地质分区思想和“协同 开采”理念,提出了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技术思路。针对大新锰矿西北地采矿区“U”形产状复杂多层薄矿体尚无成熟的采矿工艺保证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根据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技术思路,综合分析 了矿体地质赋存条件,并结合矿体三维模型选取了影响矿体开采的走向和倾角作为矿体分区依据,将矿体分为一区、二区和三区,提出了一种工程地质条件引导的矿体分区技术。针对不同分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在各 分区进行了采矿方法优选或设计,推荐一区、二区和三区分别采用浅孔留矿法、电耙出矿房柱法和电耙-爆力协同搬运伪倾斜房柱采矿法,形成了一种产状复杂矿体采矿方法优选与设计技术。研究表明:所提方法有 效解决了大新锰矿西北地采产状复杂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为产状复杂矿体高效协同开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92#矿体与91#矿体重叠区域范围大,在91#矿体回采过程中,重叠区域内产生了较多采空区,并且采空区大多冒落而形成了松散的垮落体环境,导致目前92#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异常复杂,部分采场面临上中段仅单进路,三面为采空区,中部中段为双进路,下中段为完整进路的特殊开采条件,很难实现单一空场法或崩落法进行回采,并且存在回收率低,容易受地压应力、火烧灰等诸多危险危害因素影响。本研究以92#矿体T106单元作为试验采场,根据矿山常用的崩落法与空场法的开采经验,结合各中段现有开拓工程,运用组合式崩落法提前切断顶部地压应力,最终实现了T106单元的安全高效回采,有效避免了底部矿石回采过程中的地压安全问题,为开采铜坑矿92#矿体类似技术条件的采场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薄矿脉无间柱非胶结充填连续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连续开采理论,以吉水门矿区V3-2矿体开采为工程实例,在分析V3-2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并详细阐述连续开采的工艺过程和经济指标。结合连续开采技术特点,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提出进度控制措施,保证开采的连续高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浅部易采资源的逐渐消耗,环境复杂矿体的开采逐渐得到重视。赵案庄铁矿属于环境复杂矿体,对此展开了上行式安全开采技术研究,经采矿方法比较,确定了上向水平分层盘区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实施后产能提高了近一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西高峰矿业公司深部矿体采矿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峰矿业公司100号矿体深部矿段的赋存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采矿方法,即预控顶机械化分段充填采矿法,该方法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矿块内按10m高的分段用上向中深孔爆破落矿,并且对分段拉底空间用喷浆或锚杆支护。该采矿法的采矿效率高,回采作业安全性好,简化了充填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了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矿岩强度、构造弱面及矿岩稳定性情况。针对目前该矿采用的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的多个生产环节均需在空场下作业的现状,对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进行了优化,即矿体厚大部分(厚度大于7 m)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尾砂充填法开采;厚度中等矿体(厚度为4~7 m)采用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开采;矿体较薄部分(厚度小于4 m)采用条带式回采工艺,并适当降低采场跨度。上述工艺的应用,有助于确保该矿带安全开采,提高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大厂铜坑91号矿体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地压问题,指出了该矿体开采中坟活动的特征,空区充填顺序,矿柱回采顺序以及应采取的地压监控措施,这对保障该矿体中矿柱的安全回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稳固围岩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回采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庆铜矿2号矿体具有矿体厚度薄、倾角缓、形态复杂、矿岩稳定性差等特点,采用传统的中深孔采矿法回采此类矿体时存在着采切比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能力小、安全性差等诸多缺陷。针对安庆铜矿生产能力大特点,经过分析,采用自下而上逐层拉槽,分层侧向崩矿,下盘布置出矿大漏斗及铲运机底部集中大量出矿等采矿新工艺,使得该类矿体矿块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满足了安庆铜矿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